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中山一院骨肿瘤科肉瘤诊疗新成果:能提早3个月发现复发转移

2023年06月15日
转自:南方日报

2023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于当地时间6月2日在美国芝加哥开幕。今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肿瘤科尹军强教授的最新研究成果“个体化定制微小残留病灶(MRD)检测在肉瘤中的临床价值”入选临床科学研讨会口头报告。


这是今年ASCO年会上唯一入选临床科学研讨会的中国研究,填补了MRD在肉瘤临床应用领域研究的空白。该研究显示,定制MRD检测能比目前的影像学判断提早3个月发现复发转移,有助推动早诊早治。

1.jpg

尹军强在ASCO分享肉瘤MRD研究成果

需要“私教课”的肉瘤

对乳腺癌、肺癌等癌症,传统的检测思路一般是明确几个标志性的靶点基因,通过检测它们来判断癌症有无复发转移。

说得通俗一点,就像很多人可以跟着标准化的视频课程、直播课程来健身,实现减重目的。但对某些情况特殊的人群,就需要有私人教练进行个性化的分析,然后再针对性地开展训练。肉瘤就是这样的“特殊群体”。

“肉瘤是一种罕见的、‘个性化’的恶性肿瘤,其亚型很多,异质性强,每个患者都可能不一样。”尹军强介绍,该研究对84名肉瘤患者进行个体化定制MRD动态监测,结果显示,在84名患者中共检测到13577个突变,涵盖7715个基因,其中64%的基因是单个患者所特有的。“这充分体现出肉瘤患者的异质性,每个人的突变基因可能都不一样。比如患者甲可能是1-3号基因发生突变,而患者乙则可能是7-9号基因发生突变。”

这些突变往往被归类为“具有未知临床意义的变异”,不在常规的、固定化的MRD检测范围内,因此也就无法成为标志物。

尹军强认为,固定化的MRD检测并不适用于肉瘤患者,个体化定制的MRD检测可能是效果更好的“私教课”。

研究结果显示,共有39名患者进行了术后MRD检测,其中29名的术后检测MRD为阴性,有10名的术后检测为阳性。在MRD阴性组患者中,复发转移率为10%,而阳性组的复发转移率则高达80%。MRD检测结果与肿瘤复发转移有显著的相关性。

有望改善肉瘤患者预后

目前,肉瘤治疗的主要方法是手术切除,临床上也常用化疗作为术前、术后的辅助治疗手段。

中山一院每年接诊肉瘤患者400例以上,但肉瘤患者术后复发和转移的概率仍高于30%,导致其生存率较差,5年生存率约为六成。

该研究发布后,将如何惠及临床?尹军强介绍,与当前较常用的影像学检查相比,定制MRD检测有多项优势。

“患者只需要每1-3个月抽静脉血就能完成检测。”尹军强说,CT、PET-CT等影像学手段在部分情况下会难以区分炎症、肿瘤坏死或结节。“研究结果显示,与影像学相比,MRD检测能早3个月提示肿瘤复发转移。”

同时,MRD检测给出的定量结果,还有望被用于判断化疗的疗效,并为接下来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比如连续几次MRD都是阴性的患者,是否可以减少原定的化疗次数?这些都有待进一步研究。”尹军强说。

尹军强认为,该研究的结果“准得出乎预期”,随着研究进一步深入和临床上的推广,该研究成果有望进一步提高肉瘤患者检测效率,改善肉瘤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