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袁瑛教授:2024年转移性结直肠癌诊治新进展盘点

2024年12月25日
来源:肿瘤资讯

2024年12月8日,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联合主办的“2024年结直肠癌年终盘点”会议在杭州、广东两地联动举行。大会吸引了国内结直肠癌领域的顶尖专家,共同探讨年度研究进展与临床热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袁瑛教授在会上梳理了2024年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诊治领域的重要突破,为未来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全新思路。

肠癌肝转移的治疗进展

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约50%的患者在疾病过程中会发生肝转移。其中,不可切除肝转移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10%~20%;而经过手术切除或局部治疗后,可切除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提高至50%。肠癌肝转移的治疗需要目标引导下的分类治疗。

  1. 可切除肝转移:在全身系统治疗的基础上,积极主动进行局部干预。

  2. 潜在可切除肝转移:通过强力的全身系统治疗,努力创造积极主动进行局部干预的可能性。

  3. 不可切除肝转移:系统治疗为主,对治疗出现了异质性的病灶、寡进展的病灶以及关键部位容易产生症状的病灶适时进行局部处理。

ASCO会议上,肠癌肝转移有2项亮点研究:

TransMet研究(2024 ASCO:3500): 对于不可切除的肝转移患者,全身治疗基础上进行肝移植显著提高5年生存率(57% vs 13%),表明了其在经严格筛选的人群中的潜在价值。但受限于供体资源,肝移植的推广在中国尚有难度。

COLLISION研究(2024 ASCO:LBA3501): 针对小肝转移灶(≤3cm),研究显示,热消融治疗的效果与手术切除相当。这一结果为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提供了微创治疗的新选择。

针对特殊靶点的治疗进展

dMMR/MSI-H:CheckMate 8HW研究(2024 ASCO:3503)证实,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在dMMR/MSI-H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表现出显著疗效,无论RAS/BRAF突变状态均有益。对比KEYNOTE-177的单免治疗,双免治疗的获益似乎更大。这一成果进一步巩固了免疫治疗在该亚组患者中的核心地位。

pMMR高免疫状态:FFCD-1703 POCHI研究(2024 ESMO:520O)入组了pMMR/MSS且至少有一个免疫测试阳性(免疫评分和/或TuLIS)的患者,以XELOX联合贝伐珠单抗和帕博利珠单抗进行一线治疗,显示出了有希望的结果。

EGFR通路:OrigAMI-1研究显示,EGFR-MET双特异性抗体艾万妥单抗在RAS/BRAF野生型患者中的疗效显著,无论是单药后线(2024 ASCO-GI:135)还是联合化疗的一/二线,(2024 ESMO:513MO),有望挑战西妥昔单抗在RAS/BRAF野生型一线治疗中的霸主地位。

KRAS G12C抑制剂:CodebreaK 300研究(2024 ASCO:LBA3510)表明,索托拉西布与抗EGFR抗体联合,较单用索托拉西布显著提高疗效。CodebreaK 101研究(2024 ESMO:505O)则在此基础上又加用了两药化疗,疗效进一步提高。值得关注的是,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牵头的国产KRAS G12C抑制剂IBI 351单药的临床研究初步结果令人鼓舞(2024 CSCO)。

BRAF V600E突变:中国的NAUTICAL研究(2024 ASCO:LBA3559)进一步证实了BRAF抑制剂+EGFR单抗在二/三线治疗中的疗效,期待2025年BREAKWATER研究BRAF抑制剂+EGFR单抗+化疗一线治疗的数据。

HER2靶点:新型双特异性抗体泽尼达妥单抗的初步数据令人振奋(2024 ESMO:516MO)。

c-MET靶点:ADC药物ABBV-400在c-MET高表达的患者中展现了37.5%的客观缓解率(2024 ASCO:3515),为这一亚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向。

不筛选靶点的治疗进展

有2项阴性研究具有临床启示意义

  1. TAS-102联合雷莫西尤单抗(IKF-AIO-RAMTAS研究):后线治疗未能改善患者的总生存和无进展生存(2024 ESMO:LBA25),而之前以TAS-102联合贝伐珠单抗的SUNLIGHT研究却取得了成功并改变了临床实践,提示阳性研究结果不可随意外推至同类产品。

  2. 标准治疗中加入大剂量维生素D:Ⅲ期的SOLARIS研究(2024 ESMO:LBA26)未能重复先前的Ⅱ期SUNSHINE研究的阳性结果,提示Ⅱ期研究成功不代表Ⅲ期研究能成功,在有标准治疗方案可用的情况下,不应轻易地将Ⅱ期研究的结果应用于临床实践。

展望与总结

2024年转移性结直肠癌的诊治在多个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特别是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为精准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同时,局部治疗技术的创新使得更多患者能够从微创或个性化治疗中获益。未来,进一步探索不同治疗策略的优化组合,将为患者带来更长生存期和更高生活质量。


责任编辑:Linda
排版编辑:xiaodong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2月06日
邓勇
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 | 乳腺外科
谢谢分享,学习到了
01月02日
童瑞敏
扬中市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024年12月31日
韩朝
黑山仁和医院 | 肿瘤内科
TAS-102联合贝伐珠单抗的SUNLIGHT研究却取得了成功并改变了临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