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医案集萃 | 成功救治一例早期胃癌自发性出血性休克患者:急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显奇效

2024年09月10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早期胃癌通常无明显症状,但少数病例可出现自发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本文报道一例罕见的早期胃癌自发性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的病例,通过急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成功救治,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患者女性,70~75岁,因突发性头晕、大汗淋漓、烦躁不安、心悸、晕厥等症状紧急就诊,诊断为失血性休克。胃镜检查发现胃窦后壁存在22mm×20mm的0-Isp型早期胃癌病变、胃角切迹处可见一褪色的0-IIa型病变(图1)。组织活检结果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

1.png

图1.胃窦后壁0-Isp型病变(a),放大内镜结合窄带图像显示微结构格局不规则,微血管排列格局不规则,分界线不清(b),超声内镜检查显示病变下黏膜下层连续完整(c),病变处活检组织HE染色证实为HGIN(d)。

后续患者因出现少量黑便再次接受胃镜检查,结果显示胃窦部0-Isp型病变顶端有活跃的血液流出,周围有大量新鲜的红色血凝块(图2),确认为反复出血原因。紧急进行ESD手术,成功切除病变并止血。病理证实为分化型腺癌,达到内镜可治愈标准(图3)。肿瘤内异常血管与出血部位对应。ESD术后患者经静脉输注PPI及口服黏膜保护剂后恢复良好,5天后出院。口服PPI持续治疗2个月,随访2.5年期间未再发生消化道出血。

图2.0-Isp型病灶顶端有活跃的血液流出,周围有大量新鲜的红色血凝块(a),两处病灶均经急诊ESD剥离(b),新鲜分离的胃窦标本和甲醛固定的胃窦标本(c,d)。肉眼可清晰分辨肿瘤顶端的血管残端(白色箭头)。

3.png

图3.肿瘤顶端异常血管过度增生且分布不均匀(a、b),平均管径达140~160μm(c);非癌上皮内血管分布均匀,形态均一,管径仅为30~45μm(d),而另一标本中肿瘤血管管径局限于40~80μm范围内(e)。

病例特点

突出型早期胃癌合并自发性出血罕见,导致失血性休克更为罕见。
肿瘤内异常血管过度增生、分布不均,可能是出血主因。
急诊ESD成功关键: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出血位置不影响视野、医生经验丰富、输血支持。

临床启示

对于突出型分化型早期胃癌,需警惕自发性出血风险。
术前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医生技术、病灶特点,谨慎选择ESD治疗。
急诊ESD需综合考虑出血速度、视野清晰度、切除时间等因素。


本病例展示了急诊ESD成功救治早期胃癌自发性出血性休克患者的案例,强调了术前评估和医生经验的重要性,为类似病例的治疗提供了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Wang P, et. al. Hemorrhagic Shock Caused by Spontaneous Bleeding from Early Gastric Cancer Was Successfully Cured by Emergency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A Case Report. Clin Med Insights Case Rep. 2024 Aug 27;17:11795476241271552.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Kingsle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Kingsley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2024年09月12日
吕志国
益阳市大通湖区人民医院 | 呼吸内科
学习中进步学习中收获
2024年09月11日
郑小丽
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 | 放射治疗科
内镜下黏膜剥离手术
2024年09月11日
陈俊红
磁县肿瘤医院 | 肿瘤外科
学习知识提升技能学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