您好,欢迎您

2.20 每日资讯: 【中国好声音】余之刚教授团队:吡咯替尼联合方案新辅助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疗效提升与生物标志物分析; 徐兵河院士团队揭示TNBC化疗+免疫协同机制,为联合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02月19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今日要闻

1.【中国好声音】余之刚教授团队:吡咯替尼联合方案新辅助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疗效提升与生物标志物分析

2.Cancer Cell | 徐兵河院士团队揭示TNBC化疗+免疫协同机制,为联合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邢宝才教授团队新突破:双特异性抗体KN046联合仑伐替尼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ORR45.5%,OS16.4个月

4.【寻根溯源 】CAR-T疗法新警示:TP53插入酿淋巴瘤,“失控”T细胞何处寻归途?

5.Cancer Cell | 化疗与免疫协同作用!马飞/刘芝华/张泽民/徐兵河/张园园团队揭示三阴性乳腺癌新型治疗机制

1. 【中国好声音】余之刚教授团队:吡咯替尼联合方案新辅助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疗效提升与生物标志物分析

HER2阳性乳腺癌因其侵袭性强、复发率高,治疗面临重大挑战。新辅助治疗已成为改善此类患者预后的关键策略之一。2025年1月29日,Nature子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期刊(IF 40.8)在线刊登了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的研究结果,NeoPaTHer研究评估了对于接受曲妥珠单抗和化疗但无早期反应的患者,增加吡咯替尼是否能提高病理完全缓解率(tpCR)。

结果显示,接受吡咯替尼联合治疗的患者tpCR率提高至29.3%,接近早期反应良好患者的tpCR率(30.6%)。这项研究提供了新型、个体化治疗策略的依据,提示吡咯替尼可能是对曲妥珠单抗不敏感患者的一种有效补充。该研究来自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余之刚教授团队。

点击阅读原文


2. Cancer Cell | 徐兵河院士团队揭示TNBC化疗+免疫协同机制,为联合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2025年2月6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院士团队在Cancer Cell(影响因子:48.8)期刊在线发表了一项研究。

研究揭示了三阴性乳腺癌(TNBC)化疗与PD-L1抑制剂的协同作用机制,为未来联合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

aIynSg6aYyb6y4TYE1PMLOSHl3IjOLKv.png

点击阅读原文


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邢宝才教授团队新突破:双特异性抗体KN046联合仑伐替尼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ORR45.5%,OS16.4个月

近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邢宝才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The anti - PD - L1/CTLA - 4 bispecific antibody KN046 plus lenvatinib in advanced unresectable or metastatic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 phase II trial”的研究成果。该研究评估了抗程序性死亡配体1/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PD-L1/CTLA-4)双特异性抗体KN046联合仑伐替尼在晚期肝癌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结果显示,联合疗法客观缓解率(ORR)达45.5%,疾病控制率(DCR)为89.1%,还发现循环肿瘤DNA(ctDNA)状态可作为预后指标,为肝癌治疗提供了新方向。【肿瘤资讯】特此整理该研究的重要信息,以飨读者。

点击阅读相关研究


4.【寻根溯源 】CAR-T疗法新警示:TP53插入酿淋巴瘤,“失控”T细胞何处寻归途?

自2017年首款CAR-T产品获批以来,CAR-T细胞疗法已成为治疗复发/难治性血液肿瘤的重要手段。目前,美国已有六款CAR-T产品获批,广泛应用于多种血液肿瘤。然而,CAR-T疗法的长期风险不容忽视。

NEJM杂志新近报道了一例罕见病例:1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在接受BCMA CAR-T细胞治疗后,罹患T细胞淋巴瘤。研究发现,CAR基因插入了抑癌基因TP53,导致p53蛋白表达缺失。此病例恰逢FDA发布黑框警告,强调CAR-T疗法后T细胞恶性肿瘤风险,CAR-T疗法的安全性研究仍需加强。

点击阅读原文


5.Cancer Cell | 化疗与免疫协同作用!马飞/刘芝华/张泽民/徐兵河/张园园团队揭示三阴性乳腺癌新型治疗机制

2025年2月6日,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马飞教授团队、刘芝华教授团队、徐兵河院士团队和张园园研究员团队联合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张泽民院士团队,在Cancer Cell上以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了题为 Distinct Cellular Mechanisms Underlie Chemotherapies and PD-L1 Blockade Combinations in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的研究论文。

研究的关键发现之一是Nab-PTX在联合ATZ治疗时表现出显著的免疫调控优势。另一重要发现是肥大细胞在抗肿瘤免疫中的关键作用。

AaeOucSw8VgpzlqLv2v7ryzKTX8Yan2Z.png

点击阅读原文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tcz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tcz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2月20日
魏植强
三明市第一医院沙县医院 | 肿瘤内科
每天学习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
02月20日
范艳玲
金乡县人民医院 | 血液肿瘤科
三阴性乳腺癌治疗新发展
02月19日
何小罗
新沂市人民医院 | 胃肠外科
肿瘤免疫靶向治疗理念不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