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联合抑制EGFR与PI3K治疗铂耐药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潜力

2024年11月29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针对铂耐药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的治疗瓶颈,一项研究探索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联合治疗的效果[1]。该研究显示,虽然铂耐药HNSCC对EGFR抑制剂及PI3K抑制剂单独治疗耐药,但二者联用显著抑制了细胞增殖并诱导了细胞凋亡,为临床联合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图片1.png

研究背景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其主要发生于头颈部的口腔、咽部和喉部等部位。HNSCC的治疗策略因疾病分期和病变范围不同而异。对于早期HNSCC,手术或放疗通常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然而,对于晚期疾病,特别是复发性或转移性HNSCC,患者的预后普遍较差。尽管采用手术、放疗和化疗的综合治疗策略,晚期HNSCC患者的治疗效果仍然不尽理想,复发性和转移性病例的生存期通常不足一年。这一现状表明,目前对HNSCC的治疗方案存在显著的不足,特别是在应对耐药性方面,亟需新的治疗方法。
 
顺铂是治疗HNSCC的主要化疗药物之一,广泛用于复发性和转移性HNSCC。然而,尽管初期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大多数患者的肿瘤会随着治疗进展而产生耐药性。顺铂耐药性已成为HNSCC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耐药性可能与多种机制相关,包括肿瘤细胞对化疗诱导的DNA损伤修复能力增强以及关键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因此,探索突破顺铂耐药的治疗策略是当前HNSCC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一种酪氨酸激酶受体,在HNSCC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EGFR的过度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治疗耐药密切相关,因此,EGFR被认为是HNSCC的重要治疗靶点。针对EGFR的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Cetuximab)于2006年被FDA批准用于HNSCC治疗,特别是在与顺铂和放疗联合使用时展现了临床疗效。此外,针对EGFR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已被证明具有显著疗效,特别是在EGFR突变患者中。然而,这些药物在HNSCC中的临床试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患者的生存期并未显著延长。这一结果反映了HNSCC中EGFR相关耐药机制的复杂性。研究表明,EGFR下游的PI3K/Akt/mTOR信号通路是调控肿瘤细胞生长、增殖和抗凋亡的重要通路,而该通路的异常激活可能是EGFR抑制剂疗效受限的关键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PI3K/Akt/mTOR通路中常见的基因突变(如PIK3CA基因的扩增或PTEN基因的缺失)显著增加了通路的活性。这些基因改变在HNSCC中广泛存在,例如PIK3CA基因在34%的HPV阴性和56%的HPV阳性HNSCC患者中存在突变或扩增,而PTEN基因表达降低则在约30%的HNSCC中被发现。这些异常均可导致PI3K通路的持续激活,使得肿瘤细胞对EGFR抑制剂的治疗产生耐药性。
 
综合来看,HNSCC的高异质性和耐药性要求研究者寻找新的治疗策略,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并延长患者生存期。本研究的重点是探索EGFR与PI3K的联合靶向治疗,以期通过协同阻断关键信号通路,克服顺铂和EGFR抑制剂的耐药性,从而为HNSCC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案。

研究方法

研究选用顺铂耐药的HNSCC细胞系,包括Cal27CP和SCC25CP。采用FDA批准的EGFR抑制剂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以及PI3K抑制剂BKM120,单独或联合处理细胞。通过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磷酸化水平,MTS法评估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

研究结果

铂耐药HNSCC细胞对EGFR抑制剂(如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和PI3K抑制剂BKM120的单独治疗表现出明显的耐药性。实验显示,这些细胞系在较高浓度的EGFR抑制剂处理下仍能保持较高的存活率,这表明单一靶向治疗不足以克服耐药性。
 
其次,当EGFR抑制剂与PI3K抑制剂BKM120联合使用时,细胞增殖显著受到抑制,且凋亡率明显提高。通过MTS实验发现,与单一药物相比,联合治疗展现出协同作用,显著降低了细胞活力(图1A和1B)。此外,克隆形成实验也验证了联合用药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效果,联合治疗显著减少了耐药细胞形成克隆的能力(图1C和1D)。

图片2.png

图1. EGFR抑制剂与BKM120联合治疗对细胞增殖的协同抑制作用

(A 和 B) 将铂耐药的HNSCC细胞系Cal27CP (A) 和SCC25CP (B) 用吉非替尼(10 μM)、不同浓度的BKM120或两者联合处理72小时后,通过MTS实验测量细胞增殖率。实验重复三次,结果具有代表性,并通过CalcuSyn软件计算药物协同指数(CI值)。(C 和 D) 通过克隆形成实验观察联合用药的效果,将Cal27CP (C) 和SCC25CP (D) 细胞用DMSO对照、吉非替尼、BKM120或两者联合处理10天后进行染色观察克隆形成情况。所有实验均重复三次。
 
此外,研究发现,EGFR抑制剂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调控效果存在显著差异。例如,在某些细胞系中,EGFR抑制剂仅部分抑制Akt和mTOR的磷酸化,而在另一些细胞中则可能引发Akt信号的上调(图2)。

图片3.png

图2. EGFR抑制剂不同浓度对Akt和S6K磷酸化的差异性影响,以及其与BKM120联合治疗的效果

然而,当EGFR抑制剂与PI3K抑制剂联合使用时,无论细胞系的背景如何,Akt和mTOR通路的磷酸化均被完全抑制(图2和图3),这表明联合治疗能够有效阻断这一关键的信号通路。

图片4.png

图3. EGFR抑制剂对Akt和S6K磷酸化的调控差异及其与BKM120联合治疗的效果

联合治疗还显著诱导了细胞的凋亡。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单用EGFR抑制剂或PI3K抑制剂只能引发少量细胞凋亡,而联合治疗显著增加了早期和晚期凋亡细胞的比例(图3A和3B;图4A和4B)。不同的HNSCC细胞系在凋亡诱导方面表现出一致的趋势,这进一步验证了联合用药在抗肿瘤作用上的优势。

总体而言,研究结果清晰地表明,EGFR抑制剂与PI3K抑制剂的联合使用能够克服单一药物的局限性,通过协同阻断信号通路和诱导凋亡,为铂耐药HNSCC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研究讨论

本研究表明,EGFR与PI3K的联合靶向治疗在克服HNSCC耐药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EGFR抑制剂在耐药性细胞中的疗效因PI3K/Akt通路的激活程度而异,这可能与基因突变(如PIK3CA扩增或PTEN缺失)相关。尽管本研究主要集中于体外细胞模型,未来需要通过动物模型进一步验证联合治疗的临床潜力。此外,研究表明BKM120可降低PD-L1表达,为未来与免疫疗法联合使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研究结论

联合EGFR抑制剂与PI3K抑制剂能够有效抑制铂耐药HNSCC的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为该领域的精准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然而,基于不同遗传背景的HNSCC细胞类型,对联合治疗效果的深入研究仍然是未来的关键方向。


参考文献

Liao J, Yang Z, Azarbarzin S, Cullen KJ, Dan H. Differential modulation of PI3K/Akt/mTOR activity by EGFR inhibitors: A rationale for co-targeting EGFR and PI3K in cisplatin-resistant HNSCC. Head & Neck. 2024;46(5):1126‐1135.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kell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TJ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