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病例精粹:参灵蓝胶囊辅助治疗肺腺癌

2024年05月29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世界各国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肺癌多无明显症状,临床上多数患者出现症状就诊时已属晚期,晚期肺癌患者整体5年生存率在20%左右[1]。
 
肺腺癌是肺癌中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等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但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可能带来神疲乏力、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如何优化治疗方案以改善这一现象,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是临床关注的重要话题。 

对此,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市立医院东区路会玲教授,分享了一例参灵蓝胶囊治疗肺腺癌的病例,以期为广大临床医生提供中医药辅助用药的诊治参考。

路会玲
教授 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市立医院东区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呼吸内镜青年委员兼秘书
华东地区介入呼吸病协作组青年委员

病例介绍

基本信息:女性患者,65岁。

主诉:主因“反复咳嗽伴胸闷2个月”入院。

现病史:患者2个月前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出现反复咳嗽伴胸闷,无痰,后逐渐出现气喘症状,患者未予重视。外院查血提示癌胚抗原 57.25ng/ml。之后我院查胸部CT提示右肺下叶结节,考虑肺癌可能大;右侧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现为进一步治疗入院。

既往史:甲状腺左叶切除手术史,术后规律服用优甲乐0.5片/日替代治疗。

辅助检查:

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 57.25ng/mL,CA125 457 U/mL。

超声气管镜检查:(7组淋巴结,穿刺活检)查见大量散在异型细胞巢团,结合病理报告,倾向肺腺癌转移。

全身骨显像:腰椎L1,右侧第7前肋骨形成轻度活跃;请结合临床。右侧颈部及锁骨上多发异常淋巴结(MT可能)。

基因检测:未见驱动基因突变。

图片11.png
图 1 患者 CT 结果

临床诊断:

肺腺癌ⅢB期
T1bN3M0,驱动基因均阴性,PD-L1:TPS(22C3抗体)<1%
 
治疗方案与疗效评价:

免疫+化疗新辅助治疗:

患者分期为肺腺癌ⅢB期,按照肺癌晚期标准化治疗,和放疗科沟通因患者右下肺肿瘤体积不大,但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手术困难,考虑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诱导治疗后再评估确定进一步治疗方案,故给予免疫联合培美曲塞 、顺铂诱导治疗。

免疫+化疗新辅助治疗2个疗程,度伐利尤单抗500mg+培美曲塞21D/次,过程顺利。

化疗结束后,行放疗:6mv x-ray IMRT PTV(右肺病灶+纵膈淋巴结累及区)6000cGy/30f。

继续度伐利尤单抗+培美曲塞+顺铂共6周期,评估SD。图片12.png

图 2 患者 CT 疗效评估

 ADC+参灵蓝胶囊辅助治疗

上述治疗后,患者出现胸闷加重,复查胸部CT提示右肺斑片影。考虑肺部斑片影为感染性病变,给予抗感染治疗,但患者胸闷气急无好转,给予气管镜检查,管腔未见明显异常,灌洗液送检NGS未查见细菌、真菌,但灌洗液查见肿瘤细胞。

给予正规抗感染治疗后患者胸闷症状无好转,复查胸部CT提示右下肺病灶增多。

右下肺病灶行经皮肺穿刺活检,右下肺病灶穿刺病理提示肺腺癌,考虑患者肿瘤进展,穿刺组织再次行基因检测结果示:ERBB2(HER2)Exon20 Y772- A775dup突变阳性。突变丰度66.80%。

和家属充分沟通后给予德曲妥珠单抗200mg治疗,用药后反馈精神欠佳、食欲不振,给予参灵蓝胶囊口服,1.6gTID(4粒/次)辅助治疗,症状明显好转。复查胸部CT患者右下肺病灶明显缩小,右侧胸水也明显减少。图片13.png

图 3 患者 CT 疗效评估

病例小结

患者为肺腺癌ⅢB期,行免疫、放化疗后病灶稳定,再次进展后予ADC治疗病灶,用药后患者自觉乏力纳差加重。考虑患者身体状态较差,增加中医药辅助治疗,采用参灵蓝胶囊2个疗程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现仍继续服用。
 
参灵蓝胶囊由络病学理论作为基础配伍,加入冬虫夏草作为主药,引药效达经络,扶正固本,改善肿瘤患者体力状态,增进患者食欲,提高抗病康复能力,解决患者食欲减退问题,提高生活质量[2,3]

表 1 参灵蓝胶囊组分药理分析

图片14.png

结合本病例的治疗,可以看到在肺癌的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确切,参灵蓝胶囊作为辅助治疗可以有效帮助患者改善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也期待后续能有更多参灵蓝胶囊相关的高质量循证证据问世,帮助患者获益。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4版)[J]. 中华肿瘤杂志, 2024, 46(9):805-843.
2. 参灵蓝胶囊说明书.
3. 以岭药业捐赠2000万元抗癌中药[J].河北中医,2016,38(5):670-670.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江江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