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周芳教授:以新一代BTKi泽布替尼为基础的桥接治疗可进一步改善R/R DLBCL患者的生存结局

2024年07月22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通常预后较差,传统治疗方法在该类患者中的疗效有限。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CD19 CAR-T细胞治疗的问世和应用为R/R DLBCL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既往研究表明,CD19 CAR-T细胞治疗在R/R DLBCL患者中展现出高效的抗肿瘤活性。为进一步提高CAR-T细胞疗法在R/R DLBCL患者中的疗效,桥接治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桥接治疗降低肿瘤负荷,可以进一步提高CAR-T细胞治疗的疗效,为R/R DLBCL患者带来更大的生存益处。【肿瘤资讯】特将相关研究的主要内容整理如下,并邀请湖南省肿瘤医院周芳教授对该研究结果进行点评。

研究方法

2020年6月~2023年6月接受CD19 CAR-T治疗且伴有高危因素的21例R/R DLBCL患者符合入组条件。大部分入组患者为经历过多线治疗失败,并且基础疾病合并症较多。此外,几乎所有的患者为双表达亚型,且伴有结外累及病灶。

在所有入组患者中,17例患者的桥接方案为泽布替尼联合化疗±利妥昔单抗,4例患者桥接方案为泽布替尼+来那度胺±利妥昔单抗。所有患者的预处方案均为氟达拉滨和环磷酰胺。抗CD19 CAR-T细胞总输注剂量为3×10 6/kg,并1次完成输注。

主要研究结果

在接受输注CD19 CAR-T细胞治疗的患者中,11例患者(52.4%)的最佳疗效为完全缓解(CR),6例患者(28.6%)的最佳疗效为部分缓解(PR)。在达CR的患者中,9例患者实现了长期无病生存。在疗效可评估的患者中,有16例R/R DLBCL患者达PR。而在这些达PR的患者中,经过CAR-T细胞治疗后,有8例患者达CR。

研究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2.8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尚未达到;1年PFS率为52.4%,1年OS率为80.1%。另外,研究发现,13例患者(61.9%)在输注CAR-T细胞前肿瘤负荷明显下降,靶病灶体积(SPD)缩小≥50 %。

在安全性方面,研究中共有18例(85.7%)患者发生了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均为1~2级。目前,研究者暂未观察到≥3级CRS。所有患者的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发生率较低。所有患者均发生血液学不良反应,仅5例(23.8%)患者出现轻度肝功能不全。

主要研究结论

基于目前的研究结果,在CAR-T细胞治疗前采用以泽布替尼为基础的桥接治疗可帮助R/R DLBCL患者降低肿瘤负荷。与既往研究相比,本研究中的R/R non-GCB DLBCL患者在CAR-T细胞治疗前接受以泽布替尼为基础的桥接治疗可获得更大的生存益处。因此,以泽布替尼为基础的桥接治疗可进一步提高CAR-T细胞治疗R/R DLBCL的疗效。

大咖点评

  

周芳
主任医师

湖南省肿瘤医院淋巴瘤血液内科
湖南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学组副组长
湖南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

周芳教授:这项研究对临床治疗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针对R/R DLBCL患者的治疗。


基于该研究的结果,在接受CD19 CAR-T细胞治疗的患者中,有52.4%的患者达到了CR,28.6%的患者达到了PR。这表明CAR-T细胞治疗在R/R DLBCL患者中具有显著的疗效,特别是CR率较高,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另外,在达CR的患者中,9例患者实现了长期无病生存,这表明一旦患者达到完全缓解,长期预后可能较好。


该研究的中位PFS为12.8个月,1年PFS率为52.4%,1年OS率为80.1%。虽然中位OS尚未达到,但初步结果显示生存率较高,表明该治疗策略具有潜在的长期效益。


在安全性方面,85.7%的患者发生了1~2级CRS,但未观察到≥3级CRS,这表明该治疗方案的CRS风险相对可控。此外,研究中的ICANS发生率较低,血液学不良反应普遍存在,但大多数为轻度。这些结果显示治疗的安全性较好,副作用在可接受范围内。在肿瘤负荷方面,泽布替尼为基础的桥接治疗在CAR-T细胞治疗前有效降低了肿瘤负荷,13例患者的肿瘤负荷显著下降,靶病灶体积缩小≥50%。这种策略在未来可能成为标准的预处理方法,提高CAR-T细胞治疗的整体疗效。


尽管研究结果已显示出显著的疗效,但进一步优化CAR-T细胞的制备和输注策略,可能进一步提高完全缓解率和长期生存率。除此之外,未来研究还需要进行更长期的随访以确认这些初步的生存数据,同时需要在更大规模的多中心研究中验证这些结果,以确保其广泛适用性和可靠性。


总体而言,这项研究表明,采用以泽布替尼为基础的桥接治疗结合CD19 CAR-T细胞治疗能够显著提高R/R DLBCL患者的疗效,并且在安全性方面也表现出较好的耐受性。这一发现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未来的研究应继续优化和验证这一组合治疗,以期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Efficacy and safety analysis of the zanubrutinib-based bridging regimen in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therapy for relapsed/refractory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OI: 10.3760/cma.j.issn.0253-2727.2023.10.004

责任编辑:Cherry
排版编辑:guangli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2024年07月23日
刘洋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沈阳雍森医院 | 肿瘤内科
在CAR-T细胞治疗前采用以泽布替尼为基础的桥接治疗可帮助R/R DLBCL患者降低肿瘤负荷
2024年07月22日
赵瑞
漯河市中医院 | 血液内科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CD19 CAR-T细胞治疗的问世和应用为R/R DLBCL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既往研究表明,CD19 CAR-T细胞治疗在R/R DLBCL患者中展现出高效的抗肿瘤活性。为进一步提高CAR-T细胞疗法在R/R DLBCL患者中的疗效,桥接治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桥接治疗降低肿瘤负荷,可以进一步提高CAR-T细胞治疗的疗效,为R/R DLBCL患者带来更大的生存益处。
2024年07月22日
崔艳东
叶县人民医院 | 肿瘤科
新一代BTKi泽布替尼为基础的桥接治疗可进一步改善R/R DLBCL患者的生存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