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大咖访谈】殷咏梅教授:加强临床药物研究病区建设,推动新药上市,惠及更多乳腺癌患者

2023年04月24日
来源:肿瘤资讯

阳春四月,草长莺飞。2023年4月14-16日,“第六届华东乳腺沙龙暨2023CSCO BC指南巡讲——江苏站”于南京隆重召开。会议期间,【肿瘤资讯】特邀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殷咏梅教授就会议亮点、临床药物研究病区建设、年轻乳腺癌患者的管理等问题进行精彩分享。

殷咏梅
教授

主任医师 博导
江苏省人民医院妇幼分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理事长
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
CSCO患者教育专家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CSCO乳腺癌专家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医师协会精准医疗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本次抗肿瘤创新药物临床研究高峰论坛特设高屋建瓴、砥志研思两大环节,能否请您介绍下设置的亮点?

殷咏梅教授:在高屋建瓴环节,我们邀请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GCP中心的李宁副院长介绍他们中心开展临床研究的经验。除此之外,我们还邀请了国内开展I期临床研究数目最多的专家——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李进教授来分享以数字化系统为基础平台的肿瘤新药I期的管理。此外还有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华西医院等知名专家同行分享经验。在管理方面,江苏省人民医院的汪秀琴教授作为长三角地区伦理协作专家,为我们带来了区域伦理协作相关分享,希望至少在江苏各分中心甚至在长三角地区各医院中心的伦理能够互相认同,以期更快的推进临床项目的开展和实施。

ADC药物在乳腺癌领域发展迅速,请问基于目前ADC药物的发展和相关研究,您认为会对未来乳腺癌的诊疗有什么影响?

殷咏梅教授:近年来,ADC药物飞速发展,使得乳腺癌治疗布局越来越丰富。诸如,在抗HER2治疗领域,新型ADC药物德曲妥珠单抗药物获批上市,该药相比传统ADC药物抗体比更大、连接子可裂解,在临床研究中显示出较强的抗肿瘤效应。此外,对于HER2 IHC1+/2+的低表达乳腺癌患者也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效应,打破了传统HER2二分类,越来越多的关注到HER2低表达人群。另外,TROP-2 ADC药物、CLDN18.2 ADC药物、HER3 ADC药物等均在探索中,未来取代化疗药不是没有可能。

对于年轻乳腺癌患者诊疗有哪些需要特殊注意的地方?如何做到个体化治疗?

殷咏梅教授:年轻乳腺癌患者一般是指年龄小于40岁的女性。相比年龄较大的乳腺癌患者,年轻乳腺癌患者分子生物学特点有所不同,除抗肿瘤治疗之外,还需要关注乳房外型改变、生育、重返工作、心理等多个方面。目前,对于年轻乳腺癌的治疗还缺乏明确的规范、指南,以指导个体化治疗。建议年龄小于35岁,尤其是家族中有乳腺癌、卵巢癌病史的女性,进行遗传基因检测(BRCA基因检测),以明确是不是携带乳腺癌易感基因,从而做到早期预防和干预。同时也希望未来医学界可以更加关注年轻乳腺癌患者群体,优化诊疗规范。

2020年您首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妇幼分院成立了临床药物研究病区,能否分享一些您的建设管理经验?作为分中心PI,您对本中心参与国际和国内多中心乳腺癌临床研究还有哪些期待和展望?

殷咏梅教授:在北上广地区的肿瘤专科医院,通常都设有临床药物研究病区,用于新药临床研究。2020年,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江苏省人民医院妇幼分院也成立了临床药物研究病区,这是一个试点,同时也是一个创新、是一个开始。中心成立这三年,共承接约110项的国际、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其中作为全国临床试验组长单位的有15-16项。在我们中心以及全国其它分中心共同努力下,很多国外的新药和国内的新药完成了上市前的临床研究。中心的设立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新药治疗的机会,同时还推进了新药的获批上市,惠及更多患者。此外,病区运行三年,我也深刻的感受到做临床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医院政策、临床研究质量管理,人员培训等等多个方面。因此,我们今年牵头召开第一届抗肿瘤创新药物临床研究高峰论坛,也是希望借助这样一个学术平台,邀请国内在临床研究开展方面比我们做得更好的北上广专家和同道分享他们的经验,从而更好的推进我们医院临床研究的开展。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HALO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