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4国际血液病学临床与转化研讨会 | 张曦教授: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现状、挑战与未来

06月14日
来源:肿瘤资讯

2024年5月31日至6月2日,由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主办,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血液病医学中心、血液病与微环境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承办的“2024国际血液病学临床与转化研讨会暨第十三届血液肿瘤两江论坛”在渝顺利召开,来自国内外的血液学研究领域专家同道齐聚山城,共探血液病领域新进展。在本次大会现场,【肿瘤资讯】有幸邀请到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桥医院)张曦教授接受采访,为我们深入解析本次大会亮点以及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详情如下。

张曦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后)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血液病医学中心主任
中国人民解放军血液病中心主任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务委员、造血干细胞应用学组副组长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血液病专科联盟副理事长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学专委会常务委员
第五、六届重庆市医学会血液病专委会主任委员

强基础、重临床、促转化,为更多血液病患者筑起希望

张曦教授:本次学术论坛有三大显著亮点:首先是注重国际间交流。众所周知,医学是一门需要不断交流和关注国际前沿技术的学科。为此,本次学术论坛特别邀请了在移植和细胞治疗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到重庆进行线下交流。这不仅能够促进国际间的学术交流,还能向国际同行展示中国在在该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创新成果。

其次是强调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结合。未来科技发展,尤其是医学领域的发展,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并密切推进转化医学,是医学发展的重要趋势。因此,本次学术论坛不仅设有专门的基础研究论坛还设立了基础研究结合临床实践讨论平台,以促进两者的深度融合和相互促进。

最后,本次学术论坛对中国血液病学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重点展示。例如举行了血细胞人工智能图片数字库成立仪式,发布了血细胞技术识别规范指南。同时,本次会议上还成立了中国生理学会血液生理学专业委员会(CABS)移植与免疫治疗学组,并有39名新委员的加入,将为移植和细胞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体而言,这些亮点的呈现,将引领我们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实践,包括基因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细胞治疗等先进技术在中国的落地和推进,从而造福更多临床患者。

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的创新突破与未来展望

张曦教授:近年来,中国在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已在国际上确立了一定的学术地位。而谈及中国在此领域的贡献,就不得不提到黄晓军院士及其团队所创建的全球首个非体外去T细胞单倍型相合(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体系(也即“北京方案”),基本解决了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来源匮乏的世界医学难题。目前,随着该技术体系的不断完善,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不仅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临床应用,也被推广至全球多个国家。这可以说是中国在此领域的一大突破,也让中国之声在国际舞台上更加响亮。

其次,中国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长期并发症管理方面也展现出了显著优势,其中包括移植后复发监测与早期干预体系、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以及植入功能不良的防控技术等。相信未来,随着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将为临床提供更多技术支持。

再次,中国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正逐步面向老年患者群体。尤其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有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需求。然而如何提高老年患者移植安全性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中国的移植界同行们正在积极探索适合老年人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体系,以确保有效性的同时,也能保障安全性。

最后,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越来越重视移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估。随着对这一方面的关注加深,有望推动整个移植技术体系的进一步改良。我们的目标不仅是让白血病、淋巴瘤患者在移植后能够生存,更要让他们活得更好、更精彩。

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张曦教授:如上所述,中国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确实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然而,即便如此,我们仍需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在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仍面临众多挑战和难题亟待我们去克服:

第一,针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长期并发症的管理,我们必须不断提升防控措施的有效性,这包括对移植后复发、急慢性GVHD、植入功能不良以及病毒感染等方面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未来,我们期望通过深入的机制解析、早期诊断技术的增强以及新型药物/治疗手段的干预等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第二,关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造血和免疫重建规律,我们目前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加深。精确解析这些规律对于完善和提升整个造血干细胞移植体系至关重要。

第三,新药时代下,如何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治疗方法,例如CAR-T细胞疗法、新型小分子靶向药物以及抗体类药物,以提高移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是当前临床医生需要面对的难题。

最后,老年患者移植体系的建立和优化亦不容忽视。随着血液系统肿瘤老年患者数量的增多,如何同时确保移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中国的移植专家团队正在积极探索解决方案,并在临床上验证了多种创新理念。我期待未来我们能够推出更完善的老年移植方案,以保障老年患者的安全和疗效。

CABS移植与免疫治疗学组成立:开启细胞治疗与移植研究新篇章

张曦教授:在本次学术论坛上,我们很荣幸地宣布CABS移植与免疫治疗学组正式成立。该学组的成立标志着我们在该领域研究的深化与拓展,我们计划在以下三个关键方向上实现突破:

首先,我们期望学组内的基础研究人员和临床工作者携手合作,深入解析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免疫重建以及细胞治疗后体内免疫重排的规律,以助力临床新技术的产生。

其次,我们将大力推进造血干细胞移植和细胞免疫治疗领域的基础研究,以期催生更多新一代的细胞治疗产品,并为造血干细胞移植体系的持续升级提供坚实的科研基础。

第三,我们将顺应国家的要求,积极推进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的转化。我们深知研究成果的价值在于其能够为患者带来实际获益。因此,本学组的成立基于这样一个共识:将我们在基础研究中的成果转化为临床上的创新技术,以最终实现患者治疗效果的改善。

展望未来,我们肩负这三项重要任务,将在39名委员及各个优势科研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争取在3~5年内初步实现我们的目标。我们期待在这一过程中取得显著成效,为医学界贡献我们的力量!


责任编辑:沈杉杉
排版编辑:xiaodong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6月14日
苗军程
金乡县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2024国际血液病学临床与转化研讨会 | 张曦教授: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现状、挑战与未来
06月14日
赵瑞
漯河市中医院 | 血液内科
关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造血和免疫重建规律,我们目前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