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4 ASCO | 刘佳勇教授:安罗替尼联合贝莫苏拜单抗为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带来新曙光

06月06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软组织肉瘤是一类高度异质性恶性肿瘤,其治疗面临诸多挑战。由于不同亚型的生物学行为和治疗反应各不相同,单一治疗方法往往难以奏效。近年来,免疫治疗和抗血管生成治疗在肿瘤领域的发展为软组织肉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刘佳勇教授团队开展的安罗替尼联合贝莫苏拜单抗治疗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的II期研究结果在2024 ASCO年会快速口头报告专场公布结果,刘佳勇教授在现场进行了大会报告。本次【肿瘤资讯】特邀刘佳勇教授分享研究成果,并探讨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方案在软组织肉瘤治疗领域的应用潜力和前景。

2021717370246_.pic_hd.png

刘佳勇教授现场报告照片

刘佳勇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副主任
专业及专长:骨与软组织肉瘤的综合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外科治疗。
2012年10~12月于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有明病院访问学习,访问学者;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于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访问学习。
学术任职:中国抗癌协会软组织肉瘤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骨科分会骨肿瘤学组委员,CSCO黑色素瘤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骨肿瘤与骨转移瘤青年学组委员,CSCO黑色素瘤青委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委会化放疗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皮肤肿瘤专委会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与软组织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肿瘤整形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肢体肿瘤学组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软组织肿瘤分会委员等。《中华肿瘤防治》青年编委,《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编委。

骨与软组织肉瘤的多样化使患者治疗面临巨大挑战,目前临床如何应对这一难点?临床实践中是否还存在局限?

刘佳勇教授:软组织肉瘤治疗的最大难点在于其多样性和高度异质性。根据最新的WHO分类,肉瘤有一百多种亚型,每个亚型的恶性程度和治疗反应各不相同,甚至同一亚型间也存在很大差异,这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巨大挑战。

首先,在临床上,我们采取多学科团队合作,包括肿瘤外科、内科、病理科、影像科和放射治疗科等,通过综合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来应对这些挑战。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例如,某些肉瘤由于其特殊的生长方式,需要更广泛的切缘,有时还需在术前或术后进行放疗以降低复发风险。对于化疗敏感且转移风险高的肉瘤,则通过术前或术后化疗降低转移风险。晚期肉瘤的治疗更需根据其化疗敏感程度优化治疗方案,例如尤文肉瘤和某些胚胎型肉瘤等化疗高度敏感的肿瘤,可以采用新辅助化疗、手术和术后放化疗的模式。

所以,准确的病理诊断是进行个体化治疗的基础,这依赖于病理科和多学科团队的合作。基因检测和分子诊断新技术也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确定亚型,并提供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方向。

最后,新药研发和临床试验是软组织肉瘤治疗进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血管生成药物和新型靶向药物在肉瘤治疗中显示了效果。然而肉瘤种类繁多且亚型罕见,使得临床试验开展受限,难以进行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此外,一线化疗失败后缺乏统一的标准治疗方案。尽管软组织肉瘤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给临床诊治带来了巨大挑战,但通过多学科团队合作、基因检测和新药临床试验,临床上已有进展。然而,仍需进一步研究和资源投入来改善患者预后。

您认为化疗低敏感亚型的软组织肉瘤患者在选择靶免治疗方案时最大的挑战是什么?目前患者有哪些治疗选择?

刘佳勇教授:对于化疗低敏感亚型的软组织肉瘤,最大的挑战仍在于其异质性。不同病理亚型的肉瘤对化疗反应均较小,但对靶免治疗的反应不同。因此,了解每种亚型的免疫微环境和特性,并开发相应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是提高患者生存期和生存质量的关键。

目前,主要的治疗选择包括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靶免联合治疗。靶向治疗,例如安罗替尼,这种多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靶向多种血管生成因子和生长因子受体,如VEGFR、PDGFR和FGFR。在此前的II期临床研究中,安罗替尼对一些化疗低敏感亚型,如透明细胞肉瘤和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显示了良好的疗效。免疫治疗主要包括以PD-1和PD-L1单抗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解除肿瘤对免疫系统的抑制,增强机体对肿瘤的识别能力,诱发肿瘤的免疫反应来控制肿瘤的增殖转移。而靶免联合治疗的原理是靶向治疗可以通过改善肿瘤内部的免疫微环境,达到协同增强免疫治疗的效果。在一些常见肿瘤(如肾癌和肝癌)中,靶免联合已显示了期待中的联合增敏的效果。在软组织肉瘤中,也有部分亚型显示了疗效,但目前多为回顾性研究或病例数较少的前瞻性研究,证据级别相对较弱。许多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期待其结果。

本次研究中您使用安罗替尼作为抗血管生成药物、贝莫苏拜单抗作为免疫治疗药物,这是出于怎样的考量?

刘佳勇教授:我们选择安罗替尼和贝莫苏拜单抗,主要针对的人群是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患者。这类肿瘤对化疗不敏感,但对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相对敏感。我们希望通过靶免联合治疗达到协同增敏的效果。

选择安罗替尼的原因在于它是目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的用于晚期软组织肉瘤二线治疗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安罗替尼不仅靶向经典的VEGF通路,还能靶向PDGFR、FGFR和c-Kit等多个靶点,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细胞增殖和转移。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安罗替尼改变肿瘤内部免疫微环境,增强免疫治疗效果。

贝莫苏拜单抗是一种人源化的IgG1亚型PD-L1单抗,结构稳定,亲和力强,不会阻断PD-L2通路,并且经过改造,去除了ADCC和CDC效应,安全性更高。因此,我们选择了安罗替尼加贝莫苏拜单抗这个组合进行临床试验。我们也希望这项研究能够推动其他软组织肉瘤的联合治疗进展。

您作为PI主导的“贝莫苏拜单抗联合安罗替尼治疗腺泡状软组织肉瘤II期研究”结果是否达到预期?该研究结果在现有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SPS)治疗背景下有何重要意义?

刘佳勇教授:目前CSCO指南推荐安罗替尼作为ASPS的主要一线治疗药物,但单药治疗存在局限性。安罗替尼单药治疗ASPS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约为18个月,对进展缓慢的ASPS有着一定效果,但单药耐药后存在肿瘤反弹风险。

在我们的II期试验中,安罗替尼联合贝莫苏拜单抗的治疗结果令人满意,甚至超出预期。研究显示,客观缓解率(ORR)达到79.3%,中位PFS和中位总生存期(OS)在随访期间未达到,且无死亡事件发生,大多数患者耐受性良好,少数出现不良事件,但均可控。

此外,我们分析了部分患者的肿瘤免疫微环境,发现反应好的患者和反应不好的患者在三级淋巴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成为ASPS免疫治疗的预测指标,有助于更好地选择有效治疗的人群。综上所述,这项试验的结果显示,靶免联合治疗在ASPS中效果显著,为未来ASPS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

您如何看待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方案在软组织肉瘤治疗领域的应用潜力和前景?

刘佳勇教授: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软组织肉瘤领域最重要的免疫治疗药物,而安罗替尼是NMPA批准用于晚期软组织肉瘤二线治疗的抗血管生成药物。许多国内专家学者正在积极探索免疫药物和抗血管生成药物的联合应用。研究数据显示,相对于单药治疗,安罗替尼联合免疫治疗的疗效更佳,尤其对于化疗不敏感或对免疫相对敏感的亚型,具有一定的前景。

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优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抗血管生成药物的联合治疗模式,探索哪些亚型疗效更好,以及寻找与疗效相关的因素,从而更好地选择适合靶免联合治疗的患者。希望这些研究能早日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Marie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PP

* 本资料为专业医学资料,旨在促进医药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非广告用途;任何处方请参考产品最新详细处方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