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4 ASH抢先报】张会来教授&赵培起教授盘点:滤泡性淋巴瘤治疗重磅新进展

2024年11月18日
整理:赵培起教授
点评:张会来教授
来源:肿瘤资讯

2024年12月7日-10日,第66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将在美国圣地亚哥隆重召开。作为全球血液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之一,本届年会将发布超过7900项最新研究成果,涵盖血液学各个领域的前沿进展。研究内容涉及基础研究、临床试验及转化医学等多个关键领域。摘要一经公布,【肿瘤资讯】第一时间邀请到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张会来、赵培起教授,就滤泡性淋巴瘤(FL)治疗进展进行了筛选与点评,内容如下。

张会来
肿瘤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淋巴瘤内科科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恶性淋巴瘤的分子诊断和个体化治疗
主要协会/学会任职:
国家癌症中心淋巴瘤质控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淋巴瘤学组委员
天津市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委会主任委员
天津市整合医学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天津市血液病质控中心副主任委员
天津市医师协会血液医师分会副会长
入选天津市第二批卫生健康行业高层次人才(津门医学英才)培养计划、天津医科大学“临床人才培养123攀登计划” 第一层次人选培养计划,2023年天津医科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奖1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及三等奖3项,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目前担任《肿瘤药学》副主编、《中华血液学杂志》、 《白血病∙淋巴瘤》、《中国肿瘤临床》、《Hematological Oncology》、 《Blood Research》、《Discover Oncology》等国内外期刊杂志编委, 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Blood、Cancer Research、J Exp Med、JITC、Leukemia、CTM、AJH 、BJH、 Blood Adv 、Int J Cancer 等国际专业杂志以及中华系列杂志、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著九十余篇。荣获第四届 “国之名医●优秀风范”奖。

赵培起
医学博士 副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淋巴瘤内科
主要从事淋巴瘤的内科诊治及基础、临床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参与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发表SCI文章二十余篇。作为编委及执笔专家参与制定CSCO及CACA淋巴瘤诊疗指南。
中国医促会肿瘤内科学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淋巴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天津市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天津市抗癌协会淋巴瘤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天津市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 委员
天津市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 委员

Abstract 525: 转化性滤泡性淋巴瘤CAR-T细胞疗法的临床结果:美国多中心真实世界分析

标题:Clinical Outcomes of Transformed Follicular Lymphoma with CAR-T Cell Therapy: A US Multicenter Real-World Analysis

作者:Matthew J. Cortese, et al. 

研究背景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CAR-T)现已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和转化性滤泡性淋巴瘤(tFL),但tFL对于CAR-T疗效的预后影响仍然大多未知,需要进一步澄清。

研究方法

对2015年至2024年间在美国14家机构治疗的原发性DLBCL(dnDLBCL)和tFL的CAR-T治疗患者进行了回顾性队列研究。病例还按“双打击”淋巴瘤(DHL)或“双表达”淋巴瘤(DEL)状态进行亚分类。

研究结果

研究包括691例患者,其中552例dnDLBCL和139例tFL。dnDLBCL和tFL基线特征没有显著差异。在接受CAR-T后180天,tFL的最佳缓解率明显优于dnDLBCL(ORR 52%,CRR 45% vs ORR 36%,CRR 31%,P<0.01)。CAR-T后复发率dnDLBCL(56%),tFL(40%)更低(P<0.01)。

中位随访29.3个月,tFL患者的3年OS率(59% vs 39%,P<0.01)以及3年PFS率(54% vs 39%,P<0.01)明显优于dnDLBCL患者。这种生存差异在原发难治或早期复发患者中仍然存在(3年OS率 51%vs 35%,P=0.02;3年PFS率 46%vs 35%,P=0.04)。此外,tFL中的DHL患者似乎比dnDLBCL中的DHL患者拥有更好的生存结局(3年OS率 57% vs 39%,P=0.03;3年PFS率 50%vs 39%,P=0.06)。

研究结论

与dnDLBCL患者相比,tFL患者在CAR T治疗下具有改善的生存率,并且CAR-T似乎能克服tFL患者DHL的一些不利预后影响。

张会来教授点评

这项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为tFL患者接受CAR-T细胞疗法的疗效提供了重要的临床证据,显示出tFL患者的生存率显著优于dnDLBCL患者。尤其值得关注的是,tFL患者不仅在总体缓解率和完全缓解率上表现更好,其复发率也明显降低。这表明,tFL患者可能对CAR-T疗法有更好的反应,甚至在存在DHL等预后不良因素时,CAR-T疗法仍能改善其生存结果。这一发现为tFL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尤其在传统治疗手段有限的情况下,CAR-T疗法可能成为未来的重要选择。

Abstract 337:Loncastuximab Tesirine联合Rituximab在高危复发/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中诱导强有力且持久的完全代谢缓解

标题:Loncastuximab Tesirine with Rituximab Induces Robust and Durable Complete Metabolic Responses in High-Risk Relapsed/Refractory Follicular Lymphoma

作者:Juan Pablo Alderuccio,et al

研究背景

关于loncastuximab tesirine(loncastuximab)在FL中的活性数据相对匮乏。I期研究纳入了14例复发/难治(R/R)FL患者,显示ORR为78.6%,CR为64.3%。 

研究方法

该研究评估loncastuximab与rituximab在R/R FL中的作用。主要研究终点是根据Lugano 2014标准,在第12周PET/CT检查时的CMR。

研究结果

共纳入39例患者,中位年龄为68岁,晚期(82%),根据GELF标准具有高疾病负荷(87.2%),POD24(51.3%),FLIPI中位数为3。在35例进行疗效评估的患者中,第12周的ORR为97.1% (CMR率为68.6%,PMR率为28.6%)。所有CMR得以保持,10例PMR中的4例患者在第21周改善至CMR,最佳CMR率为80%。POD24患者的ORR为100%,CMR率为80%。中位随访15.6个月,12个月PFS率为94.2%,OS率为93.3%,18个月PFS率为90.1%,OS率为93.3%,中位PFS和OS未达到。

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53.8%),碱性磷酸酶升高(53.8%),贫血(46.1%),斑丘疹性皮疹(46.1%),疲劳(43.5%),以及ALT和AST升高(38.4%)。5例病例(23.8%)发生≥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在研究期间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死亡。

研究结论

Loncastuximab与rituximab在高风险R/R FL中表现出显著疗效,12个月PFS率为94.2%。本研究支持这种组合作为FL的新治疗选择,并正在进行多中心扩展队列研究。

张会来教授点评

这项关于Loncastuximab Tesirine联合Rituximab在高危R/R FL患者中的研究,提供了令人鼓舞的疗效数据。研究显示,该组合方案在R/R FL患者中具有极高的缓解率,尤其在高疾病负担和POD24的高危患者中,12周的ORR达到97.1%,CMR率达到68.6%。随着治疗的推进,部分PMR的患者能够进一步改善至CMR,表明该疗法具有持续的、深度缓解的潜力。此外,12个月PFS率高达94.2%,这对通常难治的患者群体来说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在安全性方面,尽管不良事件较为常见,尤其是血液学毒性(如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贫血)和肝功能指标升高,然而总体上不良事件的可管理性较好,未见治疗相关的死亡发生。未来有望成为治疗R/R FL的重要策略之一。

Abstract 340: Mosunetuzumab在新诊断滤泡性淋巴瘤患者中产生高完全缓解率:Mithic-FL1试验的初步分析

标题:Single-Agent Mosunetuzumab Produces High Complete Response Rates in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Follicular Lymphoma: Primary Analysis of the Mithic-FL1 Trial

作者:Lorenzo Falchi,et al

研究背景

基于CD20xCD3双特异性抗体的无化疗方案正在挑战FL患者的标准一线(1L)化学免疫治疗的地位(Falchi等人,ASH 2023;Falchi等人,EHA 2024)。

研究方法

入组标准:年龄≥18岁,ECOG 0-2,经活检证实为CD20+,1-3A级FL,2-4期,根据GELF标准需要治疗。SC Mosun按照逐步剂量方案在第1周期(C1)中进行给药(第1天5mg,第8天和第15天各45mg),然后每21天1次45mg,最多进行8个周期(如果达到CR)或17个周期(如果达到PR)。根据Lugano 2014标准评估反应。

研究结果

共有78例患者入组,中位年龄为59岁,19%患3A级FL,24%的FLIPI评分≥3。基线SUVmax的中位数为11.7(范围3.7-41.1)。最常见的(>20%)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包括注射部位反应(69%,53例G1和1例G2)、CRS(54%)、感染(54%,40例G1-2和2例G3)、皮疹(47%)、肌肉骨骼疼痛(38%)、皮肤干燥(37%)、疲劳(35%)。显著的G≥3级不良事件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18%)、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4%)。在60起CRS事件中,95%为G1级,5%为G2级;93%的病例发生在C1期间。

在76例有效评估效果的患者中,最佳ORR为95%,CR为80%。绝大多数CR(89%)在第一次评估中发现(4个周期)。在单变量分析中,包括FLIPI、肿块或SUVmax在内的任何基线特征都与CR的可能性无关。

中位随访时间为10.6个月,有6例患者出现PD,其中3例患者伴有CD20丢失。中位PFS尚未达到。在12个月时,估计的PFS率为88%。在CR的中位随访时间为8.7个月时,12个月保持CR的患者占比为89%。估计的12个月OS率为99%。

研究结论

在新诊断高肿负荷FL患者中,固定疗程、门诊SC Mosun表现出显著的疗效,CR率与化疗免疫治疗相媲美,大多数患者保持他们的反应。AE是可管理的,没有新的安全信号。我们的数据支持进一步评估这种现成药物作为高负担FL的一线治疗。

张会来教授点评

Mithic-FL1试验初步分析的结果显示,Mosunetuzumab作为单药治疗在新诊断的高肿瘤负荷FL患者中表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疗效。CR达到80%,而12个月保持CR的患者占比为89%,与传统的一线化学免疫治疗相媲美,表明CD20xCD3双特异性抗体的无化疗方案有望挑战现有FL治疗标准。而且门诊固定疗程皮下给药,使用方便。安全性方面,常见的不良事件(AE)如注射部位反应和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大多为轻度(G1或G2),且主要发生在第一个治疗周期内。未来的研究应继续关注长期随访数据和更多的患者亚群分析,以进一步验证这一疗法的优越性和适用性。

Abstract 749: 欧洲血液和骨髓移植学会淋巴瘤工作组关于滤泡性淋巴瘤造血干细胞移植结果的基准研究

标题:Outcome of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for Follicular Lymphoma, a Benchmark Study from the Lymphoma Working Party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for Blood and Marrow Transplantation

作者:Yasmina I.M. Serroukh

研究背景

FL以反复复发为特征。化疗联合免疫疗法可以使大多数需要治疗的患者获得持久的疗效。然而,一部分病情进展较快或早期复发的患者可以考虑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作为潜在的治愈选择。目前,HSCT的角色受到T细胞相关疗法(如双特异性抗体和CAR-T细胞)的崛起所挑战。本研究报告了向EBMT报告的FL患者进行的自体(ASCT)和异基因异体(allo)HSCT的结果。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择了2010年至2022年间接受第一次FL HSCT的成年患者。不包括有侵袭性转化的患者。

研究结果

纳入7330例ASCT患者,中位年龄为57岁。根据Lugano标准,移植时疾病状态为CR、PR或难治性疾病(SD、PD)的患者分别占53%、37%和10%。66%的病例采用BEAM预处理方案,99%的患者接受外周血干细胞(PBSC)移植。中位随访时间为3.2年,3年OS率、PFS率、复发发生率(RI)和非复发死亡率(NRM)分别为81%、55%、41%和5%。10年时,OS率为58%,PFS率为37%。1901例FL接受allo-HSCT,中位年龄为54岁。移植时,48%处于CR状态,32%处于PR状态,20%为SD-PD状态,53%的患者在之前接受过ASCT后复发。中位随访时间为5.2年,5年OS率、PFS率、RI和NRM分别为59%、51%、20%和30%。100天时2-4级和3-4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30%和12%。10年时,OS率和PFS率分别为51%和44%。

研究结论

本研究证实了ASCT和allo-HSCT对于FL患者的持久疾病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这些结果可作为对比这一人群新疗法结果的基准。

张会来教授点评

这项由EBMT淋巴瘤工作组进行的大规模研究显示,ASCT在FL患者中具有较好的长期生存率,3年OS率和PFS率分别为81%和55%,10年OS率为58%,表明ASCT对于许多患者能够实现持久的疾病控制。而对于复发风险更高的患者,allo-HSCT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治愈性选择,但其较高的NRM和GVHD风险仍需谨慎管理。该研究为ASCT和allo-HSCT在FL中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持,尤其是为未来新兴疗法与传统移植疗法的对比研究奠定了基准。这些结果也提醒我们在新疗法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干细胞移植仍然在特定患者群体中占有重要地位。

Abstract 342: 固定疗程的Epcoritamab + R2在复发或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患者中产生深远持久的反应:Epcore NHL-2试验Arm 2的2年随访结果

标题:Fixed-Duration Epcoritamab + R2 Drives Deep and Durable Responses in Patients with Relapsed or Refractory Follicular Lymphoma: 2-Year Follow-up from Arm 2 of the Epcore NHL-2 Trial

作者:Lorenzo Falchi,et al

研究背景

epcoritamab是一种CD3xCD20双特异性抗体,已被批准作为单药治疗R/R DLBCL和FL患者。对于具有高危特征的FL患者,尤其是在首次化疗后24个月内疾病进展(POD24)或原发性/双难治性疾病的患者,迫切需要改善预后。此前,在EPCORE NHL-2试验中,固定疗程的epcoritamab + R2在大量R/R FL患者中(包括高危患者)显示出鼓舞人心的抗肿瘤活性和可管理的安全性。在这里,我们首次提供超过2年的长期随访和最小残留疾病(MRD)分析。

研究方法

R/R CD20+ FL成年患者接受皮下注射的epcoritamab + R2治疗。主要终点是根据Lugano标准的ORR。

研究结果

有111例R/R FL患者接受了epcoritamab + R2治疗。ORR为96%,CR率为87%。无论是否具有高危特征,CR率都很高:原发性难治性(n=39)/非原发性难治性(n=72),90%/86%;双重难治性(n=39)/非双重难治性(n=72),82%/90%;POD24(n=42)/非POD24(n=69),79%/93%。估计的24个月PFS率和OS率分别为70%和90%。在24个月时,估计69%的缓解者仍处于环节状态,估计75%的CR患者仍处于CR状态。73名可评估患者中进行了MRD状态评估,其中64例(88%)变为MRD阴性。

在全球COVID-19大流行期间,大多数患者被纳入研究和接受治疗,57%的患者报告了COVID-19,导致11%的患者停止epcoritamab治疗;COVID-19事件包括5例G5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EAEs;COVID-19,n=3;COVID-19肺炎,n=2)。其他最常见的TEAE是中性粒细胞减少(62%)和CRS(51%)。CRS事件大多是低级别的(38%G1,12%G2,2%G≥3),主要发生在第1周期第15天的首剂后;所有情况均得到解决,且没有导致epcoritamab停药。1例患者发生ICANS(G1)并得到解决。

研究结论

在超过2年的随访中,固定疗程的epcoritamab联合R2方案在R/R FL患者中持续显示出深度且持久的缓解(CR率为87%;估计24个月的DOCR为75%),无论是否存在高危特征。尽管跨试验比较存在局限性,这些结果(估计2年PFS率为70%)与AUGMENT试验中R2治疗的结果(估计2年PFS率为58%)相比表现更佳。88%的可评估患者达到了MRD阴性,进一步强调了反应的深度。没有发现新的安全性问题,安全性特征与之前的报告一致。epcoritamab联合R2的疗效正在进行中的随机III期EPCORE FL-1试验(NCT05409066)中进一步研究。

张会来教授点评

这项研究展示了epcoritamab联合R2在R/R FL患者中的显著疗效。超过2年的随访数据显示,固定疗程的epcoritamab + R2方案CR高达87%,且在高危特征的患者中疗效同样显著。此外,88%的可评估患者达到MRD阴性,进一步证明了缓解的深度。安全性方面,没有发现新的不良事件,且CRS和ICANS大多为低级别且可控。这表明epcoritamab + R2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有望成为R/R FL患者的潜在一线治疗选择,进一步研究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Mathilda
排版编辑:Mathilda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