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4 ESMO | 同步放化疗中基因组标志物解析:西妥昔单抗与顺铂治疗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

2024年12月23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同步放化疗是治疗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LA-HNSCC)的主要手段,顺铂作为标准化疗药物已有较长时间的应用历史。2024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摘要号为913P的壁报展示了一项关于LA-HNSCC的前瞻性研究。研究聚焦于顺铂与西妥昔单抗分别联合放疗疗效的基因组生物标志物差异,发现BRCA1、ARID1A 和 TERT 等基因突变与治疗应答和耐药密切相关,为实现精准医疗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思路。该研究来自西班牙萨拉曼卡大学医院Juan Carlos Redondo González等研究者。【肿瘤资讯】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图片1.png

研究背景

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LA-HNSCC)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其治疗以同步放化疗(CRT)为基础。传统上,顺铂是CRT的标准化疗药物,但因其毒副作用大,近年来逐渐引入了毒性更低的西妥昔单抗。为了实现精准医疗,该研究的目标是通过对TTCC-2007-01临床试验样本的基因组分析,鉴定与顺铂及西妥昔单抗治疗应答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以推动个体化治疗在LA-HNSCC中的应用。

研究方法

研究基于TTCC-2007-01(NCT0071639122)试验,分析了接受顺铂联合放疗和西妥昔单抗联合放疗的患者样本。样本按治疗应答分为两组:完全或部分缓解(CR/PR)和疾病稳定或进展(SD/PD),如图1所示。

图片2.png

图1. 研究方法

基因组数据处理:

DNA样本提取后,利用OncoScan FFPE平台对拷贝数变异(CNA)进行检测,并采用TruSight Tumor26 panel技术对关键基因突变进行深度测序。最终,通过WebGestalt工具对相关基因功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识别潜在的缓解或耐药机制。

研究结果

该研究分析了142例患者样本,其中70例接受了西妥昔单抗联合放疗(CET/RT),72例接受了顺铂联合放疗(CDDP/RT)。患者平均年龄为57岁(29-73岁),男性占比89.4%。从患者肿瘤的基因组CNA分析中发现,CDDP/RT组的11p和11q区域缺失与治疗应答显著相关,分别表现为应答组中变异发生率较高(49% vs. 17.65%;p<0.05)。此外,3q12.2区域的扩增和9p22.2的缺失与SD/PD显著相关,提示这些基因组特征可能是CDDP/RT治疗效果不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图2)。

图片3.png

图2. 个体样本中拷贝数增加和丢失的异质性分布

在CET/RT组中,2p和2q的变异与较差的治疗应答显著相关(58.8% vs. 29.1%;p<0.05),提示这些拷贝数变异可能在西妥昔单抗治疗中影响患者预后(图3)。

图片4.png

图3. (A) 顺铂联合放疗和 (B) 西妥昔单抗联合放疗的CNA增益或丢失分析

进一步的基因突变分析显示,CDDP/RT组中BRCA1(17q21.2)和POLE(12q24.33)的突变与较差的治疗效果相关(p<0.05)。功能分析表明,这些突变可能涉及ATM和PIK3CA信号通路,进而影响化疗药物的作用。而在CET/RT组中,ARID1A(1p36.11)和TERT(5p15.23)的突变则与非应答患者密切相关(p<0.05)。功能分析显示,这些突变可能与表观遗传调控和细胞永生化机制相关。此外,根据图4,结合生存期数据的结果显示,这些基因变异的分布与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密切相关,为基因组特征预测临床结局提供了依据。

图片5.png

图4. 两组患者基于基因组分析数据的的生存分析森林图

研究讨论与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在同步放化疗中,不同基因组特征在药物应答和耐药性中的作用可能存在显著差异。对于顺铂联合放疗的患者,BRCA1和POLE的突变可能影响DNA修复相关通路的功能,使肿瘤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降低。这些基因的突变可能通过抑制DNA损伤应答机制,增加对顺铂诱导的DNA损伤的耐受性,从而导致较差的治疗效果。而对于西妥昔单抗联合放疗的患者,ARID1A和TERT的突变则与肿瘤细胞的表观遗传调控和细胞永生化机制密切相关。这种机制可能通过增强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及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减弱西妥昔单抗的疗效。

此外,基因组功能分析的结果进一步支持了上述发现,通过解析CNA和突变数据可以更好地理解患者的治疗应答差异。这些基因变异与多种细胞信号通路的交互作用进一步说明了肿瘤生物学的复杂性。特别是,ATM和PIK3CA信号通路在顺铂治疗中的作用,以及表观遗传调控通路在西妥昔单抗治疗中的作用,为治疗策略的改进提供了新方向。总的来说,该研究揭示了基因组生物标志物在优化治疗决策中的潜力,这些标志物的应用可能推动LA-HNSCC治疗向更精准、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Redondo González JC, Olivares-Hernández A, García Hernández JL,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genomic biomarkers of response to cetuximab versus cisplatin in concomitance with radiotherapy in locally advanced squamous head and neck cancer. Presented at: 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 (ESMO) Congress 2024. Abstract 913P.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kell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tangjie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2024年12月24日
刘海燕
丹东市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LA-HNSCC)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其治疗以同步放化疗(CRT)为基础
2024年12月23日
耿艳娜
邯郸市圣济肿瘤医院 | 肿瘤内科
同步放化疗中基因组标志物解析:西妥昔单抗与顺铂治疗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