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盛湲教授:年轻乳腺癌诊疗的里程碑!OlympiA研究6.1年数据照亮BRCA突变治疗格局

01月03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近年来,年轻乳腺癌发病率上升,且该群体面临高复发、高转移风险且不良预后。针对我国乳腺癌患者相较于欧美年轻化趋势及其他诸多问题[1,2],2021年首届中国年轻乳腺癌(YBCC)共识大会针对性地探讨了诸多中国特有问题,并随后发布了首部具有中国特色的YBCC共识。近期召开的第二届大会,在既往基础上深化讨论,聚焦于患者关切、临床探索且尚无定论的热议话题,例如年轻群体的筛查、遗传基因突变等问题,最终依据专家团投票形成第二届共识。本次大会亮点纷呈,值此之际,【肿瘤资讯】特于会议现场邀请到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盛湲教授聚焦2024 YBCC,深入解析BRCA突变早期乳腺癌的诊疗进展。

专家简历

盛湲 教授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甲乳外科名誉主任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癌学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乳腺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临床精准医疗专业委员会乳腺癌学组副主任委员
上海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医师学会普外科分会甲状腺学组副组长
全军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内分泌乳腺学组副组长

年轻乳腺癌界定存异
基因检测共识统一

盛湲教授:在乳腺癌领域中,年轻乳腺癌患者群体占据着一个尤为重要且特别的地位。具体来说,关于年轻乳腺癌患者的年龄界定,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未形成完全一致的标准。然而,在年轻乳腺癌患者的基因检测方面,学界普遍持有相同的观点。从《中国乳腺癌患者BRCA1/2基因检测与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版)》,以及在广州召开的YBCC共识大会所传达的信息来看,国内外当前对于年轻乳腺癌的定义主要聚焦于45岁以下的乳腺癌患者。然而,对于这一患者群体而言,最为关键的问题在于进行基因检测。

2024年新版基因检测共识明确指出,建议<50岁的乳腺癌患者进行BRCA1/2基因检测。所有三阴性乳腺癌、所有男性乳腺癌、有已知的家族型致病性BRCA1/2基因突变、存在第二原发乳腺癌以及符合遗传性乳腺癌家族史标准的人群无论年龄都应进行BRCA1/2基因检测。总之,以BRCA基因为主的遗传基因检测对于具有家族史、特殊病理分型的患者而言,例如三阴性乳腺癌、双侧乳腺癌,以及具有家族遗传病史的患者尤为重要。

BRCA突变检测奠基

OlympiA研究助力年轻乳腺癌治疗迎转机

盛湲教授:基于BRCA基因突变检测成果,年轻乳腺癌的治疗策略成为关注焦点。历经近30年的BRCA基因突变检测实践,尽管在针对该基因的治疗领域曾长期存在空白,但PARP抑制剂这一新型药物的诞生,为治疗带来了转机。多中心临床试验数据表明,PARP抑制剂对携带BRCA基因突变的年轻乳腺癌患者具有显著疗效与意义。

鉴于gBRCA1/2突变在具有乳腺癌家族病史、年轻或已知携带BRCA突变的患者群体中更为普遍,故针对此类gBRCA1/2突变、HER2阴性早期高危乳腺癌患者的治疗策略一直在探索之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OlympiA研究是首个且唯一在gBRCA突变、HER2阴性高复发风险早期乳腺癌患者中显示出总生存期(OS)获益的研究。2024年SABCS大会上,OlympiA研究更新了中位6.1年生存随访数据(最长已接近10年),最新随访结果显示[3],ITT人群中,全球及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PARP抑制剂奥拉帕利组6年无浸润性疾病生存(IDFS)率高达79.6%,安慰剂组为70.3%,绝对获益9.4%HR 0.65 95%CI:0.53-0.78),在所有预设亚组中观察到一致的iDFS获益。根据HR状态分层,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奥拉帕利组iDFS率高达80.0%,安慰剂组为70.8%;在HR阳性患者中,iDFS率分别为77.5%和67.7%。

图1.OlympiA研究IDFS分析

次要终点方面,ITT人群中,奥拉帕利组6年无远处疾病生存期(DDFS)率高达83.5%,安慰剂组为75.7%,绝对获益为7.8%HR 0.65,95%CI 0.53-0.81),亚组分析同样显示了所有预设亚组的一致获益。

图2.OlympiA研究DDFS分析

总生存方面,ITT人群中,奥拉帕利组6年OS率高达87.5%,安慰剂组则为83.2%,绝对获益为4.4%HR 0.72,95%CI 0.56-0.93)。

5.png

图3.OlympiA研究OS分析

安全性方面,在长期随访中未观察到新的安全性信号,奥拉帕利组中观察到的特别关注的不良事件、新发原发恶性肿瘤更少,且无证据支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或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风险增加。

6.png

图4.OlympiA研究特别关注不良事件总结

在OlympiA研究最新结果公布之前的临床实践中,针对已明确携带BRCA基因突变的患者,PARP抑制剂的应用已初见成效。此次6.1年随访的OlympiA研究结果显示,奥拉帕利为患者带来了iDFS、OS及DDFS的全面且持续的获益,这一积极结果进一步巩固了PARP抑制剂奥拉帕利在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中的标准地位,为临床提供了重要依据。此外,鉴于gBRCA1/2突变乳腺癌亚型的特殊性,确诊时即行BRCA 突变检测可识别出适合接受奥拉帕利辅助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此举有望大幅提升此类患者的治疗效果,为年轻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前景带来积极改变。

年轻乳腺癌检测需深化
PARP抑制剂拓新程

盛湲教授:现如今,以奥拉帕利为代表的PARP抑制剂因其卓越的疗效与安全性,在年轻乳腺癌精准治疗领域开辟了新的途径,为众多患者带来了显著生存获益。值得注意的是,此研究奥拉帕利积极数据亦进一步凸显了gBRCA检测在指导此类患者治疗中的关键作用。针对年轻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及具有家族病史等相关因素的乳腺癌,其检测工作应被置于优先位置。

对于已接受检测并确认携带BRCA基因突变,特别是gBRCA1/2突变患者,以奥拉帕利为代表的PARP抑制剂在临床治疗中的价值已得到充分验证。相信在未来几年乃至更长时间内,这一治疗疗法有望获得更广泛的认可和共识。

小结

基于OlympiA前期的研究结果,奥拉帕利已在国内外权威指南中获得了针对gBRCA1/2突变、HER2阴性早期高危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推荐。2024年1月,奥拉帕利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被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正式受理,并于2024年12月25日正式获批,用于接受过新辅助或辅助化疗的携带有害或疑似有害胚系BRCA突变(gBRCAm)、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早期高危乳腺癌成人患者的辅助治疗。基于诸多循证持续加持,现如今,奥拉帕利早期乳腺癌相关适应症的获批无疑为gBRCA1/2突变、HER2阴性早期高危乳腺癌开辟了精准化治疗的新格局。此外,当前中国人群中BRCA突变的筛查率仍较低,这是制约奥拉帕利等靶向治疗药物临床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期待国内BRCA1/2基因的检测能够更加普及、规范化、标准化,从而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将为早期乳腺癌靶向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精准指导,有助于临床更好地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治疗风险。

参考文献

[1]Yap YS , Lu YS , Tamura K , et al. Insights into breast cancer in the east vs the west: a review[J]. JAMA Oncol, 2019, 5(10):1489-1496.
[2]Yang Y , Liu J , Peng M , et al. Introduction of a multicenter online database for non-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in China[J]. Sci China Life Sci, 2020, 63(9):1-4.
[3] Judy Garber, et al. SABCS 2024. GS1-09.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Annie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邓文普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1月15日
马利平
漯河市第六人民医院 | 肿瘤科
奥拉帕利为更多的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01月07日
卢俞廷
平遥兴康医院 | 肿瘤内科
值得学习,受益匪浅。
01月06日
雷红艳
平遥兴康医院 | 肿瘤科
感谢分享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