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破局未来,迈向新时代|第九届辽沈血液病新视野论坛精华回顾

2023年12月29日
来源:肿瘤资讯

       近年来血液病临床和基础研究进展迅速,在某些疾病领域获得了突破性进展,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区域血液病的诊疗水平,加强辽沈区域和国内外血液病领域的学术交流,推进血液病的临床研究,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办的“第九届辽沈血液病新视野论坛”于2023年12月23日-24日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圆满召开。【肿瘤资讯】特整理会议精华,以飧读者。

辽沈血液病大咖新视野:新理念、新进展、新挑战

       大会伊始,大会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王建祥教授、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胡豫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颜晓菁教授分别发表了大会致辞。专家们表示本次会议汇聚国际和国内著名的血液病专家和同仁,从不同的角度分享血液学领域最先进的诊疗方法和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同时邀请了全国血液病临床和基础研究的知名学者和中青年专家共同参与讨论,全面展示本学科的新理念和新进展。希望通过本次学术交流,各位同道能够获得更多新的知识、提高临床综合诊治能力、共同推动血液病的临床-基础转化性研究。

颜晓菁.png

辽沈血液病学术新视野:前沿研究、临床实践与未来方向

12月23日上午场会议

       12月23日上午的学术分享环节,主持嘉宾为北京协和医院周道斌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娟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艳教授、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白鸥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丽君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树叶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颜晓菁教授。

       多位在血液领域颇具声望的专家分别进行了精彩的演讲,其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赵维莅教授以《同力协契淋巴瘤发病机制洞悉诊疗新策略》为题,深入剖析了淋巴瘤的发病机制,为诊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张清媛教授围绕《乳腺DLBCL的诊断和治疗进展》展开了深入的讲解,为乳腺DLBCL的诊疗带来了新的启示。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李建勇教授则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进展》为题,全面剖析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疗现状,为医学界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的张会来教授以《MCL的诊断和治疗进展》为主题,深入研究了MCL的诊断与治疗,为该领域的进展贡献了重要见解。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的陈文明教授围绕《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治疗进展》的讲题,分享了关于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最新进展,为难治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徐州医科大学血液病研究所的徐开林教授以《CAR-T细胞治疗血液肿瘤耐药与复发的思考和对策》为题,深刻探讨了CAR-T细胞治疗在血液肿瘤耐药与复发方面的策略与思考。最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侯健教授以《多发性骨髓瘤免疫治疗的现状和挑战》为题,为免疫治疗提供了全面的现状和未来挑战的展望。各位专家的分享无疑丰富了与会者的学术视野,为血液领域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注入了新的活力。

 12月23日下午场会议

       12月23日下午的学术分享环节,主持嘉宾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佟红艳教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梁洋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张苏江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范圣瑾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窦立萍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蕊教授、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高广勋教授、苏州京东方医院张晓东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吕晓毅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梅恒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姜尔烈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蔡大利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朱小玉教授、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赵东陆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肖志坚教授围绕《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诊断与预后》的讲题进行学术分享,随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吴斌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林娜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萍萍教授围绕“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精准医疗”等议题开展了深入的讨论;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张磊教授围绕《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诊断与治疗》的讲题进行学术分享。随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潘登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马亮亮教授围绕“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新药物应用”开展讨论;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魏辉教授围绕《AML指南更新要点》的讲题进行学术分享。随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晓雪教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赵兰滨教授围绕“在MRD指导下的AML治疗策略”等议题展开讨论;

       上海市同济医院梁爱斌教授围绕《血液肿瘤免疫细胞治疗的关键环节》的讲题进行学术分享。随后,本钢总医院王敏教授、北部战区总医院刘景华教授围绕“R/R DLBCL的自体干细胞移植策略”等议题展开讨论;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金洁教授围绕《ETP-ALL的诊疗》的讲题进行学术分享。随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锦香教授、丹东市中医院王鹏教授围绕“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等议题展开讨论;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张曦教授围绕《眼部慢性GVHD中国专家共识解读》的讲题进行学术分享。随后,丹东市中心医院兰学晶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苏楠教授围绕“泪液的细胞因子测定”等议题开展讨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糜坚青教授围绕《多发性骨髓瘤CAR-T细胞治疗的全程管理》的讲题进行学术分享。随后,盘锦市中心医院姜宇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杨岩教授围绕“CAR-T细胞疗法的全程管理”等议题开展讨论;

12月24日上午场会议

       12月24日上午的学术分享环节,主持嘉宾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颜晓菁教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谭业辉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刘卓刚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王巍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娟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孙秀华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丽君教授、朝阳市中心医院王晓红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廖爱军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高文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颜晓菁教授、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贡铁军教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艾丽梅教授、大连市中心医院练诗梅教授、北部战区总医院王吉刚教授、鞍山市中心医院冷青教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纪春岩教授围绕《R/R AML治疗进展》的讲题进行学术分享。随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哲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贾治林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然教授围绕“AML的新兴治法”等议题展开讨论;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张晓辉教授围绕《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aGVHD研究进展》的讲题进行学术分享。随后,丹东市第一医院顾红玉教授、大连市中心医院宋洋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蕾教授围绕“血液疾病患者抗生素应用要点”等议题开展讨论;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施均教授围绕《再障移植治疗vs 免疫抑制治疗》的讲题进行学术分享。随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志杰教授、东港市中心医院朴明玉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邓娜教授围绕“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如何预估移植及免疫治疗疗效”等议题开展讨论;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黄文荣教授围绕《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规范治疗》的讲题进行学术分享。随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刘欣教授、辽宁省人民医院吴宝伟教授、苏家屯区医院迟满丽教授围绕“淋巴瘤如何开展全身治疗”等议题开展讨论;

       北京协和医院李剑教授围绕《MM诊断的误区问题》的讲题进行学术分享。随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李梅君教授、抚顺市中心医院闫莉教授、葫芦岛市中心医院田飞教授围绕“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等议题开展讨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鸿鹄教授围绕《我如何治疗Ph+ ALL》的讲题进行学术分享。随后,本溪市中心医院吴伟教授、葫芦岛市中心医院张田教授、阜新矿务局总医院高九青教授围绕“Ph+ ALL中枢浸润”等议题开展讨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黎教授围绕《浆母细胞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的讲题进行学术分享。随后,北部战区空军医院王红梅教授、丹东市第一医院单欣教授、辽河油田总医院李荣教授围绕“浆母细胞淋巴瘤的联合治疗策略”等议题开展讨论;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刘启发教授围绕《如何从临床研究结果中挖掘提出问题与研究》的讲题进行学术分享。随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慕俐君教授、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张敏教授、锦州市中心医院申莲玉教授围绕“临床研究的数据统计”等议题开展讨论。

 12月24日下午场会议

       12月24日下午的学术分享环节,主持嘉宾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艳教授、辽宁省肿瘤医院邢晓静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杨威教授、铁岭市中心医院王敬君教授、北部战区总医院刘彦琴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秀丽教授、辽宁省肿瘤医院李晓玲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四院樊华教授、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徐海萍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王晓波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颜晓菁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贺鹏程教授围绕《HSCT后卵巢功能早衰的高危因素及生育功能保护》的讲题进行学术分享。随后,鞍钢集团总医院赵振鹏教授、鞍山市肿瘤医院满莉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应晓杨教授围绕“育龄期女性卵巢功能保护”等议题开展讨论;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高素君教授围绕《2023AML前沿进展》的讲题进行学术分享。随后,解放军第967医院陈楠楠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张国君教授、大连市友谊医院曲东霞教授围绕“老年AML的维持治疗策略”等议题开展讨论;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闫金松教授围绕《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骨髓衰竭性疾病》的讲题进行学术分享。随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王洪涛教授、丹东市中心医院荆雷教授、鞍山市中心医院季征教授围绕“骨髓衰竭性疾病二次移植时机”等议题开展讨论;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蕊教授围绕《系统性轻链淀粉样变性的诊治策略》的讲题进行学术分享。随后,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抚矿总医院刘悦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王慧涵教授围绕“轻链淀粉样变性的早期诊断”等议题开展讨论;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蔡大利教授围绕《髓系恶性血液病异基因移植预处理方案的进展,附单中心预处理方案的初步探索》的讲题进行学术分享。随后,沈阳医学院附属二四二医院孙涛教授、朝阳市第二医院于轩教授、营口市中心医院刘文霞教授围绕“移植后药物浓度的把控”等议题开展讨论;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杨教授围绕《急性早期前体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进展》的讲题进行学术分享。随后,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吴晓丹教授、沈阳航天医院徐丹教授围绕“急性早期前体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高危因素”等议题开展讨论。

辽沈血液病发展新视野:合作共赢,知识共享,共谋未来

       会议尾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颜晓菁教授进行了精彩而深刻的总结。颜晓菁教授表示本次会议聚焦于血液病领域的新发展,通过专业的专题报告、互动讨论和学术交流,为血液病领域的发展贡献了宝贵的思想和见解。与会者通过学术盛会汲取了丰富的知识,拓展了视野,深刻体会到了血液病治疗领域的潜在机遇。本届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推动血液病领域的研究和治疗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wkh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