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学者争相探索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前沿,不仅经典突变热度不减, exon20ins突变同样广受重视。2023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公布多项相关研究结果,本次特邀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范云教授为大家解读2023年ASCO报道之EGFR突变NSCLC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患者教育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专委会常委
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内科专委会主任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EGFR经典突变NSCLC研究进展
一线治疗:
Amivantamab联合Lazertinib[1](9134)
本次会议公布了“Amivantamab联合Lazertinib用于初治EGFR经典突变晚期NSCLC研究:CHRYSALIS cohort E长期随访和ctDNA结果”。截至2022年11月15日,中位随访长达33.6个月,20例患者接受Amivantamab+Lazertinib一线治疗时,50%(10/20)患者维持无进展生存并且仍持续接受治疗,中位缓解持续时间(mDoR)、无进展生存期(mPFS)和总生存期(mOS)均未达到(NR),PFS和OS结果如图1所示,3年OS率达85%。18例基线提供ctDNA患者中15例EGFR突变在C3D1时全部转阴。治疗结束时,8例进展患者中4例可在治疗结束时提供ctDNA供的检测患者均在首次转阴后再次检测到EGFR突变,显示ctDNA水平与疾病进程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
图1:Amivantamab + Lazertinib长期治疗获益
研究中不良反应多为1-2级,与之前报道基本一致,通常与EGFR或MET通路抑制相关。Amivantamab治疗相关剂量中断、减少和停用分别为7例(35%),8例(40%;5例因皮疹),1例(5%)。
二线及以上治疗:
Amivantamab+Lazertinib[2](9013)
CHRYSALIS-2研究队列D入组108例奥希替尼经治、未经化疗的EGFR经典突变晚期NSCLC患者,接受Amivantamab+Lazertinib治疗并开展IHC和ctDNA分析,从而探索疗效相关生物学标志物。截至2022年11月15日,中位随访10.2个月,在101例可评估患者中,mDoR为10.8个月,mPFS为5.7个月(见图2)。
图2: Amivantamab+Lazertinib疗效数据
77例患者可提供组织样本进行MET免疫组化染色(IHC),28例(36%)患者MET阳性(≥25%肿瘤细胞MET染色3+), MET+组与MET-组ORR分别为61%(n=28)和14%(n=49),mDoR分别为10.8个月和6.8个月;mPFS分别为12.2个月和4.2个月(见图3)。未发现基线ctDNA NGS结果对治疗方案具有疗效预测作用。
图3: Amivantamab+Lazertinib在MET+亚组中观察到持久获益
安全性与先前Amivantamab+Lazertinib的报道基本一致,不良反应多为1-2级。治疗相关的剂量中断、减少和停药分别为24例(22%)、6例(6%)和5例(5%)。
Lazertinib[3](9054)
Min Hee Hong等报告一项Lazertinib的II期单臂研究,在接受1/2代EGFR TKI治疗后发生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的EGFR突变NSCLC患者中评估其CNS活性。研究共纳入40例患者,其中38例可评价肿瘤缓解情况,19例为EGFR ex19del,21例为ex21 L858R,30%影像学确认脑膜转移癌(LM),其中2例经细胞学证实。所有40例患者基线血浆样本均进行NGS检测(Guardant360),其中5例患者在Lazertinib治疗前即为T790M。在T790M+患者中观察到较总体人群更高的疗效,颅内客观缓解率(iORR)为80%(4/5),DCR为100%。颅内缓解患者中位iPFS高达15.8个月,mDoR为15.2个月(见表1)。脑脊液和血浆样本中,Lazertinib及其代谢物(YH26334)的脑脊液穿透率分别为46.2%和33.1%,表明其具有较好CNS活性。对所有接受了至少一次给药的患者进行安全性分析。不良事件发生39例(97.5%),药物相关不良事件35例(87.5%)。3级及以上AE 15例(37.5%),药物相关3级及以上AE 4例(10.0%)。
表1: 评估颅内、颅外和总体缓解率
舒沃替尼[4](9103)
舒沃替尼在TKI治疗失败EGFR经典突变NSCLC患者抗肿瘤活性汇总分析研究中,纳入WU-KONG1(全球I/II期)、WU-KONG2(中国I期)和WU-KONG15(中国II期)三项临床研究。截至2023年4月3日,37例患者纳入有效性分析,舒沃替尼剂量范围为50-400mg,其中40.5%(15/37)的患者伴脑转移,既往中位治疗线数为5(1-16),所有患者均接受过至少1种EGFR TKI治疗,其中70.3%(26/37)接受过第3代EGFR TKI治疗,91.9%(34/37)的患者同时接受过化疗。疗效方面,所有剂量水平总体ORR为27%(见表2)。mDoR和PFS分别为6.5个月和5.8个月,舒沃替尼各剂量组均耐受性良好,最长治疗持续时间超过40个月(仍在进行中)。
表2:EGFR TKI治疗失败后EGFRm NSCLC患者中舒沃替尼的抗肿瘤活性
帕博利珠单抗±化疗[5](LBA9000)
KEYNOTE-789研究纳入EGFR-TKI耐药、EGFR突变的转移性非鳞状NSCLC。492例患者随机分为帕博利珠单抗+化疗组(n=245)或安慰剂+化疗组(n=247)。在第二次中期分析时(截至2021年12月3日),帕博利珠单抗+化疗组的中位PFS为5.6(5.5-5.8)个月,而安慰剂+化疗组为5.5(5.4-5.6)个月,mPFS为5.6个月vs. 5.5个月(HR 0.80;P=0.0122),虽然P值小于0.05,但并未达到其预设的统计学假设。终期分析(截至2023年1月17日)时,中位OS为15.9个月vs. 14.7个月(HR 0.84;P=0.0362),同样未达到统计学预设终点(见图4)。总体上,与安慰剂联合化疗相比,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虽延长了PFS和OS,但根据预设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图4:第二次中期分析PFS结果和终期分析OS结果
PFS和OS依然是评估肿瘤患者获益的“硬指标”,在EGFR经典突变NSCLC患者研究中,一线治疗方面,在CHRYSALIS 研究(Amivantamab+Lazertinib)中,中位随访33.6个月时,接受Amivantamab+Lazertinib治疗3年PFS率高达51%,3年OS率高达85%,可见该方案mPFS或可达到36个月以上,且mOS也将再创新高。目前正在开展III期MARIPOSA研究,在未经治局部晚期或转移性EGFR经典突变患者中,对比Amivantamab联合Lazertinib vs. 奥希替尼 vs. Lazertinib一线治疗疗效和安全性,其结果值得临床期待。在疗效预测方面,2022年WCLC大会公布SAVANNAH全球II期研究中[6],初步分析赛沃替尼联合奥希替尼治疗EGFR突变NSCLC患者,108例MET+患者中ORR为49%,mPFS为7.1个月。无独有偶,今年ASCO大会上,CHRYSALIS-2研究队列D中的108例奥希替尼经治、未经化疗的EGFR经典突变晚期NSCLC患者,接受Amivantamab+Lazertinib治疗同样开展了IHC和ctDNA分析,MET+患者的ORR为61%(n=28),mPFS为12.2个月。可见,MET IHC可能成为预测疗效的有效标志物,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对临床上EGFR TKI耐药后免化疗人群的筛选具有重要意义。EGFR突变NSCLC患者常常经历多次后线治疗,在后线治疗方面, Amivantamab+Lazertinib的ORR和PFS获益更好,虽然尚无头对头比较结果,但从数值上看高于赛沃替尼联合奥希替尼(SAVANNAH结果)。本次会议中,我们也看到,Lazertinib脑脊液穿透率高达46.2%, 为后线脑转移控制提供治疗机会。IO+chemo的组合虽然是LBA报道,但最终KEYNOTE-789没有能够让我们获得IO+Chemo在EGFR TKI耐药后NSCLC人群的更多阳性数据支持。尚有多个新药如Dato-DXd+pembro、BL-B01D1、BLU-945等尚处于早期研究阶段,随着药物研发不断蓄力,EGFR经典突变治疗药物或可为患者带来长期生存希望,相信不久的将来,更多有价值的新药也将加速走入临床。
聚焦EGFR exon20ins靶向药物研究进展与药物剂型的突破
舒沃替尼[7] [8](9073、9002)
YAN XU等[7]报告舒沃替尼用于EGFR exon20ins晚期NSCLC初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来自WU-KONG1及WU-KONG15,共入组28例患者,32.1%患者(9/28)基线伴脑转移。口服舒沃替尼200mg或300mg,经IRC评估的ORR分别为68.4%和77.8%。最长治疗时间大于9.8个月, 80%以上患者仍持续缓解,mDoR尚未达到(见表3)。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EAEs)包括腹泻、CPK升高和皮疹。此外,比较舒沃替尼与化疗一线疗效和安全性的III期全球随机研究(WU-KONG28, NCT05668988)正在进行中。
表3:舒沃替尼用于EGFR exon20ins晚期NSCLC初治患者的抗肿瘤疗效
王孟昭等[8]报告了舒沃替尼用于经治EGFR exon20ins NSCLC患者的关键研究结果,试验数据来自WU-KONG6,共入组104例中国患者,疗效分析纳入97例患者,基线时95.9%(93/97)患者存在转移,32%(31/97)伴脑转移。患者既往治疗中位线数为2。截至2022年10月17日,中位随访5.6个月,BICR评估的患者ORR为60.8%(59/97),基线脑转移患者ORR为48.5%(15/31)。最长DoR>11.2个月,中位DoR未达到,64.4%(38/59)患者缓解仍在持续(见表4)。
表4:舒沃替尼的抗肿瘤疗效(IRC评估)
Amivantamab皮下新剂型探索[9](9126)
EGFR exon20ins NSCLC治疗正在不断突破困境,多个药物蓄力待发,除外疗效的探索,给药方式的突破同样值得关注。Amivantamab皮下剂型能否达到和静脉给药相似的药代动力学(PK)水平?Anna Minchom教授等开展PALOMA研究对Amivantamab皮下新剂型给药剂量进行探索,基于队列3a(1600mg)和队列5a(2560mg)进行PK分析,确立Amivantamab SC(Subcutaneous injection, 皮下注射)剂型的RP2D为Q2W 1600mg和Q3W 2400mg。数据令人欣慰,Amivantamab SC组Q2W以及Q3W的谷浓度(Ctroug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均不劣于对照Amivantamab IV组(见图5)。同时,皮下剂型与静脉给药的药物几何平均比(GMRs)相似。
图5:Amivantamab SC剂型的浓度-时间分布
安全性和耐受性方面,Amivantamab SC的不良事件(AEs)与既往Amivantamab静脉给药的研究一致,输液反应(IRR)的发生率显著下降,所有IRR均发生于首次给药时,后续给药时均未发生,唯一观察到的皮肤不良事件是短暂的无硬结红斑(见表5)。SC剂型缩短了给药时间,使患者治疗更便利。Amivantamab此次在剂型优化上的重大突破,为Amivantamab在NSCLC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更优的选择。
表5:Amivantamab SC剂型与IV剂型安全性对比
BLU-451[10](9064)
BLU-451治疗携带EGFR exon20ins晚期NSCLC患者安全性数据结果良好,截至2023年4月21日,59例患者在第一阶段(part 1A +part 2)接受BLU-451单药治疗。在EGFR exon20ins(n=48)患者中,75%的患者既往接受过抗EGFR exon20ins的药物治疗, 既往治疗中位线数为3(见表6)。
表6:人群统计和基线特征
BLU-451总体耐受良好,迄今为止在所有剂量下均未观察到剂量限值毒性(DLT)。41例(69.5%)患者出现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不良事件等级多为1级和2级,最常见不良反应是皮疹(22%)和痤疮样皮炎(15.3%)(见表7)。疗效上观察到部分缓解,包括CNS靶病灶消失及ctDNA(突变水平下降)的肿瘤活性降低早期证据。
表7:总体安全人群中≥10%的患者报告了TRAEs(N=59)
目前,EGFR exon20ins NSCLC患者的治疗选择仍然有限。获批适应症或正在全球开展III期临床研究的药物包括莫博赛替尼、Amivantamab及舒沃替尼等。莫博赛替尼已在国内上市,Amivantamab正在进行一线的PAPILLON III期临床,数据值得期待;国内进入III期临床研究的药物有舒沃替尼。在今年的ASCO会议上报道舒沃替尼在初治和复发患者中的ORR>60%。此外,BLU-451、YK-029A、CLN-081和伏美替尼等处在I/II期研究阶段。
本次ASCO大会公布EGFR exon20ins突变研究不仅聚焦在一线/后线治疗的药物疗效,同时关注到biomarker对药物疗效的预测作用;更让我们眼前一亮的是有关双抗类药物新型给药方式的探索。一项研究向我们展现了Amivantamab皮下注射剂型RP2D的探索过程。与Amivantamab静脉给药相比,皮下注射剂型可缩短给药时间,安全性和耐受性与静脉给药一致。在肿瘤治疗过程中,提高药物疗效的同时,用药便捷性也是重要一环,给药方式的变革必将大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患者更加舒适地接受治疗。未来,基于II期PALOMA-2研究和III期PALOMA-3研究在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包括EGFR突变NSCLC)患者中评估Amivantamab皮下剂型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1]. Amivantamab and Lazertinib in Treatment-naïve EGFR-mutated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Long-term Follow-up and ctDNA Results From CHRYSALIS.ASCO 2023, Abs 9134.
[2]. Predictive biomarkers for treatment with amivantamab plus lazertinib among EGFR-mutated advanced NSCLC in the post-osimertinib setting: Analysis of tissue IHC and ctDNA NGS. ASCO 2023, Abs 9013.
[3]. Phase II trial of lazertinib i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mutation-positive (M+), metastati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patients with asymptomatic or mild symptomatic brain metastases after failure of EGF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TKI) (KCSG LU20-15). ASCO 2023, Abs 9054.
[4]. Anti-tumor activity of sunvozertinib in NSCLC with EGFR sensitizing mutations after failure of EGFR TKI treatment. ASCO 2023, Abs 9103.
[5]. Pemetrexed and platinum with or without pembrolizumab f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TKI)-resistant, EGFR-mutant, metastatic nonsquamous NSCLC: Phase 3 KEYNOTE-789 study. ASCO 2023, Abs LBA9000.
[6]. HUTCHMED Highlights First Presentation of Results of the SAVANNAH Global Phase II Trial of S6avolitinib plus TAGRISSO at the 2022 WCLC Annual Meeting. Retrieved July 13, 2022 from https://www.hutch-med.com/sc/wclc2022-savannah/.
[7].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unvozertinib in treatment naïve NSCLC patients with EGFR exon20 insertion mutations. ASCO 2023, Abs 9073.
[8]. Sunvozertinib for the treatment of NSCLC with EGFR Exon20 insertion mutations: The first pivotal study results. ASCO 2023, Abs 9002.
[9]. Subcutaneous Amivantamab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Solid Malignancies: The PALOMA Study—Updated Safety and Confirmation of the Recommended Phase 2 Dose. ASCO 2023, Abs 9126.
[10]. Emerging phase 1 data of BLU-451 in advanced NSCLC with EGFR exon 20 insertions. ASCO 2023, Abs 9064.
Document Number: EM-133678 Approved Date: 2024-07-03
往期回顾
1、【2023 ELCC】破茧成蝶 向森而生 | 周清教授: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 2023 ELCC速递
2、【2023 ELCC】破茧成蝶 向森而生 | 赵军教授:EGFR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2023 ELCC速递
3、破茧成蝶 向森而生 | 吴一龙教授:EGFR常见及少见突变非小细胞肺癌2023研究进展展望
4、破茧成蝶 向森而生|周彩存教授:双特异性抗体引领肿瘤药物研发新风向 双靶点带来更多新希望
5、破茧成蝶 向森而生 | 程颖教授点评:2022肺癌年终盘点之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
6、破茧成蝶 向森而生 | 2022肺癌年终盘点之EGFR经典突变
7、【2022 ESMO ASIA】破茧成蝶 向森而生 | 王洁教授解读2022 ESMO ASIA: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新进展
8、【2022 CSCO】破茧成蝶 向森而生 | 亚洲数据公布!Amivantamab开启晚期肺癌EGFR靶向治疗新纪元!
9、【2022 WCLC】破茧成蝶 向新而生|Amivantamab联合方案一线治疗EGFR敏感突变肺癌患者PFS或超28个月!
10、【2022 ASCO速递】破茧成蝶 向新而生 | 吴一龙教授解读非小细胞肺癌EGFR和MET通路靶向治疗新进展
11、【2022ELCC&AACR】破茧成蝶 向新而生| 赵军教授:EGFR exon 20ins NSCLC靶向治疗新突破
12、【2022 ELCC】破茧成蝶 向新而生| EGFR 20ins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前沿进展盘点
13、ESMO2021|囊括EGFR/MET途径,克服奥希替尼耐药,Amivantamab联合Lazertinib研究数据闪耀ESMO
14、【2021 ASCO】陆舜教授分享肺癌靶向治疗最新进展,创新组合疗法有望克服EGFR TKI耐药
15、吴一龙教授谈EGFR 20外显子插入突变NSCLC诊疗现状与进展,Amivantamab(JNJ-61186372)机制独特或可带来突破
16、周彩存教授:WCLC重磅来袭!NSCLC EGFR Exon 20ins难治突变靶向治疗迎来重大突破!EGFR经典突变靶向治疗新组合惊艳全场!
排版编辑:D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