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国际顶刊双篇研究聚焦——基因疗法eli-cel是罕见脑病患者的希望之光还是潜在的血癌风险?(下篇)

2024年11月01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2年9月16日,美国FDA宣布加速批准基因疗法elivaldogene autotemcel(eli-cel)用于4~17岁早期活动性脑型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CALD)男童,以减缓其神经功能障碍的进展。近日,国际顶尖医学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同期刊登了两项重要研究成果,迅速引发了广泛讨论。这两项研究不仅详细描述了接受eli-cel基因疗法的CALD患者的长期预后,还特别强调了该疗法可能导致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潜在风险1-2


国际顶刊双篇研究聚焦——基因疗法eli-cel是罕见脑病患者的希望之光还是潜在的血癌风险?(上篇)》探讨了研究一的内容,其中研究团队对ALD-102和ALD-104两项临床试验的效果与安全性进行了评估。接下来,本篇文章将介绍研究二的详细内容,研究团队利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对ALD-102临床试验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了评估。

图片2.jpg

图片3.jpg

研究二:脑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慢病毒基因治疗

研究方法

该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的Ⅱ~Ⅲ期研究,评估了eli-cel基因疗法治疗在17岁及以下男孩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对象需符合早期CALD的生化和基因检测标准,并在MRI上显示特征性病变。主要疗效终点是第24个月时无6种主要功能障碍的总生存(OS)率。次要终点包括第24个月时的OS率,以及总神经功能评分从基线至第24个月的变化。

研究结果

在ALD-102临床试验中,共纳入32例CALD患者,29例患者完成了24个月的研究并在长期随访研究中进行监测。在 24 个月时,29例患者中无一例出现主要功能障碍,OS率为 94%。在最近一次评估中,30例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与基线相比保持稳定。4例患者出现与 eli-cel 直接相关的不良事件,其中1例患者在第92个月发展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伴原始细胞增多。该患者随后在第95个月接受了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并且在最近一次随访(第120个月)中没有MDS复发的迹象。

小结

该研究表明,经过 6年的中位随访后,大多数早期CALD患者未出现主要功能障碍。然而,病毒载体整合带来的插入性致癌仍是一个持续的风险。与现有文献相比,基因治疗显示出较低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和较高的生存率。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样本量较小,需进一步长期随访以全面评估疗效和安全性。这些数据表明,eli-cel 可能是缺乏合适供体的CALD患者的治疗选择。

基因疗法:罕见病患者的救赎之光,还是未知风险的豪赌?

以上两项研究揭示了基因疗法的一个关键困境:在治疗罕见病时,它不仅带来了显著疗效,也伴随着不可忽视的长期风险,尤其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潜在可能性。具体而言,这里涉及三方面深层次的思考: 

知情同意与风险平衡:对于罕见病患者,基因疗法的风险需要严格评估并全面告知患者和家属。在目前治疗选择有限的情况下,很多患者会选择尝试新疗法,但前提是他们应当了解潜在的长期风险,以便在追求治疗效果与可能的副作用之间做出知情权下的平衡决策。这种知情同意的过程尤为重要,因为它关乎患者对风险的承受度与对疗法的期望值。

技术改进与疗效评估:基因疗法仍需在安全性上进行多方面的技术优化,特别是基因插入的定位控制和插入点的精确性问题,以减少基因插入对细胞基因组的扰动和转化风险。当前的科学研究不仅需要从动物实验中积累数据,更需要长期观察临床患者的疗效和副作用,持续评估治疗的风险与收益。此外,运用AI和大数据分析可以提高疗法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为更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支撑。

道德与社会支持:罕见病患者的“赌一把”选择背后,映射的是当前医疗体系的局限性和支持体系的不足。罕见病患者通常选择有限且昂贵的治疗方案,而基因疗法等创新技术的高风险和高成本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和经济负担。此类疗法引发的道德困境促使我们思考,应通过更强的公共卫生体系、研究经费支持和医保体系来优化罕见病患者的治疗选择,减少其面临的无奈选择。

综上,基因治疗在罕见病中应用的实际困境不仅仅是技术难题,更是医学、伦理与社会支持体系上的多重考验。对于CALD患者而言,未来的探索方向不仅在于疗效的提升,还在于安全性和个性化治疗模式的探索,使这一疗法真正成为患者的可靠选择,而非无奈的“赌局”。

参考文献

1. Duncan CN, Bledsoe JR, Grzywacz B, et al. Hematologic Cancer after Gene Therapy for Cerebral Adrenoleukodystrophy. N Engl J Med. 2024;391(14):1287-1301.
2. Eichler F, Duncan CN, Musolino PL, et al. Lentiviral Gene Therapy for Cerebral Adrenoleukodystrophy. N Engl J Med. 2024;391(14):1302-1312.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Kaylee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Kaylee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