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免疫双擎 方耀未来】POST-ASCO消化道肿瘤免疫治疗前沿论坛盛大召开

07月11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期待已久的POST-ASCO消化道肿瘤免疫治疗前沿论坛已于2024年6月26日19:00-21:00线上召开。本次前沿论坛汇聚了各地优秀的医学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这是一场高规格会议,它不仅是医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展示平台,也是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的场所。会议的议程紧凑而丰富,其每一个议题都紧跟医学发展的最新趋势。会上知名学者以其深入浅出的讲解,分享着他们在各自领域的突破性发现。在交流环节,与会者们热烈讨论,不同的观点在这里碰撞,激发出新的思考和灵感。

致辞部分

这次大会由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梁军教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艳桥教授进行开场致辞。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梁军教授指出,2024年ASCO会议内容精彩纷呈,在现场可能没有很多时间掌握到这些丰富的信息,所以POST-ASCO成为每年ASCO会议的重要环节。在ASCO大会上大概有40多个口头报告来自中国。中国在肿瘤治疗上面从跟跑、并跑逐渐发展到领跑,特别是在细胞治疗、ADC药物还有抗体治疗方面,国内已经走在国际前列。梁教授再次感谢大家能在百忙之中上线,感谢演讲嘉宾为大家传经送宝。梁教授希望大家能够把握这次机会,领悟ASCO内容的精髓,在后面科研的道路上能够稳步前进,使患者获得更好的生存。

123.png梁军教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艳桥教授表示,很高兴能够和大家一起学习ASCO胃癌和食管癌的内容。今天参会的有很多来自四面八方、志同道合的朋友。张教授感慨,越来越多的中国研究者在国际舞台上占据重要角色。国内研究者从参与、学习到胃癌、食管癌、肝癌的领跑,是一件非常引以为自豪的事情。张教授着重提出,线上平台给予了大家很多的学习机会,省去了交通时间,让信息更加灵通。国内专家们对目前研究进展的解读,是引领未来的方向。希望这次会议能给临床专家带来非常多的收获。 

1.png张艳桥教授

第一部分 胃癌ASCO速递

会议的第一部分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曲秀娟教授的指导下精彩开场。

22.png曲秀娟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张小田教授分三个方面讲述了2024 ASCO胃癌免疫治疗进展与思考。

图片1.jpg张小田教授

在2024年ASCO胃癌围手术期免疫研究进展方面,KEYNOTE-585是一项探讨帕博利珠单抗(Pembro)联合化疗对比安慰剂联合化疗新辅助/辅助治疗胃和胃食管结合部(G/GEJ)癌的Ⅲ期研究。其中Pembro联合化疗组CPS≥1患者的比例达到72.9%。在该研究的事后分析中,与未出现这些替代结局的患者相比,出现病理完全缓解(pCR)、主要病理缓解(mPR)、降至N0或任何肿瘤/淋巴结降期的患者的无事件生存(EFS)和总生存(OS)在数值上有所改善;与安慰剂+化疗组相比,Pembro+化疗组出现mPR的患者EFS和OS在数值上具有改善。一项II期研究探讨了术前和术后使用纳武利尤单抗(NIVO)+SOX、随后用NIVO治疗局部晚期G/GEJ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共纳入46例患者。pMMR占比93.48%,45例为Ⅲ期患者,CPS≥5的患者为60.87%。研究结果显示pCR为28.26%,mPR为41.3%,研究结果令人鼓舞,同时MHC-ll表达可能是预测免疫联合化疗治疗G/GEJ癌疗效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总之,本次大会提示,免疫联合化疗围手术期治疗早期G/GEJC虽然显示出较高R0切除率,pCR、EFS和OS仍仅在数值上有所改善。其中MHC-ll表达可能是预测免疫联合化疗的疗效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另外,虽然免疫联合放化疗围手术期治疗的pCR较高,但是需密切监测AE的发生;免疫联合不同的化疗周期间隔新辅助治疗中,pCR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在ASCO胃癌一线免疫治疗研究进展方面,有几项重磅研究公布更新结果。CheckMate649研究是一项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化疗对比化疗一线治疗晚期G/GEJ/E腺癌的Ⅲ期研究。CheckMate649研究4年随访结果显示NIVO+化疗对比化疗继续维持着OS的获益(PD-L1 CPS≥5:mOS 14.4m vs. 11.1m,HR 0.70;PD-L1 CPS≥1:mOS 13.8m vs. 11.4m,HR 0.75;所有人群:mOS 13.7m vs. 11.6m,HR 0.79)。在CheckMate649中,在总人群和PD-L1 CPS≥5人群中,对NIVO+化疗有应答(CR/PR)的患者,均可有更长生存获益,生存近2年,优于化疗组,高客观缓解率(ORR)与长期生存密切相关;然而早期对免疫治疗应答不佳的患者,生存获益较差。REGONIVOCTx(EPOC2104研究)是一项探讨瑞戈非尼+NIVO+FOLFOX/CapeOX一线治疗晚期胃/胃食管交界部和食管腺癌的单臂、Ib/Ⅱ期试验。PD-L1 CPS<5患者比例为64%。结果发现瑞戈非尼+NIVO+化疗一线治晚期胃癌患者显示出抗肿瘤活性且安全性可接受。RCTS研究是一项探讨RC48联合替雷利珠单抗和S-1一线治疗HER2过表达晚期G/GEJ腺癌疗效和安全性的II期试验。RC48、替雷利珠单抗和S-1的组合为HER2过表达的GC/GEJC患者提供了一种高度有效且安全的一线治疗选择,其中ORR为94.3%,中位随访时间为6.7个月时,1年PFS率为71.8%。TranStar102是一项TST001联合NIVO和CAPOX一线治疗晚期G/GEJ腺癌的I/lla期研究。这次呈现了队列G的结果。结果显示,Osemitamab联合CAPOX和NIVO作为G/GEJC患者的一线治疗是安全且耐受性良好的。无论PD-L1表达水平如何,Osemitamab联合CAPOX和NIVO一线治疗G/GEJC都具有非常令人鼓舞的抗肿瘤活性,特别是对于CLDN18.2中高表达的患者。

总体来说,免疫联合化疗在晚期胃癌一线治疗中继续显示长生存获益,且高ORR与长期生存密切相关,但仍有患者早期对免疫治疗应答不佳,生存获益较差。以免疫治疗为基础的联合治疗,如抗血管生成药物、抗HER2药物、CLDN18.2药物等显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有望进一步改善晚期胃癌一线治疗疗效,且无论PD-L1表达。未来,精准治疗将是胃癌发展的必经之路,以免疫治疗为基础的治疗以及更多的生物标志物需要继续进行探索。

在2024 ASCO胃癌后线免疫治疗研究进展方面,主要探讨了免疫治疗失败后的治疗选择。AK109-201是一项评估卡度尼利单抗(抗PD-1/CTLA-4)联合普洛西单抗(抗VEGFR2单抗)和紫杉醇作为免疫联合化疗治疗失败的晚期G/GEJ腺癌二线治疗疗效和安全性的多中心、双盲、随机的Ib/II期临床研究(NCT04982276)。研究结果显示,双抗联合组的ORR相比对照组提高接近10%(48% vs. 39.3%)。两组均有更高的DCR,双抗联合组更优(96% vs. 92.9%)。在mPFS方面,双抗联合组接近7个月,刷新胃癌二线治疗mPFS记录,达到一线治疗水平,6,9m-PFS率较对照组提升近15%;在mOS方面,双抗联合组12.9m vs. 8.9m,OS延长4个月,突破1年,12个月OS率为57.1% vs. 26.1%,实现翻倍。在安全性方面,卡度尼利单抗继续展现“减毒增效”的安全性优势,两组间AE发生率无明显差异。AK109-301是一项评估卡度尼利单抗联合普络西单抗和紫杉醇治疗免疫联合化疗失败的G/GEJ腺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III期研究(NCT06341335),研究正在进行中,结果值得期待。一项探索抗CCR8单克隆抗体LM-108联合抗PD-1单抗治疗胃癌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Ⅰ/Ⅱ期研究结果显示,在所有治疗线数治疗患者中,ORR为36.1%;在二线治疗患者中,ORR为63.6%;中位的DoR未达到,21例患者仍在治疗中。LM-108联合抗PD-1单抗显示出较好的肿瘤缓解,尤其是在二线治疗胃癌患者中。在全人群中,中位值的PFS为6.5个月,目前仍不成熟。基于CCR8表达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在所有治疗线数中还是二线治疗患者中,CCR8高表达患者的ORR更高,其中在二线治疗患者中CCR8高表达患者的ORR最佳,为87.5%。LM-108联合抗PD-1治疗在抗PD-1单抗治疗耐药的胃癌患者中显示出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同时也观察到可控的安全性。目前LM-108联合抗PD-1单抗在各种实体瘤中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目前免疫治疗已成为晚期胃癌一线不可或缺的治疗选择,然而免疫治疗失败后仍无标准治疗。本次大会提示,卡度尼利单抗(PD-1/CTLA-4)与普络西单抗(VEGFR-2)的联合或抗CCR8单克隆抗体LM-108与抗PD-1单抗的联合可能是克服免疫耐药的潜在治疗策略,或可成为逆转一线免疫耐药的新选择;然而由于免疫耐药机制的多样,未来仍需基于不同耐药机制进一步探索更多的克服免疫耐药的治疗方案。

讨论部分

12.png讨论图片(图片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为:福建省肿瘤医院林榕波教授、河南省肿瘤医院刘莺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院梁婧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肖秀英教授)

第二部分 2024 ASCO食管癌治疗进展

会议的第二部分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黄镜教授的主持下精彩开场。

13.png黄镜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张博教授针对2024 ASCO食管癌进展进行了精彩讲述。张教授共分为四个方面对大家进行讲述。

14.png张博教授

在食管癌围术期方面,ECOG-ACRIN EA2174是一项探讨NIVO+伊匹木单抗围术期治疗局晚期G/GEJ腺癌II/III期研究。结果显示,新辅助卡铂+紫杉醇+放疗中加入NIVO pCR率无显著差异。NIVO联合放化疗没有增加额外的毒性或手术相关问题。局晚期食管腺癌术后辅助治疗的脱落率相当高,需要在后续的试验设计中加以考虑。一项Ⅱ期研究探讨了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新辅助治疗局晚期食管鳞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发现,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新辅助治疗局晚期ESCC显示出了良好的病理反应和降期效果,且耐受性良好。食管癌围手术期研究近期疗效汇总:免疫+化疗pCR约20%~50%,免疫+放疗/放化疗pCR约20%~25%,免疫+抗血管pCR约10~20%。当前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或放化疗治疗均在进行研究。与目前标准治疗之间的对比、两种模式之间的对比、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去化疗)的可行性都在进一步探讨中。

在食管癌不可切除局部进展期治疗方面,NOBEL试验一项评估NIVO联合根治性放化疗对食管癌应答率影响的研究。NIVO联合根治性同步放化疗对食管鳞癌患者疗效显著,整体毒性可耐受,但肺炎发生率偏高。治疗前的高免疫活性内在亚型可能预示着该联合疗法(ICI+CRT)能带来更高的完全缓解率。一项Ⅱ期研究探讨了特瑞普利单抗联合放化疗对比单独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鳞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显示,将诱导免疫及巩固免疫加入CRT治疗局部晚期ESCC并未带来显著的临床获益,但放疗与免疫治疗联合治疗的时机及顺序仍需进一步研究。GASTO 1071研究是一项探讨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序贯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鳞癌的试验。结果显示,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后序贯同步放化疗用于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体现出可期待的疗效,同时安全性可耐受。

在晚期食管癌一线治疗方面,Ⅲ期RATIONALE-306研究三年随访数据更新。所有患者中,替雷利珠单抗+化疗与安慰剂+化疗相比,OS具有临床意义的改善,分别为17.2m vs 10.6m, HR 0.70(0.59-0.83)。与中期分析结果相似,无论PD-L1的表达状态,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都能取得OS获益。Ⅲ期Checkmat-648研究的生存数据更新,NIVO+化疗 vs. 化疗治疗PD-L1≥1%人群的OS与PFS显著获益,全人群PFS未显著延长。ESCORT-1st Ⅲ期研究最终分析显示,与安慰剂+化疗相比,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癌在中位OS和研究者评估的中位PFS上均有显著获益,分别达到15.6个月和7.6个月。AK104-IIT-014研究是一项探讨卡度尼利单抗±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的多中心、II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在29例可评估患者中,5例患者达到CR、21例患者达到PR、3例患者PD。ORR为89.7% (95%Cl: 71.5%-97.3%),DCR为100.0% (95%Cl: 85.4%-100.0%)。在可评估的PD-L1 CPS≥10和PD-L1 CPS<10患者中,ORR分别为100.0%(12/12)、81.3% (13/16)。在CR或PR患者中,SEPT9基因甲基化水平显著高于SD患者(33.28% vs 3.87%,p<0.001)。从既往数据和当前临床诊疗经验看,PD-L1表达以何种检测和报告方式对食管鳞癌的免疫治疗的疗效预测价值较大尚不明确(CPS 10、TPS 1%的区分作用不明显)。双特异性抗体联合化疗的近期疗效无论CPS≥10还是CPS<10,在数值上偏高;现PFS和OS数据暂未成熟,远期疗效值得期待。双免(anti-PD-1/CTLA-4)/免疫+靶向(anti-FGFR/anti-EGFR/anti-VEGF)+化疗联合治疗方案/去化疗是ESC一线治疗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

在晚期食管癌二线及以上治疗方面,一项Ⅰb期研究探讨了福巴替尼+Pembro±化疗治疗食管癌患者的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福巴替尼联合Pembro/化疗的一线治疗食管癌安全且可耐受,且没有观察到新的安全信号。一项回顾性探索性研究结果发现,安罗替尼联合PD-1抑制剂在既往接受过免疫治疗的晚期食管鳞癌患者中,显示出令人鼓舞的疗效和可耐受的安全性。总之,一线PD-1抑制剂治疗失败的食管癌尚无标准治疗。免疫联合抗血管药物可能为一线免疫耐药后患者的选择。

讨论部分

11.png主持嘉宾 曹国春教授

111.png讨论图片(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为汕头市中心医院杜泽森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习勉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孙婧教授)

大会总结

免疫治疗为胃癌和食管癌的治疗开辟了新纪元。特别是针对国内食管癌以鳞癌为主,免疫治疗是上帝送给患者的“礼物”。但是免疫治疗仍然面临很多问题,例如不是所有患者都有效?免疫治疗耐药后如何处理?如果免疫治疗原发性耐药如何处理?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探讨。卡度尼利单抗取得了良好的ORR和DCR,这可能给我们在食管癌上又增加了可用武器。在今后的免疫治疗中,我们应当慎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免疫治疗患者的选择,使用哪些生物标志物可以筛选出获益人群;副反应的处理;疗效评价;耐药之后如何选择方案,如何排兵布阵。希望未来免疫治疗可以给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Lis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Ale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