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4 ASCO | 免疫治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食管鳞癌寡转移的Ⅱ期数据公布,为后续探索再添一笔亮彩

2024年06月16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中国是食管癌的高发人群,主要是以鳞癌为主。据美国癌症协会估计,不同分期食管癌患者达到5年生存的比例有所差异。由此可见,食管癌的预后与不同分期密切相关。为了能使患者早期治疗,更好地预防疾病进展,临床上越来越重视将寡转移和广泛转移区分开。这些话题逐渐成为癌症领域的研究热点。因寡转移患者具有相对惰性的肿瘤生物学特征,以及潜在的局部治疗获益机会,其在多个癌种中被列为特殊的临床亚型。在食管鳞癌患者中寡转移也有一定的研究。

食管癌寡转移的研究现状:已报道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但仍需进一步探索

截至目前,新辅助同步放化疗(CCRT)联合外科治疗仍然是局晚期食管癌的标准治疗方式。在这种治疗模式下,5年远处转移率仍有14.7%~28.6%,其中包含寡进展型患者。因此,探索既能减轻肿瘤负荷,患者可以承受的局部治疗手段,显得尤为迫切[1]。目前有一些研究放疗(RT)/放化疗(CRT)治疗食管鳞癌寡转移的研究,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2023年在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上面发表的多中心、随机化、对照临床试验(ESO-Shanghai13)显示,相比仅接受系统治疗的患者,接受局部治疗联合系统治疗可显著延长食管鳞癌寡转移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15.3个月 vs. 6.4个月,P<0.0001)和总生存期(OS)(尚未达到 vs. 18.6个月 P=0.002),且未明显增加严重的治疗相关不良事[2]。2019年发表在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上面的回顾性分析显示,CCRT治疗出现≤3处转移灶食管鳞癌患者比单用化疗(CT)显著改善中位PFS(8.7个月 vs. 7.3个月,P=0.002)[3]。这些都为食管鳞癌寡转移患者的治疗策略优化提供了依据。总体来说,食管鳞癌寡转移的研究多是Ⅱ期研究和回顾性研究,尚未有统一共识,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2024年ASCO大会公布CCRT和免疫疗法治疗ESCC根治术后寡转移复发患者的Ⅱ期结果[4]

这是一项探讨替雷利珠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寡转移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前瞻性Ⅱ期研究。在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期间,此项研究共纳入来自中国3家医院的44例ESCC根治术后寡转移性复发患者。第一阶段纳入10例患者,旨在探索安全性。第二阶段旨在探索有效性。替雷利珠单抗在D1,22输注。白蛋白紫杉醇150mg/m2 (D2,23开始)和顺铂75mg/m2(D2-4,22-24开始)给予两个周期治疗。放疗剂量为50.4 ~ 60Gy,每次1.8 ~ 2Gy。CRT后,患者每3周接受替雷利珠单抗免疫治疗3-6个月,同步2-4个周期巩固化疗。主要终点为1年OS率,次要终点为1年PFS率、ORR和毒副作用。

在第一阶段,10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3级免疫相关性皮疹。所有患者均接受放化疗,36例(81.8%)患者完成了2个周期的免疫治疗。ORR为84.1%。在CCRT期间,≥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的包括恶心(9.1%)、呕吐(4.5%)、厌食(4.5%)、白细胞减少(13.6%)、肝炎(2.3%)、放射性食管炎(1.4%)、皮疹(4.5%)。免疫相关不良反应5例,其中皮疹2例,甲状腺功能减退1例,肝炎1例,胃肠炎1例。中位随访时间19个月(范围4-30个月),1年OS率和PFS率分别为83.2%和79.2%。中位OS和中位PFS均未达到。

替雷利珠单抗联合CCRT治疗食管鳞癌寡转移是未来颇具前景的探讨方向

从作用机制上来看,放疗与免疫治疗具有协同作用,放疗可以促进细胞因子等的产生,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从而使肿瘤“变热”,使肿瘤细胞更容易被免疫细胞识别。免疫药物联合CCRT可能进一步提高治疗肿瘤的疗效。替雷利珠单抗作为一款我国自主研发并成功“出海”的药物,其具有独特的结构。其Fc段进行改造,去除与巨噬细胞表面FcγR结合的能力,避免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吞噬作用(ADCP)效应导致的T细胞消耗,使药物能够长期发挥疗效。在今年ASCO大会上同样更新了RATIONALE-306的研究数据。替雷利珠单抗+化疗的36个月OS率达到22.1%,并且在所有预设亚组中都观察到一致的OS获益[5]。另外,CheckMate-577探讨免疫单药在食管癌及食管胃结合部肿瘤辅助治疗的有效性。结果显示,术后免疫单药辅助治疗可降低术后远处转移风险。这些数据给予我们一定启发,免疫治疗可作为食管鳞癌寡转移患者治疗的探讨方向之一。

2024年ASCO大会公布的Ⅱ期研究的结果显示,替雷利珠单抗联合CCRT治疗食管鳞癌寡转移的1年OS率和PFS率分别为83.2%和73.8%,预示着这种治疗方案有一定治疗前景。安全性是联合治疗非常关注的话题。该研究中,≥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的包括恶心(9.1%)、呕吐(4.5%)、厌食(4.5%)、白细胞减少(13.6%)、肝炎(2.3%)、放射性食管炎(1.4%)、皮疹(4.5%)[4]。这些数据体现了CCRT联合替雷利珠单抗的毒性可控。当前的数据是Ⅱ期研究,期待未来有更多数据曝出。

总之,我们有必要针对食管鳞癌患者探索更加有效的治疗方式。目前各个研究中对于寡转移的定义不一,难以进行结果比较。目前研究结果均是以回顾性研究和Ⅱ期研究为主,还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针对食管鳞癌患者的治疗达成统一共识,尚有一段路程要走。


参考文献

[1]  康晓征,张瑞祥,王镇等.寡转移或寡进展型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概念梳理与外科展望.中华外科杂志.2022;60(2):122-125.
[2]  Liu Qi, Chen JQ, Lin Y, et al. Systemic therapy with or without local intervention for oligometastatic o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O-Shanghai 13): an open-label, randomised, phase 2 trial. 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2024;9(1):45-55.
[3]  Chen YSH, Cheng XY, Song HX, et al. Outcomes of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versus chemotherapy alone for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ncer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oligometastases. J Thorac Dis.2019;11(4):1536-1545.
[4]  Zheng ZY, Wang XM, Liu XQ,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combination of tisleizumab with chemoradiotherapy in oligorecurrence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 prospective phase Ⅱ sutdy. J Clin Oncol 42, 2024 (suppl 16; abstr 4057).
[5]  Yoon HH, Kato K, Raymond E, et al. Global, randomized, phase Ⅲ study of tislelizumab plus chemotherapy versus placebo plus chemotherapy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advanced/metastatic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RATIONALE-306 update): Minimum 3-year survival follow-up. J Clin Oncol 42, 2024 (suppl 16; abstr 4032).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lis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高惠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