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少靶真探营」几经波折终逢喜,医保肺癌靶向治疗药物“达拉非尼+曲美替尼”为BRAF V600E突变晚期NSCLC脑转移患者带来新生希望

08月26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导语

BRAF基因是RAF家族成员之一,已在多种肿瘤类型中被发现,是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的一部分,对调节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存活至关重要。研究最多的激活BRAF突变发生在V600位置(V600E,V600K),导致BRAF的组成性激活以及MEK和ERK的下游激活[1]。BRAF V600 突变约占所有BRAF突变的30%~50%。BRAF突变在NSCLC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1.0% ~5.0%, 多表现为肺腺癌,且容易发生转移,常见的专业部位包括:骨转移、肺转移、胸膜转移、脑转移。BRAF 突变患者整体预后较差[2]。在前靶向治疗时代,BRAF突变NSCLC患者接受常规化疗或免疫治疗的临床获益均有限。凭借着达拉非尼+曲美替尼带来的长生存获益,2023版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推荐达拉非尼+曲美替尼为BRAF V600突变晚期NSCLC的首选治疗方案;2023年双靶方案纳入国家医保,大大缓解了我国癌症患者的用药负担。同年的CSCO NSCLC指南中,达拉非尼+曲美替尼获得Ⅰ级推荐[3]。进一步深度优化了我国晚期NSCLC患者的综合获益。
 
本期“少靶真探营”将分享一例右下肺叶腺癌患者6年余的全程诊疗经过。该患者经历了一线化疗联合抗血管靶向治疗、二线化疗、三线免疫治疗、四线免疫联合化疗治疗失败后,五线用上双靶方案一个月后患者的病情就快速得到控制,疗效评价部分缓解(PR),脑部转移瘤病灶持续退缩。尽管用药期间患者曾出现发热、白细胞下降、低蛋白血症、肺部反复感染等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但经对症处理和降低剂量后相关症状均实现缓解。患者使用双靶方案治疗随访至今,疾病已得到良好控制达15个月并在继续治疗获益中。并该病例由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人民医院金娇医生提供,并邀请长海医院医院聂小蒙教授进行精彩点评。以期为临床合理使用 “双靶”方案后线治疗BRAF V600 突变晚期NSCLC患者提供有益启示。

聂小蒙
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长海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曾赴日本学习一年,主要进行哮喘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
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5篇,其中SCI论文14篇,单篇影响因子最高10.19,总影响因子52.563
承担国家自然基金3项
主编专著一部
获得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明专利1项。
现担任上海市医师协会呼吸内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委员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呼吸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金娇
本科,住院医师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人民医院
毕业于昆明医科大学,目前于长海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

病 例 简 介

基本情况

基本信息:患者女,45岁

现病史:患者于2017年12月出现干咳伴气喘,自服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不明显。2018年6月17日外院胸部CT示“右肺下叶炎症”;2018年7月21日复查胸部CT示右下肺肿块影,遂行PET-CT示右肺下叶 大片实变影伴FDG摄取增高,考虑恶性肿瘤性病变可能。同年7月30日于长海医院胸外科行右下肺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术中见右下肺肿块,8*8*7cm, 质硬,侵犯脏层胸膜。

病理报告:2018年7月26日行支气管镜检查,右下叶病灶活检提示腺癌;2018年7月30日术后病理回报 (右肺下叶) 腺癌,支气管周围淋巴结1/3。
基因检测:2018年7月术后组织基因检测示EGFR、ALK、ROS1均为野生型,BRAF V600E突变。

术后诊断:右肺腺癌 T4N1M0 IIIA期,BRAF V600E突变

治疗过程

  • 一线治疗:化疗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DFS为1年2个月

2018年9月 至2019年1月期间,患者使用培美曲塞+卡铂+贝伐珠单抗方案化疗6次,2019年9月3日复查胸部CT提示两肺多发小结节,较2018年12月31日增多增大,考虑肺转移,病情进展,分期改为T4N1M1a(肺)  IVA期。 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期间,再次给予患者培美曲塞+卡铂+贝伐珠单抗化疗6次,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间共予以患者培美曲塞+贝伐珠单抗治疗14次。

  • 二线治疗:多西他赛+奥沙利铂联合化疗后疾病进展,PFS为1个月

2022年6月28日患者复查胸部CT双肺转移灶较前进展,逐于2022年6月29日调整为多西他赛+奥沙利铂静滴。2022年 7月26日复查颈部B超示:右侧颈根部血管旁可见大小1.6*1.0cm不等的低回声团块。考虑病情进展,分期改为T4N3M1a(肺)  IVA期。

  • 三线治疗:替雷利珠单抗免疫治疗2疗程后疾病进展,PFS为1个月

患者于2022年7月28日、2022年8月22日更换为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 200mg静滴免疫治疗。2022年8月21日例行头颅MRI检查提示额顶叶多发转移瘤,分期改为T4N3M1a (肺) M1c (脑) IVB期。请放疗科会诊后建议:待患者颅高压症状明显后,择期行头颅放疗。2022年 9月4日复查胸部CT评估为PD。 

  • 四线治疗:化疗联合免疫治疗6疗程后疾病再进展,PFS为6个月

自2022年9月至2023年2月间,患者行白蛋白紫杉醇+奥沙利铂+替雷利珠单抗 方案化疗6次。2023年3月15日胸部CT提示PD;2023年3月16日头颅MR增强示:左侧额顶叶多发转移瘤,较前( 2022年8月21日影像资料)增大。 

  • 五线治疗:“达拉非尼+曲美替尼”双靶方案达PR, PFS为15个月+,并持续获益中

与患者协商后,于2023年3月18日开始口服达拉非尼150mg 2/日+曲美替尼2mg 1/日靶向治疗至今。2023年4月24日复查胸部CT明显好转,疗效评价达PR。患者服药初期曾出现高热、白细胞下降、低蛋白血症、手足肿胀、皮疹 等副作用,但在暂时停用及达拉非尼减量至75mg 2/日后,未影响疗效,且耐受后恢复了正常剂 量。肺部病灶在使用第一个月即得到了良好控制,MR增强示左侧额顶叶转移瘤病灶持续缩小。自发病以来体重减轻5kg,服用达拉非尼+曲美替尼时体重48kg。2023年12月8日患者复查胸部CT发现右下肺新发磨玻璃影,血常规正常,C反应蛋白(CRP) 30.33mg/L,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T-SPOT)、真菌感染检测G试验和GM试验均阴性,肺炎支原体IgM 1:80,给予阿奇霉素口服1周,左氧氟沙星口服2周,2024年1月12日复查胸部CT右下肺磨玻璃影较前部分吸收,新发左下肺实变影,行气管镜检查,右下肺病灶行灌洗,未找到特殊病原菌,左下肺病灶行灌洗及小探头超声引导下活检,灌洗液培养及病理提示曲霉菌。故于2024年1月26日予以伏立康唑静脉滴注并于2月9 日改为伏立康唑口服。由于2024年1月开始患者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持续降低,考虑靶向药物引起,因而继发真菌感染,于3月6日将达拉非尼减量至75mg 2/日,曲美替尼继续2mg 1/日。2024年3月14日复查胸部CT左下肺病灶消失,肿瘤仍控制良好,疗效评价SD,停用伏立康唑,复查血常规恢复正常。

图片1.png图1: 患者总治疗方案概览图

图片1.png

图2: 患者达拉非尼+曲美替尼双靶方案治疗期间病程管理图

图片1.png图3: 患者双靶方案治疗期间随访CT检查结果

专家点评

聂小蒙教授:医保政策惠及更多患者! BRAF V600突变NSCLC患者经多线治疗进展,五线使用“达拉非尼+曲美替尼”双靶方案再续15个月生存期
 
国家癌症中心基于肿瘤登记及随访检测数据,发布的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表明,肺癌在男、女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发生率均位于首位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排第1位的恶性肿瘤,其中NSCLC约占肺癌的85%[4]。随着肺癌诊疗领域的不断发展,肺癌已进入基于分子靶向的精准治疗时代。从经典的EGFR和ALK靶点,到BRAF、MET等罕见肺癌靶点,相关研究的探索和药物的研发持续推进,为驱动基因阳性的晚期NSCLC患者带来了长生存的希望。其中,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D+T”)方案是针对BRAF V600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首个双靶药物,2023年已被成功纳入我国医保报销范畴,并得到国内外权威指南的一致推荐。
 
该例患者肺腺癌术后复发,并出现肺、脑等多发转移。基因诊断发现BRAF V600E突变后却因经济问题未一线选用靶向治疗。先后用过多线化疗、抗血管生成药物及免疫药物,但仍在短期内再次出现疾病进展,令人倍感遗憾。幸运的是,2023年3月,“D+T”方案治疗BRAF V600突变阳性转移性NSCLC的适应证被成功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大大减轻了患者的治疗负担,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用药可及性差的瓶颈,能够长期接受该方案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
 
正是基于这一惠民政策,该患者于“D+T”方案获批的同月便立即使用达拉非尼+曲美替尼作为五线治疗方案。尽管用于后线治疗,该方案仍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显著疗效。肺部病灶在使用第一个月即得到了良好控制,脑部病灶持续缩小。患者达到了部分缓解,并维持疾病稳定至今。截至目前,该患者的PFS已达15个月,并在持续获益中。该病例再次佐证了“D+T”双靶方案可有效控制肿瘤疾病进展,是BRAF V600突变NSCLC患者真实世界中的治疗优先选择,有利于患者的长期治疗。
 
此外,在安全管理方面。结合临床经验看来,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的安全性与单靶类似,在发热、消化道反应、皮肤反应方面并不会带来额外的不良反应风险。但临床医生在实践过程中应着重关注发热这一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该方案导致发热的原因可能与促炎细胞因子表达上调有关。
 
无论是在BRAF V600突变患者一线治疗中还是后线治疗使用双靶方案,发热都通常发生于治疗早期(约2-3周内),持续一周左右后逐渐消退,通常只需做好对症支持即可。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调整剂量或暂时停药,当出现反复发热或出现发热综合征时,推荐双药同停并开始对症治疗,后根据评估考虑是否降低剂量,如需降低剂量,建议按照梯度进行剂量调整(达拉非尼150mg+曲美替尼2mg→100mg+1.5mg→75mg+1.0mg→50mg+1.0mg),如果患者发热反复发作,则需要考虑是否永久停药。 如该病例中,在患者出现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后暂时停用及达拉非尼减量至75mg,并未影响疗效,肿瘤仍控制良好。
 
“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方案成功纳入医保对BRAF V600突变患者是利好消息。既往很多患者因对其治疗费用很难承担而不得不选择放弃,纳入医保后,双靶治疗费用大幅度降低。相信更多患者有机会及时接受该方案的治疗,将进一步实现治疗的公平性并显著改善BRAF V600突变NSCLC患者的整体获益。

审批码TML0028662-68176,有效期至2025.08.22,资料过期,视同作废。

参考文献

1. Subbiah, V., C. Baik, and J.M. Kirkwood, Clinical Development of BRAF plus MEK Inhibitor Combinations. Trends Cancer, 2020. 6(9): p. 797-810.
2. Mazieres, J., et al., Vemurafenib in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with BRAF(V600) and BRAF(nonV600) mutations. Ann Oncol, 2020. 31(2): p. 289-294.
3.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 2023.
4. Zheng, R.S., et al.,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22]. Zhonghua Zhong Liu Za Zhi, 2024. 46(3): p. 221-231.

达拉非尼+曲美替尼简明处方:https://doctor.liangyihui.net/#/doc/135064




责任编辑:       CY
排版编辑:Winnie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