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寻根溯源 | 揭秘同一患者体内克隆无关与克隆相关DLBCL的复杂转化过程

09月30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Richter转化(RT)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患者中罕见的并发症,在所有CLL/SLL患者中的年发病率约为0.5%,总体预后较差。在组织病理学水平,RT最常见的转化类型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在分子学水平,RT可分为与基础CLL/SLL克隆相关的以及与克隆无关的,前者最常见,约占80%的病例。RT与基础CLL/SLL克隆的相关性对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克隆无关的RT的预后与新诊断DLBCL相似,而克隆相关的RT的预后更差。近期,加州圣地亚哥大学的Michelle D. Don等人首次报道了同一CLL/SLL患者发生克隆相关和克隆无关Richter转化的情况,且均为DLBCL。进一步研究发现,两种转化来自不同的克隆,且克隆相关转化具有更具侵袭性的突变特征,提示预后可能更差。

图片9.png

病例介绍:一例70岁男性CLL患者罕见双重Richter转化

这是一名70岁男性患者,最初于2005年被诊断为CLL。既往治疗方案包括6个周期的苯达莫司汀联合利妥昔单抗(BR)治疗。2013年,骨髓活检显示CLL细胞占比50%,由小淋巴细胞组成,没有RT的证据。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显示白血病细胞阳性表达CD5、CD19、CD20(部分和弱表达)、CD22、CD23、CD38、CD43、CD45、CD79b(部分和弱表达)、表面lambda轻链;阴性表达CD3、CD10、CD81、FMC-7和表面kappa轻链。细胞遗传学显示异常和复杂的核型,46, XY, del(6)(q23), del(11)(q21q23), del(13)(a14q31)(cp4)/45, XY, del(3)(q??26), der(4)add(4)(p15add)(4)(q?25) ,del(6)(q23) , −9,del(11)(q21q23)[7]/46 ,XY[12]。荧光原位杂交(FISH)研究显示11q缺失。此外,患者还接受了BR和CXCR4拮抗剂治疗,随后接受了伊布替尼治疗。2016年,患者出现白细胞计数快速上升、进行性淋巴结病和肿瘤溶解综合征的临床进展迹象,然而当时没有进行组织活检。

治疗经过:患者历经多重治疗,两种不同RT现端倪

由于对RT的临床关注,患者开始接受利妥昔单抗、依托泊苷、强的松、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和多柔比星(R-EPOCH)治疗,随后使用维奈克拉,此时,患者仍患有持续性CLL。2018年9月,患者接受了CD19 CAR-T细胞治疗,到2018年10月没有形态学或免疫表型证据显示CLL。2020年1月,患者被诊断出与治疗相关的骨髓增生异常,表现为低级别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通过核型和FISH检测发现20q缺失,但没有形态学、免疫表型或遗传学证据显示CLL。

2021年8月,患者出现腹痛,CT扫描显示大团块状腹膜后淋巴结聚集和小肠梗阻。当时进行的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活检显示小淋巴细胞片状分布,免疫表型与上述(2013年骨髓活检)相似。诊断为SLL,无RT证据。淋巴结活检后的第二天,患者因小肠梗阻导致的空肠穿孔接受了探查性开腹手术和小肠切除,显示为GC表型的DLBCL(图1a-c)。FISH检测显示MYC基因和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没有BCL2或BCL6基因重排的证据。鉴于CLL/SLL的病史和GC表型的存在,推测这种淋巴瘤与已知的CLL/SLL克隆无关。

为了进行进一步探索,对患者进行了IGH和免疫球蛋白kappa(IGK)基因重排的分子学研究,显示IGH和IGK基因均发生单克隆重排。这些发现与2018年以前的CLL/SLL标本的IGH和IGK基因重排研究进行了比较,两者之间没有相似之处(表1),与克隆无关的RT一致,本报告中将被称为RT-1。

随后患者进一步接受了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和长春新碱(R-CHOP)治疗和腹膜后姑息性放疗。大约7个月后,2022年3月,再次对患者腹膜后团块状聚集物进行了活检,显示为非GC表型的DLBCL(图1d-f)。在这次活检标本中,免疫表型更接近患者之前的CLL/SLL。再次进行了B细胞克隆性研究,并与之前的CLL/SLL标本进行了比较,显示出相似的模式(表1),与克隆相关的RT一致,本文将被称为RT-2。不幸的是,患者不适合进一步治疗,不久后去世。
 图片10.png

图1. 比较同一患者中的不同两种DLBCL向Richter转化

表1.同一患者CLL/SLL、克隆无关Richter转化和克隆相关Richter转化的免疫球蛋白重链和免疫球蛋白κ基因重排结果比较

图片11.png

寻根溯源:通过NGS分析揭示两种独立RT的克隆关系及预后差异

为了评估不同标本之间的突变谱,Michelle D. Don等人使用123基因NGS panel(针对造血肿瘤中常见的基因突变),对两种克隆无关和克隆相关的RT标本进行了回顾性突变谱分析,并与2018年骨髓标本的先前NGS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只有CLL而没有RT(表2)。RT-1标本显示了三个致病性突变,RT-2标本显示了七个致病性突变,这些大多是之前报道的驱动突变。然而,两个RT之间没有发现相同的突变,进一步证实了两个独立的转化过程。2018年的CLL骨髓病例显示了一个单独的SF3B1 H662Y突变。为了确认SF3B1突变与CLL有关而不是患者的MDS,Michelle D. Don等人回顾了一个2018年12月的骨髓活检的NGS报告,其中存在MDS但没有CLL的证据。且并未在所检测的区域检测到临床意义的体细胞变异(数据未显示),表明SF3B1突变与患者的CLL相关。

表2. CLL/SLL新一代测序鉴定的突变、克隆无关Richter转化和克隆相关Richter转化在同一患者中的比较

图片12.png

小结

本文报告了一例罕见的CLL/SLL患者,其在三年缓解后经历了两种不同的RT:RT-1为非克隆相关的DLBCL,具有GC表型;RT-2为克隆相关的DLBCL,表现为非GC表型。通过比较这两种RT与原发CLL/SLL的免疫表型和基因重排,发现它们具有不同的突变谱,表明两种RT是独立发生的。RT-1的预后与新发DLBCL相似,而RT-2的预后更差。这一发现强调了在CLL/SLL患者中,深入研究RT的克隆关系对于预后评估和治疗决策的重要性。尽管CLL/SLL的治疗已有所进步,但对RT的机制和治疗策略仍需进一步探索。
 

考一考你

在本文报道的病例中,患者首次和第二次Richter转化(RT)的克隆关系和表型特征是怎样的?


A. 首次RT为克隆相关的DLBCL,GC表型;第二次RT为克隆无关的DLBCL,非GC表型。 


B. 首次RT为克隆无关的DLBCL,GC表型;第二次RT为克隆相关的DLBCL,非GC表型。 


C. 首次RT为克隆相关的DLBCL,非GC表型;第二次RT为克隆无关的DLBCL,GC表型。

D. 首次RT为克隆无关的DLBCL,非GC表型;第二次RT为克隆相关的DLBCL,GC表型。


上期《寻根溯源 | 来那度胺联合阿扎胞苷或能为伴DDX41基因突变的老年AML患者带来治疗新希望?》答案为A


参考文献

Don M D, Casiano C, Wang H Y, et al. A Rare Case of Richter Transformation to Both Clonally Unrelated and Clonally Related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in the Same Patient[J]. Case Reports in Hematology, 2024, 2024(1): 7913296.


责任编辑:Mathilda
排版编辑:Mathilda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10月11日
卢俞廷
平遥兴康医院 | 肿瘤内科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10月08日
卢俞廷
平遥兴康医院 | 肿瘤内科
很好,值得学学,受益匪浅
10月08日
雷红艳
平遥兴康医院 | 肿瘤科
通过比较这两种RT与原发CLL/SLL的免疫表型和基因重排,发现它们具有不同的突变谱,表明两种RT是独立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