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主办的MM云端研讨会学术交流活动火热开启。本次论坛邀约多位重磅大咖,结合临床病例,深入探讨了新一代PI在多发性骨髓瘤(MM)治疗中的进展。来自五湖四海的MM专家通过本次活动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以期使MM的诊疗更趋同质化、规范化,提高MM的整体诊疗水平。【肿瘤资讯】特此整理,以供参考。
第一篇章:初诊多发性骨髓瘤(NDMM)治疗进展
MM预后评估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
可以影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生存预后的因素较多,其中包括患者的年龄、遗传学异常、LDH升高、髓外病变等。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评估需涵盖三个主要方面:1. 患者的整体状况,包括年龄和身体健康状况等。2. 肿瘤侵袭性的程度,包括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等。3. 肿瘤累及的范围,包括ISS分期、β2微球蛋白水平、多发的髓外浆细胞病灶等。这三方面构成了MM预后评估的基本框架。疾病的预后评估系统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合适的治疗方案为患者带来的深度缓解又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目前有很好的检测手段,包括流式细胞术及二代测序(NGS)方法可以评估微小残留疾病(MRD),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的指标。目前比较公认的是持续保持MRD阴性能够克服高危细胞遗传学对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
新药时代下,含卡非佐米的方案可使MM诱导的疗效进一步提高
在VRD一线诱导治疗NDMM的基础上,还能否进一步提高疗效并转化为更好的生存获益?纵观近年来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在标危患者中,VRD+CD38单抗的疗效优于VRD。含卡非佐米的KRD方案在标危患者中与VRD疗效相似,但在高危患者中,KRD或DKRD方案的疗效优于VRD,体现在MRD阴性率更高并能带来长期的生存获益。 对于符合移植条件的高危患者,使用tandem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能带来更多生存获益。在新药时代下,目前可及的药物及治疗越来越多,包括双抗及CAR-T细胞产品等。在不同的中心这些新型疗法正在尝试往一线治疗推进,未来希望能惠及更多的前线患者。
维持治疗为MM患者带去更多生存获益
既往从来那度胺维持治疗的研究结果认为维持治疗对改善患者PFS有益,随后发现维持治疗对改善患者OS也有获益。既往认为标危患者能从维持治疗获益,但今年ASH会议上公布的研究在更长时间的随访结果表明,高危患者使用来那度胺维持也能获益。除了来那度胺维持,目前已有多种可选药物,如硼替佐米、伊沙佐米、卡非佐米的维持,以及曾使用过DRD和DVRD方案的患者转入DR的维持。这些维持治疗方案能为患者带来不同的益处。对于维持治疗的最佳时长,目前仍需进一步讨论。
综上所述,MM的预后分层系统正在日益完善,目前已有R2-ISS、CTC、质谱MRD等多种分层手段及体系,帮助临床识别高危MM患者。对于MM的诱导治疗,适合移植的高危患者可选的方案包括ASCT、VRD、KRD、DVRD、Isa-KRD、Car-T细胞治疗等;不适合移植的Frail患者可选择的方案包括DRD、DR、VMP、RD等。对于MM的维持治疗,有多种可选药物,包括硼替佐米、卡非佐米等,最佳维持治疗时间仍在进一步探索中。
第二篇章:卡非佐米K-based方案治疗复发MM病例分析
K-based方案用于首次复发MM病例
分析的第1例病例是K-based方案用于首次复发MM病例。患者为58岁男性,确诊多发性骨髓瘤,初始时给予3疗程VRD+1疗程BD方案进行诱导治疗,评估疗效为VGPR。随后予CTX+G-CSF动员行ASCT,疗效评估为MRD阴性CR。之后予以口服伊沙佐米维持治疗。但患者在维持治疗阶段出现了MM疾病复发。对于首次复发患者,治疗目标是希望能达到深度缓解,尽量延长第二次的PFS。结合该病例情况,在首次复发时给予KPD(卡非佐米+泊马度胺+地塞米松)方案治疗。病情迅速得到控制,该患者目前仍在缓解的随访过程中。这是一例在首次复发时使用含卡非佐米的方案成功治疗MM患者的病例。
K-based方案用于二次复发MM病例
分析的第2例病例是K-based方案用于二次复发MM病例。患者为62岁男性,因“腰背部疼痛“就诊,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初始时给予4疗程VTD,疗效评估为VGPR。随后给予3疗程VRD,疗效评估为CR。患者随后接受了ASCT,获得骨髓MRD阴性CR。之后予以R维持治疗。在维持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左肩部疼痛,疾病进展(PD)。在MDT协助下,患者行左肩部肿瘤外科手术切除,病理结果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复发。术后2周启动复发后IPD方案化疗共9个疗程。但在治疗后随访过程中,该患者再次出现MM复发。在二次复发时,经过全面评估后给予该患者DKD方案治疗(卡非佐米60 mg d1,8,15;达雷妥尤单抗1000 mg d1,8,15,22; 地塞米松40 mg d1,8,15,22)。1疗程后疾病再次得到控制,目前该患者已完成7个疗程DKD的治疗。
K-base方案用于多次复发MM病例
分析的第3例病例是K-based方案用于多次复发MM病例。患者为57岁男性,确诊多发性骨髓瘤。初始治疗时给予第1~15疗程IRD方案,最佳疗效VGPR。后患者骨病进展,MM复发,调整治疗为D-IPD方案。后因疾病进展,再次调整治疗为DKD方案1疗程,患者获PR。随后以DVd方案化疗,患者维持PR。在随访过程中,该患者再次出现疾病进展,调整治疗为D-BCD方案。然而,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疾病持续进展,MM复发并伴髓外浆细胞瘤及肺部念珠菌感染。针对这例MM多次复发且有较多并发症的复杂患者,在全面评估后,给予第1疗程KBD(卡非佐米32 mg d1-2, 43 mg d8-9, d15-16;苯达莫司汀 96mg d1-2;地塞米松10mg d1-2, d8-9, d15-16, d22-23)方案化疗。随后给予第2和第3疗程KBD方案化疗,过程顺利,病情得到明显控制。
综上所述,从以上3例病例分析,临床可以得到的启示:1. 蛋白酶体抑制剂作为MM的基石药物,无论是在初始治疗还是在复发时的治疗,都是重要的俩和方案的药物选择之一。卡非佐米作为新一代蛋白酶体抑制剂,具有更高效更精准的优势,在复发MM推荐方案中地位突出。2. 病例1在首次复发时使用KPD方案获得快速缓解,病例2在二次复发时使用DKD方案再次获得缓解,病例3在多线复发且合并多处髓外浆细胞瘤患者中使用KBD方案获得非常好的部分缓解。3例病例在使用K-based方案中均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
第三篇章:高危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HR-NDMM)治疗进展
MM的高危患者一直备受关注,由于其预后较差,研究致力于不断努力完善危险度分层体系,如R-ISS、R2-ISS、MASS、MPSS等,以便更精准地进行风险评估,为NDMM患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在真实世界和临床研究中,含有卡非佐米的联合诱导方案结合移植和维持治疗的策略逐渐显示出对高危患者的显著疗效,为其带来了深度缓解和生存期的显著延长。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高危NDMM患者,Car-T细胞疗法和双抗联合疗法正逐渐成为备受期待的治疗选择。这些新兴治疗方式不仅展现出在高危人群中的良好疗效、可接受的安全性以及长期耐受性,而且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机会和希望。而伴随新型治疗方式的快速发展, MM患者的生存期不断延长,其疾病管理模式也在同步升级。全程管理高危NDMM变得愈发重要,维持治疗成为关键的环节,不仅有助于进一步加深疾病缓解,而且可以延续缓解状态,从而改善高危患者的不良预后。
在新一代治疗药物不断涌现的时代,蛋白酶体抑制剂和CD38单抗等靶向治疗药物展现出在维持治疗人群中的巨大潜力。这些创新性的治疗方法正在经历不断的临床研究和探索,以验证其在高危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尽管这些领域仍在不断发展,但这些治疗选择为高危MM患者提供了更为多样化和个体化的治疗路径,有望为他们带来更好的临床预后和生存结局。同时,新型疗法的问世极大地改变了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格局。
因此,高危NDMM患者的治疗选择正朝着更加综合和个体化的方向迈进,不仅注重疾病的深度缓解和生存期的延长,还注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整体康复。在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中,期待着更多治疗手段的涌现,为高危MM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生存机会和更为乐观的未来。
知识从未停止更新,学习永不止步,让我们期待下一场学术盛宴!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t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