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中医肿瘤院际 MDT 大查房第二期 | 肠癌如何治疗?一起来看看

2023年06月07日
编译:中医肿瘤资讯
来源:中医肿瘤资讯

20230606-183035.jpeg

为建设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落实国家《“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提出的做强龙头中医医院、做优骨干中医医院、做实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健全其他医疗机构中医药科室4个方面具体措施,由江苏省中医院牵头,良医汇肿瘤资讯协作共同搭建了【江苏省中医肿瘤协作平台】,旨在推动区域内中医诊疗整体水平提升,优化肿瘤诊疗模式,推动新技术、新方法、新药物临床应用。
 
本次【中医肿瘤院际MDT大查房】直播会议,由江苏省中医院钱军教授盐城市中医院徐建林教授做开场致辞,江苏省中医院程颖教授主持,盐城市中医院成玲玲教授、盐城市中医院赵鼎教授进行了病例分享,多位临床专家对此开展了相关讨论。本期【良医汇中医肿瘤资讯】小编整理了其中肠癌病例的诊治过程,供广大临床医生一起来学习和探讨。

2.png

3.png1.png

致辞

钱军教授和徐建林发表了致辞。他们欢迎了来中医肿瘤院际MDT大查房第二期进行学术交流的各位医生同道与支持活动举办的各企业单位,并表示希望能通过这个平台,使得中医药文化获得更好的传承与发扬。

中西医结合赋能:肿瘤治疗中的“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

钱军教授进行了演讲,他强调,近年来,中医与西医都在飞速发展,中医医院应该区别于西医医院,发挥其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应该注重全程管理概念,中医参与的全程管理体现在多方面:在癌前病变阶段,防止癌变;协同治疗期间,增效减毒;临床康复期间,抑制复发转移;以及疾病晚期,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在肿瘤的治疗中,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应该成为主流疗法。

中医药结合治疗肠癌病例分享

5.png

病例介绍


主诉:升结肠癌伴多发转移综合治疗后近7月。
 
现病史:患者2022年4月因大便带血就诊于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04-20查肠镜示:插镜至升结肠近肝曲见半环周不规则隆起凹陷,质脆,易出血。病理:升结肠腺癌。2022-04-20全腹部CT平扫:升结肠占位,右侧腹腔囊性肿块与阑尾关系不清,考虑阑尾来源可能,建议增强;网膜及腹盆腔多发结节,M可能;肝右叶稍低密度灶;2.升结肠多发憩室,盆腔少量积液;2022-05-02全腹部CT增强:1.两肺多发结节,转移待排,双侧心膈角小淋巴结;2.升结肠占位,考虑MT,伴网膜及腹盆腔多发转移,肝右叶稍低密度灶,考虑转移;腹腔少量积液。
 
该患者无手术指征。2022-05-04至08-19在市一院予贝伐珠单抗450mgd0+卡培他滨1.5 bid d1-14+奥沙利铂200mgd1化疗加靶向治疗5周期。09-06、09-27予贝伐珠单抗450mg维持靶向治疗2周期,患者自诉不能耐受化疗反应,遂未行进一步治疗。近2月来患者出现腹部胀满,进食减少,大便时溏,小便少,现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我院门诊,门诊拟“肠积”收治入院。入院时:患者神清,精神一般,乏力时作,时有腹部隐痛,腹部感胀满不适无咳嗽咳痰,无恶心呕吐,无恶寒发热,无胸闷心慌,纳差,夜寐一般,小便少,大便溏,时有水样便,日行4-5次,舌淡胖,苔白腻,脉滑。
 
既往史:有“2型糖尿病”病史,平时口服二甲双胍控制,控制尚可。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病史;否认“伤寒、结核、乙肝、新冠肺炎”等传染病病史。否认其他手术、外伤史及中毒、输血史,预防接种随社会进行。
 
查体:T:36.4℃,P:89次/分,R:19次/分,BP:118/77mmHg,神志清楚,精神一般,发育正常,营养一般,体型中等,步入病房,查体合作,对答切题,KPS 80分。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未及肿大淋巴结,巩膜无黄染,双侧眼裂正常,双侧瞳孔对光反射灵敏,耳鼻无异常分泌物,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唇红无紫绀,咽无充血,两侧扁桃体不肿大,颈软无抵抗,未见颈静脉怒张及颈动脉异常搏动,气管居中,甲状腺不肿大,双侧胸廓对称,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9次/分,律齐,未及杂音,腹部膨隆,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下腹部扪及包块,质地较硬,肝脾肋下未及,墨菲氏征(-),麦氏点无压痛,脾双肾区无叩痛,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亢进,8-9次/分。脊柱及四肢检查正常,活动正常,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阴性。
 
实验室检查:

2022-04-20市一院肠镜示:插镜至升结肠近肝曲见半环周不规则隆起凹陷,质脆,易出血,病理:升结肠腺癌。

2022-04-20市一院全腹部CT平扫:升结肠占位,右侧腹腔囊性肿块与阑尾关系不清,考虑阑尾来源可能,建议增强;网膜及腹盆腔多发结节,M可能;肝右叶稍低密度灶;2.升结肠多发憩室,盆腔少量积液3.右肾囊肿,右肾小结石,右侧肾前筋膜增厚;4.前列腺增大伴钙化。

2022-05-02市一院全腹部CT增强:1.两肺多发结节,转移待排,双侧心膈角小淋巴结;2.升结肠占位,考虑MT,伴网膜及腹盆腔多发转移,肝右叶稍低密度灶,考虑转移;腹腔少量积液3.右肾囊肿,右肾小结石,前列腺增大伴钙化。
 
中医诊断:肠积——脾虚湿困证。
西医诊断:1.结肠腺癌伴肝、肺转移IVc期(cTxNxM1c ) 2.2型糖尿病。

6.png

全腹部CT增强1

全腹部CT增强2

8.png

CT检查报告单


治疗经过


西医治疗:2023-05-08起予贝伐珠单抗450mgd0+卡培他滨1.5 bid d1-14+奥沙利铂100mgd1-2靶向加化疗。
 
中医治疗:

主症:时有腹部隐痛,腹部胀满,小便少,大便溏,时有水样便,日行4-5次,舌质淡胖,苔白腻,脉滑。
 
病机:感受外邪、环境因素和饮食所伤,机体阴阳失调,正气虚弱。湿热、火毒、瘀滞属病之标,脾虚、肾亏、正气不足乃病之本。
 
治法:健脾渗湿,扶正解毒。
 
方药:参苓白术散合五苓散加减。
 
猪苓12g、茯苓12g、泽泻 15g、炒白术12g、桂枝10g、冬瓜皮12g、白扁豆12g、陈皮12g、党参15g、炒山药15g、甘草6、莲子12g、砂仁6g、炒薏仁12g、桔梗10g、大枣5枚、全蝎 2g、蜈蚣2条、僵蚕10g。
 
方解:参苓白术散中党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渗湿,山药、莲子助党参健脾益气兼能止泻,白扁豆、薏苡仁助白术、茯苓以健脾渗湿,砂仁醒脾和胃,行气化滞。桔梗宣肺利气,通调水道又载药上行。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五苓散在《伤寒论》中其症以小便不利为主。方中重用泽泻,取其甘淡性寒,直达肾与膀胱,利水渗湿。猪苓、茯苓增强利水渗湿之力,白术健脾而运化水湿,桂枝助膀胱气化。方中加用全蝎、蜈蚣攻毒散结,僵蚕软坚散结。
 
外敷方剂予活血化瘀利水渗湿剂:

木香(袋)2袋、砂仁(袋)6g、大腹皮(袋)12g、冬瓜皮(袋)20g、茯苓(袋)25g、泽泻(袋)12g、花椒(袋)12g、醋乳香(袋)12g、川芎(袋)12g、红花(袋)6g、醋载术(袋)12g。

白醋调和诸药,每日1剂 每日2次,中药外用

 
方解:方中木香、砂仁醒脾和胃,行气化滞,大腹皮行气宽中,利水消肿,冬瓜皮利水消肿,茯苓、泽泻利水渗湿,花椒温中燥湿。乳香、川芎、红花活血行气。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2023-05-22随访患者,患者内服外敷中药14剂后便溏好转,日行1-2次,小便量较前增多,腹胀减轻,舌体较前缩小。

9.png

患者腹围变化

中医对大肠癌的认识


病因病机:中医学将肠癌的病因概括为内因和外因。内因包括正气亏虚和情志失调;外因包括感受外邪、环境因素和饮食所伤。根本病变机制是机体阴阳失调,正气虚弱。湿热、火毒、瘀滞属病之标,脾虚、肾亏、正气不足乃病之本。

证候诊断:

1.脾肾阳虚证:腹胀隐痛,久泻不止,大便夹血,血色黯淡,或腹部肿块,面色萎黄,四肢不温,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或沉迟。
 
2.肝肾阴虚证:腹胀痛,大便形状细扁,或带粘液脓血或便干,腰膝酸软,失眠,口干咽燥,烦躁易怒,头昏耳鸣,口苦,肋胁胀痛,五心烦热,脉细数,舌红少苔。
 
3.气血两亏证:体瘦腹满、面色苍白、肌肤甲错,食少乏力,神疲乏力,头昏心悸,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4.脾虚湿困证:里急后重,大便脓血,腹部阵痛、舌质淡胖或有齿印,苔腻,脉滑。
 
5.瘀毒内结证:面色黯滞,腹痛固定不移,大便殡血,血色紫暗,口唇黯紫,或舌有瘀斑,或脉涩,或固定痛处。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脾肾阳虚证
治法:温阳健脾。
推荐方药:四神丸或附子理中汤加减。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五味子、人参、白术、干姜、附子、甘草等。
 
2.肝肾阴虚证
治法:滋阴补肝肾。
推荐方药:知柏地黄汤合清肠饮加减。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知母、黄柏、银花、当归、地榆等。
 
3.气血两亏证
治法:益气养血。
推荐方药:八珍汤或归脾汤加减。当归、川芎、熟地、白芍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
 
4.脾虚湿困证
治法:健脾化湿。
推荐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白扁豆、陈皮、党参、茯苓、白术、甘草等。
 
5.瘀毒内结证
治法:化瘀软坚。
推荐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当归、川芎、桃仁、丹皮、赤芍、乌药、玄胡索、甘草、香附、红花、枳壳、五灵脂、炮山甲、乳香、没药等。

分析


本例患者主要以脾虚湿甚为主,治疗以健脾渗湿,扶正解毒为法。患者虽疗程较短,但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扶正祛邪是肠癌的基本治疗原则。

本例患者使用口服中药健脾渗湿,扶正解毒及中药颗粒剂外敷,通过活血化瘀利水渗湿剂外敷也起到一定疗效。

讨论

钱军教授

1686035453149991.png


钱军教授表示,在病情的不同阶段,都可以进行中西医结合。在疾病不同的状态或者不同的阶段下,中西医结合的侧重点可能会有所区别。当前阶段哪个治疗效果好,治疗就以哪个为主,哪个为辅。该病例在理论辨证、方剂、外治法,都运用到了中医药,是非常优秀的中西医结合病例。不管是中医也好,西医也好,使病人活得更好,活得更长,是医生临床治疗最根本的目的。

徐建林教授

3.png


徐建林教授首先感谢了钱军教授对盐城市中医院肿瘤科病例的精彩的点评,并强调了癌症治疗中应该运用中西医结合全程管理的模式,提出了目前临床癌症患者对中医治疗还较陌生,多为被动接受,在此方面医生有空间进行进一步提高。

郑侠教授

4.png


郑侠教授表示,晚期肠癌的五年生存率普遍较低,而该病人腹水和肿瘤的生长都控制得很好,生存和生活质量上得到了明显的获益,中西医结合达到了一个很好的结果。他强调,中医跟西医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让病人取得最大的生存获益。临床有一些对于化疗比较抗拒或者依从性不是非常好的病人,可以在他的治疗过程中增加中医药的使用比例,使得病人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小结

结合病例,多位专家从不同角度对癌症患者的临床诊治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各位医生读者如果有更多的临床经验和建议,欢迎私信留言讨论,也可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链接观看直播视频回放,或在肿瘤资讯App【江苏省中医肿瘤协作平台】专栏区进行留言探讨。

(文中所示治疗方案仅供临床医生交流参考,普通患者切勿直接使用)



责任编辑:Hester
排版编辑:Hester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2023年06月11日
李军
绵阳市肿瘤医院 | 放射治疗科
神奇的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