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4EHA TOPTALK】阎骅教授vs María-Victoria Mateos教授:高危MM的定义与治疗策略(一)

2024年06月27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今年初夏,第29届欧洲血液病协会(EHA)年会于西班牙马德里盛大召开,吸引了来自全球的血液病专家、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参会。多项前沿进展精彩来袭,研究领域涵盖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众多新药研究纷纷发布。其中,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目前仍无法被治愈。MM具有高度异质性,其中高危多发性骨髓瘤(HRMM)生存期短、易进展、预后极差,已成为骨髓瘤治疗的重点和难点。基于此,本期【肿瘤资讯】特别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阎骅教授西班牙萨拉曼卡大学血液科María-Victoria Mateos教授围绕“高危MM的定义与治疗策略”相关话题进行讨论,详情如下。

阎骅
血液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副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国际医疗部副主任、全科医学科执行主任
主攻血液肿瘤机制和临床研究,作为主要负责人搭建骨髓瘤研究平台
先后赴美国M.D.Anderson Cancer Center、麻省总医院做访问学者
省部级课题8项(第一负责人),科技部863计划1项(副组长),在Blood, Leukemia, Hematologica等国际重要核心期刊发表20余篇SCI文章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
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执行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浆细胞学组委员
中国女医师协会血液专委会委员
上海女医师协会医学科普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亚洲骨髓瘤网(AMN)委员
中国卫健委高层次人才计划评审专家

María-Victoria Mateos
顾问医生、医学副教授、多发性骨髓瘤项目主任

萨拉曼卡大学医院血液科临床试验单元协调员
协调GEM(西班牙多发性骨髓瘤组),直接参与临床试验设计和开发。
主持针对老年和潜伏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试验,对该领域治疗选择产生深远影响
发表140多篇论文,担任《血液学纪事》多发性骨髓瘤副主编,并为顶级期刊审稿
担任EHA科学项目委员会和咨询委员会成员
担任ASH浆细胞病科学委员会成员
担任EHA理事会理事
担任SOHO指导委员会成员
担任IMS理事会成员
担任ESH科学委员会成员

话题一:高危MM是影响MM总体生存进一步延长的主要原因。您认为高危MM的定义应该如何界定?对于高危MM患者,目前有哪些主要的治疗策略?

阎骅教授:高危MM约占所有多发性骨髓瘤的15~20%,具有早期复发和耐药的特点,仍然是临床治疗一个巨大的挑战。许多因素会影响高危MM的定义,包括疾病相关因素,例如晚期诊断、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高LDH水平、高危基因表达谱(例如EMD和PCL),以及患者相关因素,包括年龄较大、体弱等。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HRCA],多打击MM)、髓外病变(EMD)、浆细胞白血病(PCL)和高危基因表达谱特征已成为超高危MM的定义特征,此类患者预后极差。
 
María-Victoria Mateos教授:现阶段不同的疾病基础和基本因素可以帮助识别高危MM患者。许多因素可以预测MM的预后,其中一些细胞遗传学异常是MM患者预后不佳的关键驱动因素。国际骨髓瘤学会一直在努力制定新的定义来识别高危MM患者,例如17p缺失、14q16缺失等。染色体数目异常已被认为是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但仍需进一步进行探讨。研究显示,虽然14q16缺失被认为是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但当它单独出现时,并不被认为是高危因素。它必须与其他细胞遗传学异常共同出现,例如1q扩增、1p缺失、1q21扩增等,才被视为高危。另外,最近的研究显示,11q13缺失也是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存在“双重打击(DH)”或“三重打击(TH)”的患者,其预后往往更差。以上就是目前国际骨髓瘤学会界定高危MM的定义。
 
阎骅教授:如您所说,存在HRCA的MM患者预后极差。我们都知道,多药联合治疗可以包含在诱导治疗中,包括CD38抗体。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新的免疫治疗方法,例如双特异性抗体、CAR-T细胞治疗、CAR-NK细胞治疗,这些新型治疗策略正在临床试验或临床实践中用于治疗高危MM。目前有何进展呢?
 
María-Victoria Mateos教授:治疗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的患者有两点关键:(1)使用更强的联合治疗方案;(2)尽可能实现最小残留病变 (MRD) 阴性,因为MRD阴性与克服预后不良密切相关。CAR-T细胞治疗是高危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特别是具有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的患者。单克隆抗体与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地塞米松联合使用是一种常规的治疗方案。有证据表明,卡瑞利珠单抗可能对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患者有益。另有一项德国研究表明,在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的患者中,使用ICE(环磷酰胺、卡铂、和依托泊苷)联合治疗方案,70%的患者实现了MRD阴性。对于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患者,甚至对于具有“双重打击(DH)”或“三重打击(TH)”的患者,四联疗法是一个很好的治疗策略与起点。

同时。卡瑞利珠单抗和贝伐珠单抗可能是一种有前景的联合方案,尤其对于接受移植的患者。而对于可能无法接受移植的患者,应该将高危MM纳入治疗方案,当然需要评估新的靶向疗法,例如针对BCMA的疗法,它们有可能改善高危甚至超高危患者的治疗效果。

小结与展望

高危MM的定义和治疗策略仍在不断发展,新的治疗方法不断涌现。早期诊断、精准治疗、多学科协作是提高高危MM患者生存率的关键。未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会有更多新型药物问世,为高危MM患者带来更大的获益。下期,阎骅教授和María-Victoria Mateos教授将围绕“MRD监测在MM的治疗中的价值”展开讨论,敬请期待!

未来几天小编将继续报道本次EHA后续内容,期待大家关注【EHA会议专栏】

微信图片_20240620125046.png

责任编辑:Amiee
排版编辑:Ami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