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陈海泉教授:RATIONALE-315研究报阳, NSCLC“新辅助+辅助”免疫围术期全程治疗模式再添力证

2023年08月21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免疫治疗的长足发展极大改善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生存,近年来,免疫治疗在早期NSCLC围术期应用的可行性也逐步被证实,再次重塑了肺癌诊疗格局。近期,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新辅助+手术+辅助”围术期治疗Ⅱ-ⅢA期NSCLC患者的Ⅲ期临床研究RATIONALE -315研究成功取得阳性结果,将为Ⅱ/Ⅲ期NSCLC患者提供治疗新思路,更有望改变NSCLC围术期治疗格局,为肺癌患者点亮新的生命曙光。【肿瘤资讯】特邀RATIONALE-315研究的PI、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海泉教授,点评NSCLC围术期免疫治疗的发展与前景,并分享选择性淋巴结清扫相关前沿研究进展。

陈海泉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胸部肿瘤多学科诊治组首席专家、胸外科主任、肺癌防治中心主任
AATS 美国胸外科学会发展委员会委员
STS 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国际理事国际部主任、国际部委员
ESTS 欧洲胸外科医师协会会员
ASCVTS 亚洲 胸心血管外科协会理事
美国ACCP资深会员(FCCP)
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常委、
上海市抗癌协会胸部肿瘤委员会主任委员、
上海医学会胸外科分会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肺癌学组委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二审专家
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
长江学者评审专家

愈见未来:围术期全程免疫治疗助力早中期肺癌患者长生存之路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于6月开展,本次ASCO大会上早中期肺癌围术期免疫治疗有多项重磅研究进展,您如何看待免疫治疗在肺癌围术期的发展前景?

陈海泉教授:从十年前随着低剂量CT筛查的普及,早期肺癌的检出率逐年升高,患者的死亡率随之下降,接下来进一步提高五年生存率、让癌症慢病化成为了肺癌的首要治疗目标,所以围术期治疗至关重要。

今年的ASCO年会上,肺癌领域围术期治疗相关的内容无疑是讨论热点,在免疫方面,不同于既往仅强调新辅助治疗或仅强调辅助治疗的研究,两项“新辅助+辅助”的全程免疫治疗模式研究公布了数据,带来的短期疗效数据令人振奋,期待这种“夹心饼”全程模式的长期随访结果出炉,为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再添力证:替雷利珠单抗NSCLC围术期免疫治疗RATIONALE-315研究报阳

作为RATIONALE-315研究的PI,您如何看待此次RATIONALE-315研究数据报阳?该研究模式具有哪些优势和临床意义?

陈海泉教授:RATIONALE-315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Ⅲ期临床研究,共纳入了453例可切除的Ⅱ或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是目前首个成功且最大规模的针对中国人群II/III期NSCLC围术期免疫治疗的III期研究,我相信该项研究报阳及后续数据的公布将对广大中国患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图1)。

1.png

图1:RATIONALE-315 研究设计

RATIONALE-315研究的设计紧贴临床实践,采用了“新辅助+辅助”围术期全程免疫治疗模式,在不显著影响手术和围术期安全性的前提下,全面兼顾了新辅助和辅助治疗的优势,更充分地发挥了免疫治疗的作用,为患者争取更大生存获益的可能。术前即介入免疫治疗可在患者免疫状态更佳的条件下更大程度地激活特异性免疫反应、诱导肿瘤降期、提高手术根治性;术后继续以免疫治疗巩固,有助于进一步清除隐匿性的残余肿瘤、降低复发风险。

目前该研究已观察到替雷利珠单抗组的MPR率和pCR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升,达到预期,研究参与过程中我们观察到整体入组患者安全性良好,且既往替雷利珠单抗在NSCLC治疗中已经实现晚期全线全人群获益,临床表现优异,为此期待RATIONALE-315研究的数据发布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选择性纵隔淋巴结清扫:精准医学时代的精准手术

今年由您牵头开展的一项关于选择性淋巴结清扫方案研究吸引了很多关注,请您和大家分享一下这项研究,您认为保留正常淋巴结对辅助免疫治疗有什么样的意义?新辅助免疫治疗是否可为保留更多正常淋巴结和肺组织提供机会?

陈海泉教授:在既往的肺癌手术中,为消除潜在的淋巴结转移病灶或降低肺癌患者远处转移的风险,根治性肺叶切除术联合系统性淋巴结清扫依旧是可手术肺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方式。然而不必要的淋巴结清扫在增加手术难度的同时也会造成额外的手术创伤,此外淋巴结本身是人体重要的免疫组织,特别是在当今免疫治疗的时代,不断有基础研究发现肿瘤引流区域的淋巴结对于机体抗肿瘤免疫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期顶级医学期刊Cell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免疫治疗起效的关键是激活淋巴结,促使淋巴结中的T细胞进入血液循环,而非激活肿瘤中的T细胞,为此保持正常淋巴结完整,能够提高免疫治疗实体瘤的疗效。

为此,近十余年来我们团队通过致力于寻找纵隔淋巴结阴性状态的可靠预测指标,形成个体化选择性纵隔淋巴结清扫策略,避免不必要的淋巴结清扫。基于既往系列回顾性研究成果,我们团队总结出6条淋巴结转移规律,并根据不同情况提出相应的选择性淋巴结清扫策略。近期,由我院牵头联合国内多家中心开展了全球首项肺癌选择性淋巴结清扫前瞻性临床试验予以验证,6条预测标准的准确性均为100%,相关文章已在JTO发表,为临床精准淋巴结清扫和精准手术提供了依据。

免疫治疗进取之路大有可为,预测性生物标志物亟待探索

您在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对免疫治疗有什么样的体会?

陈海泉教授:从二线治疗到一线治疗,经过约十年的探索,一线免疫治疗为驱动基因阴性的晚期肺癌患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长期生存,在免疫治疗的助力下,晚期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从约15%提升至约30%。当然,对于免疫治疗,仍有很多待探索的问题,如更精准的预测性标志物,一方面是预测疗效,一方面预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在攻克这些难题之后,相信免疫会给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结果,让更多早中期肺癌患者实现临床治愈。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T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LBJ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