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中国好声音 | 徐瑞华、骆卉妍&邱妙珍团队:SHR-1701联合XELOX与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MSS/pMMR转移性结直肠癌显展现突破性疗效

12月17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4年12月16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邱妙珍、骆卉妍和徐瑞华教授团队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杂志(IF=40.8)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聚焦于不可切除的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结果显示,SHR-1701联合贝伐珠单抗和XELOX化疗方案作为一线治疗,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均表现良好,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到10.3个月,且安全性可控。这一研究为MSS/pMMR状态的mCRC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展现了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3b38b3314f48394caf4867775af6b7f.png

期刊封面

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由于其高死亡率和治疗选择有限,仍然是临床治疗的重大挑战。尽管FOLFOX、FOLFIRI和XELOX等标准化疗方案联合靶向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mCRC患者,尤其是错配修复功能正常(pMMR)或微卫星稳定(MSS)肿瘤患者的预后仍然不容乐观。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出现为癌症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其在pMMR/MSS mCRC患者中的疗效有限。为了提高ICI的疗效,联合治疗方案成为研究热点。另外,SHR-1701是一种新型双功能融合蛋白,可同时靶向PD-L1和TGF-β通路,有望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并克服mCRC中的免疫耐药机制。

本研究是首次成功评估SHR-1701联合标准化疗及抗血管生成治疗的临床试验,纳入了62例未经治疗的不可切mCRC患者,所有患者均为MSS或pMMR状态。患者接受SHR-1701(30 mg/kg,静脉输注)、贝伐珠单抗(7.5 mg/kg)、奥沙利铂(130 mg/m²)以及口服卡培他滨(1 g/m²,bid,21天为一周期)治疗。经过8个周期的诱导治疗后,响应者或疾病稳定者进入维持治疗阶段。主要研究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RR)和安全性,次要终点包括无进展生存期(PFS)、疾病控制率(DCR)和总生存期(OS)。

治疗结果显示,SHR-1701联合贝伐珠单抗和XELOX 方案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ORR达到59.7%,DCR为83.9%,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10.7个月(图1)。在疗效方面,中位PFS为10.3个月,6个月PFS率和12个月PFS率分别为77.2%和41.3%,12个月总生存率估计为67.7%,表明该联合方案在MSS/pMMR患者中具有持久的临床获益。

1.jpeg

图1. SHR-1701联合贝伐珠单抗和XELOX治疗的抗肿瘤活性。

亚组分析显示PD-L1阳性患者的中位PFS显著长于PD-L1阴性患者(13.9个月 vs. 9.3个月)(图2)。此外,RAS基因状态、pSMAD2/3表达水平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对疗效存在影响,LDH高于正常上限的患者与PFS缩短相关(7.1个月 vs. 11.9个月)。基因组分析进一步发现,肿瘤突变负荷(TMB)较高和SBS15基因突变富集的患者对SHR-1701联合治疗的反应更好

2.JPEG

图2. 亚组PFS的Kaplan-Meier曲线。

安全性方面,联合方案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与已知的化疗和免疫治疗不良反应一致,59.7%的患者报告了≥3级TRAEs,最常见的为贫血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8.1%)。研究过程中,未观察到新的安全性信号,表明该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可控。

总之,本研究首次评估了双功能抗PD-L1/TGF-βRII药物SHR-1701联合XELOX化疗与贝伐珠单抗在不可切除的MSS或pMMR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中的一线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为MSS/pMMR mCRC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一线治疗选择,强调了双通路抑制策略在这一人群中的应用潜力

徐瑞华 教授
主任、医院院长、研究所所长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医学博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医院院长、研究所所长,华南恶性肿瘤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理事长,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抗癌协会靶向治疗专委会首届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化疗专委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肠癌专委会主任委员,《Cancer Communications》主编,研究生教材《肿瘤学》主编,本科生教材《临床肿瘤学》主编。
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JAMA、Nature Medicine、Nature Materials、Cancer Cell、Lancet Oncology等发表SCI论文200余篇,入选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连续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6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谈家桢临床医学奖及CSCO年度成就奖。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南粤百杰人才培养工程、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人才项目。

骆卉妍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医学博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消化道肿瘤临床和基础转化研究十余年,在阐明肿瘤的复发转移、化疗耐药的机制、分子标志物的筛选和优化临床治疗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性成果。研究成果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在 JAMA、Nat Mater、Lancet Oncol、GUT、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Sci Tran Med、Ann Oncol、PNAS、Clin Cancer Res等期刊,4项研究成果被9部国际国内指南采纳,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7项,2项研究成果实现成功转化。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计划培育项目、面上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省部级一等奖、第二届“人民好医生 金山茶花计划”称号、第六届“国之名医 优秀风范”称号等。担任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消化肿瘤综合治疗青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Precision Clinical Medicine、Frontiers in Oncology、MedComm Future Medicine期刊编委等。

邱妙珍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
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后
ESMO Merit Award获得者
美中抗癌协会 & 亚州癌症研究基金获得者
中国抗癌协会“胃癌未来科学家奖”一等奖
人民好医生(胃癌领域)金山茶花.杰出贡献奖
入选2024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
主持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国自然面上等国家级和省部级基金11项
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4项
CSCO胃癌专家委员会委员、CSCO胃癌指南撰写成员
在BMJ、JAMA Oncol、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等杂志发表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80余篇,H-index 47
研究方向:消化道肿瘤的内科治疗,靶向和免疫治疗,遗传性胃癌筛查等


参考文献

Qiu MZ, Bai Y, Wang J, et al. Addition of SHR-1701 to first-line capecitabine and oxaliplatin (XELOX) plus bevacizumab for unresectable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 2024 Dec 16;9(1):349.

责任编辑:Kingsley
排版编辑:Kingsley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12月17日
雨夜
钦州市中医医院 | 肿瘤内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2月17日
韩宪春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 肿瘤内科
SHR-1701联合XELOX与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MSS/pMMR转移性结直肠癌显著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