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大国医者·时代之光】王日雄教授: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晚期食管癌药物治疗飞速发展,大国优势日益突出

2023年12月12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免疫治疗的出现具有划时代意义,为晚期食管癌的药物治疗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极大改善了食管癌患者的生存预后,也改变了食管癌的标准诊疗模式。此外,中国作为食管癌大国,丰富的中国原研药物证据的积累,也为全球食管癌治疗带来新期冀。


【肿瘤资讯】特邀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日雄教授进行专访,畅谈免疫治疗的出现为中国食管癌诊疗带来的变化,并展望未来发展动向。

本期特邀专家—王日雄 教授

王日雄 教授
主任医师、肿瘤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美国UCSD Moores 癌症中心访问学者
福建省医师协会肿瘤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福建省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福建省抗癌协会骨与软组织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福建省抗癌协会腹膜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福建省海峡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结直肠病学分会理事
中西医整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分会常委
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分会癌痛学组副组长

突飞猛进,引吭高歌,

免疫治疗变革晚期食管癌治疗标准

王日雄教授:在中国,食管癌是一个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肿瘤,发病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第六位,死亡率占到第五位,给人民的生命健康带来重大威胁。目前食管癌的治疗手段包括内镜下切除、手术、放疗以及药物治疗。尽管我们的治疗手段比较多样,但是现实中食管癌患者诊断的时候分期都比较晚,因此,多数患者没有手术根治的机会。主要的治疗手段为系统治疗,而系统治疗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因此晚期食管癌患者预后相对比较差,中位的生存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年。

近几年,免疫治疗的出现给晚期食管癌患者带来很大的治疗机会。PD-1单抗类药物的治疗显著改善食管癌的生存,提高了患者的生存预后,也给食管癌治疗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针对晚期食管癌,PD-1单抗在晚期二线单药的使用,以及晚期一线联合化疗进行使用,取得了不错的疗效。晚期二线的临床研究,包括Keynote-181、RATIONALE-302、Attration-3、ESCORT研究等,都验证了晚期二线食管癌PD-1单抗单药的疗效是显著优于化疗的。

这次欧盟获批的替雷利珠单抗也是基于在食管癌二线治疗的RATIONALE-302数据,我们从RATIONALE-302的研究当中看到了替雷利珠单抗可以显著的改善食管癌二线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它的OS从化疗的6.3个月提高到8.6个月,它的ORR从9.8%提高到20%,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

随着免疫治疗在晚期二线疗效的印证,我们研究探索的脚步不断的往前发展。在免疫治疗没有出现的时候,食管癌一线的标准方案就是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中国专家最常用的是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它的中位生存时间一般是无法达到一年,疗效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免疫治疗在二线当中的疗效被确切验证以后,我们开始了一线的探索。一线探索使用的策略是PD-1抑制剂联合铂类为基础的化疗,这种联合方式给食管癌患者带来显著的生存获益。这类研究主要包括Keynote-590、Chekmate-648以及RATIONALE-306,这样一系列的研究都取得很好的结果。特别是替雷利珠单抗的RATIONALE-306研究,我们看到了食管癌免疫治疗给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RATIONALE-306研究是一项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研究中替雷利珠单抗取得17.2个月的中位OS,比化疗10.6个月的OS提升了6.6个月。PFS也从化疗的5.6个月提升到7.3个月,基于这些临床的研究数据,我们看到了免疫治疗已经成为晚期食管癌的标准治疗,为多项权威指南推荐。

新药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助力实现攻克肿瘤之梦

王日雄教授:随着食管癌免疫治疗成为了晚期一线的标准治疗,未来的食管癌临床研究探索,将是以免疫治疗为基石。首先第一点,针对晚期一线患者,目前免疫联合化疗的标准治疗,已经将OS提升了6.6个月,而PFS时间仍然维持在6个月左右。因此我们如何进一步的提高晚期患者的OS和PFS,目前仍然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的方向。在免疫联合化疗的基础上,再联合一些有效的药物,包括靶向药物,抗血管生成类药物以及新开发的药物,是发展的一个方向。
另外,如果晚期一线免疫治疗进展了,二线的跨线或者免疫再挑战就是目前热点的问题。免疫能否进行跨线使用?是全部患者还有具有某些特征的患者可以接受再挑战?跨线是免疫联合放疗还是化疗还是其它的治疗方式,这些都是未来需要回答的问题。通过多样化的临床研究探索,我们相信未来会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最后一点,找到免疫治疗优势人群也是探索的一个方向,目前,食管癌二线免疫单药治疗时,PD-L1高表达的患者可以带来更好的生存获益。一线治疗尚未发现有效的Biomaker。怎么通过进一步的转化研究发现免疫的优势人群,筛选这些优势人群进行免疫治疗,可能会带来更合理的、更有效的治疗预测。

中国制造登上国际舞台,大国担当益发凸显

王日雄教授:我们中国原研创新药的出海,目前已经拉开了序幕。在这样一个原研药物的背景之下,中国的创新企业也纷纷寻求国际市场机会。出海成功的前提是需要有一款自主研发的疗效、安全性比较好的创新药,因此可以预测未来中国企业将会更加关注新药的创新,加大科研的投入以及人才梯队的培养,紧跟最新的基础研究成果,加快新药的研发步伐,我相信未来会看到越来越多的“first-in-class”或者”Best-in-class”的本土新药上市。

此外,我们将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专家牵头的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登上国际舞台,在中国某些肿瘤的发病率是明显高于其它国家跟地区,是有中国特色的肿瘤类型,包括食管鳞癌,肝癌,胃癌等等。这样庞大的中国患者基数,使我们中国专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疾病诊疗过程当中更有心得。另外国外的患者数量比较少,也注定了国外药企无法开展这些肿瘤类型的大型临床研究,从而无法取得相应的适应症。我们中国专家牵头开展这类的临床研究,一个是可以保证我们研究的质量,也无需担心患者数比较少、入组困难的问题。具有中国特色的癌种中,中国将会越来越体现大国担当。

最后中国的临床研究将和国际进行接轨,设计更加严谨科学,研究质量更高、数据更为可靠。在临床规范方面,也将会越来越规范,更加的遵循指南跟共识,而且随着新的研究证据层出不穷,指南跟共识也将会得到更加频繁和及时的更新。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Cynthi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LC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