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4 ASCO | 国产PD-1单抗积极探索食管癌多样化新辅助治疗模式

2024年06月14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近年来,免疫治疗的发展为食管癌的围手术期治疗带来了新的变化。此前,荷兰CROSS研究和中国NEOCRTEC5010研究确立了新辅助同步放化疗在局晚期可手术食管癌患者中的地位。如今,免疫治疗也正积极探索在新辅助同步放化疗中的联合应用。不久前的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中,报告了值得关注的新辅助放化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临床探索。

从CROSS到NEOCRTEC5010,经典同步放化疗模式的确立

CROSS研究是一项在荷兰开展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在可切除的食管癌患者中探索了新辅助放化疗+手术对比单纯手术的预后差异。作为食管癌新辅助治疗中的经典研究,该研究于2012年首度报告了结果,奠定了局部晚期可切除食管癌术前同步放化疗全球标准治疗的地位。2021年该研究更新了10年生存随访结果,显示新辅助放化疗组相较单纯手术组,提高了13%的绝对生存获益(10年OS率:38% vs 25%),降低了40%的死亡风险(HR:0.60;95%CI:0.46~0.80)[1]

在中国开展的NEOCRTEC5010研究,同样对国内的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价值。这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Ⅲ期临床试验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傅剑华教授团队牵头,在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中,对比了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并手术与单纯手术的预后差异。研究结果于2018年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2021年发表的延长随访更新结果显示,中位随访53.5个月时,新辅助放化疗并组较单纯手术组的5年绝对生存获益达到了10.8%(59.9% vs. 49.1%),5年无病生存获益则达到了20.6%(63.6% vs. 43.0%)[2]

基于这两项研究的结果,目前在国内的临床实践中,新辅助放化疗已经成为了围术期标准治疗方案之一,并在权威指南中获得了推荐[3]。此后,KEYSTONE-001研究、ESCORT-NEO研究等则相继探索了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的应用前景。

免疫联合放疗具有协同增敏作用,本届ASCO大会报告相关探索结果

近年来,免疫治疗与放疗的联合应用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放疗不仅可以杀死肿瘤细胞,同时还可促进肿瘤特异性抗原释放,激活具有抗原提呈功能的树突状细胞,诱导T细胞的初始活化,启动获得性抗肿瘤免疫反应。基于此,放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有望将获得性抗肿瘤免疫反应持续活化,发挥抗肿瘤协同作用。近年来,放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也在可切除食管癌的围术期治疗中进行了探索,在本次ASCO大会中,便有一些研究结果值得关注[4-5]

摘要编号:e16090

研究名称: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或放疗作为可切除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新辅助治疗(TINES):一项随机、开放、II期研究

这项研究自2022年10月至2024年1月间,总计纳入了22例未经治疗的可切除食管鳞癌患者,按1:1随机化至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组(替雷利珠单抗+紫杉醇+顺铂,n=12)或新辅助免疫联合放疗组(替雷利珠单抗+新辅助放疗,n=10)。主要研究终点为病理完全缓解(pCR)率,次要研究终点为主要病理缓解(MPR)率、无病生存期、总生存期和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A、B组患者中总计18例(81.8%)完成了新辅助治疗,10例患者完成了手术治疗,6例患者在等待术前评估,2例患者因为主动撤回申请而取消手术。其中,B组的pCR率达到了25.0%,A组则为16.7%,两组的MPR率分别为75.0%和83.3%。新辅助治疗期间未观察到3-5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这项研究结果显示了替雷利珠单抗作为一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或放疗都可以显示出令人鼓舞的初步疗效,同时保持可控的安全性。

摘要编号:e16116
研究名称:新辅助放化疗(nCRT)序贯替雷利珠单抗治疗可切除的食管鳞癌(ESCC):一项单臂、开放标签、Ib期试验(CRIS)的初步结果。

这项单臂、Ib期CRIS研究尝试探索可切除的食管鳞癌患者接受同步放化疗后,序贯接受2个周期的替雷利珠单抗的新辅助治疗模式的疗效和安全性。主要研究终点为pCR率和安全性。研究在2022年2月至2024年1月期间共纳入了35例患者。截止数据截止日,仍有12例患者在接受放化疗,2例患者在放化疗后因为肺炎、心肌炎而未能接受免疫治疗。16例患者完成了2个周期替雷利珠单抗治疗,5例患者因为不良反应仅接受了1周期的替雷利珠单抗治疗。2例患者接受放疗达到完全临床缓解后拒绝手术并仍然存活。其他19例接受手术的患者中,18例接受了R0切除,pCR率达到了63.2%,MPR率为78.9%。新辅助治疗期间8例患者出现了3级及以上不良事件,包括白细胞减少(33.3%,7/21,3级)、食管炎(4.8%,1/21,3级)和贫血(4.8%,1/20,4级)。1例患者出现4级术后并发症(5.3%,1/19,肺炎),并在手术后90天内因新冠死亡。21.1%(4/19)的患者出现术后1-2级并发症。此次CRIS研究的结果初步显示了新辅助放化疗后序贯替雷利珠单抗的新辅助治疗模式具有可控的安全性和良好的疗效,预计未来可基于该模式进行更多的前瞻性探索。

总结

上述两项研究分别探索了基于替雷利珠单抗和放疗的不同新辅助治疗模式,也都初步观察到了令人鼓舞的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替雷利珠单抗作为国内自主研发的PD-1单抗,不仅在国内获批联合化疗用于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一线治疗,更是在今年3月获得FDA批准适用于食管癌的治疗,成功在美上市。未来,期待以替雷利珠单抗为代表的国产PD-1在食管癌的围术期治疗中取得更多成果。


参考文献

[1] Eyck B M, van Lanschot J J B, Hulshof M C C M, et al. Ten-year outcome of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plus surgery for esophageal cancer: the randomized controlled CROSS trial[J].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21, 39(18): 1995-2004.
[2] Yang H, Liu H, Chen Y, et al. Long-term efficacy of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plus surgery for the treatment of locally advanced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he NEOCRTEC5010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 JAMA surgery, 2021, 156(8): 721-729.
[3] CSCO 食管癌诊疗指南(2024版)
[4] Yong Zhang, et al. Tislelizumab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or radiotherapy as neoadjuvant therapy for resectable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INES): A randomized, open, phase II study. 2024 ASCO. e16090.
[5] Youhua Jiang, et al.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nCRT) combined with sequential tislelizumab for resectable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 Preliminary results of a single-arm, open-label phase Ib trial (CRIS). 2024 ASCO. e16116.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Lis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高惠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