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说文解泌】2023 ASCO GU | 叶定伟、沈益君教授团队开启精准保膀胱之路,“Rebirth”研究助力患者不再“膀”徨

2023年02月15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3 ASCO GU于2月16日-18日在美国旧金山召开,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叶定伟、沈益君教授团队带来一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免疫联合化疗后基于风险分层的不同保膀胱治疗模式的前瞻性 II期临床研究 (Rebirth)。

特邀分享专家——叶定伟 教授 

叶定伟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泌尿肿瘤MDT首席专家

上海市泌尿肿瘤研究所所长
复旦大学前列腺肿瘤研究所所长
中国抗癌协会男性生殖系统肿瘤专委会(CACA-GO)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前列腺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泌尿外科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委会(CACA-GU)前任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CUA)肿瘤学组副组长、CPCC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尿路上皮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肾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肿瘤医院泌尿肿瘤协作组(UCOG)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常务理事
NCCN肾癌诊治指南中国版编写组副组长
NCCN前列腺癌、肾癌、膀胱癌亚洲诊治共识专家委员会委员
晚期前列腺癌圣加仑共识专家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泌尿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亚太前列腺学会(APPS)候任主席
亚太冷冻外科学会副会长等

研究介绍

叶定伟教授:“Rebirth(新生)” 研究是一项两阶段保膀胱研究,纳入顺铂耐受的cT2-4aN0-1M0 MIBC患者,患者首先接受4个周期的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吉西他滨及顺铂治疗,依据临床缓解状态分2个治疗组:到达临床完全缓解的患者进行8个周期的替雷利珠单抗维持治疗,未达到临床完全缓解的患者进行同步放化疗联合替雷利珠单抗的维持治疗[1]该治疗方案受到临床实践病例的启发,结合当下研究免疫治疗及生物标志物的探索热点,“复肿技法”使患者不再无助“膀”徨,更使“不仅要活着,更要活好“不再是书中构建的乌托邦。

1.png

特邀病例分享——陆骁霖 教授

图片 1.jpg
陆骁霖 教授
主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
曾参与过《肿瘤转化医学》、《肿瘤外科学》、上海医学会百年庆为科普专题等编写工作 《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AJCC第八版前列腺癌,睾丸癌,阴茎癌,尿道癌等中文版翻译工作,发表过多篇论文。

病例分享

入院前情况:

患者为76岁女性,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一年,2020.11于外院体检B超示:膀胱低回声51*22mm。

入院基本情况:

2020.12.08

MRI:膀胱充盈良好,膀胱左前壁增厚,约47mm*32mm大小,呈T1WI低、T2WI等、DWI高、ADC低信号改变,明显强化。

1.png

PET结果示:膀胱MT伴右侧髂血管旁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M可能,FDG高代谢。

图片 1.jpg

图片 1.jpg

2020.12.14
全麻下行经尿道膀胱电切术:
术后病理(膀胱,TURBT)恶性肿瘤,倾向为分化差的癌,免疫表型提示尿路上皮来源。 肿瘤细胞GATA3(+),CK7(灶+),CK20(-),CK5/6(-),P53(少数细胞+),AE1/AE3(+) 瘤细胞示:PD-L1 22C3(CPS:约90),HER2(0)。备注:本例HER2、PD-L1免疫组化及EBER原位杂交均设置组织芯片对照,并行染色,染色结果符合预期。

临床分期为T3N1M0

肿瘤个体化检测结果概览:

WX20230215-145156@2x.png

投票将会移到这里

2021.1月
开始 GC方案化疗联合PD-1免疫治疗3疗程

2021.04.09
MRI:经尿道膀胱电切术后,目前膀胱壁未见明显占位,随访。

1.png

2021.04.19
PET:1.膀胱癌术后,膀胱左前壁略增厚,未见FDG代谢异常增高,请结合专科检查。 2.右侧上颌窦慢性炎症;两肺慢性炎症可能,随访;纵隔及两侧肺门淋巴结炎性增生;左肾小囊肿。

膀胱镜:膀胱左前壁术后改变,其余未见明显新生物。

尿脱落细胞:阴性。

患者拒绝行全膀胱根治术,后续免疫治疗维持治疗至今,定期每2-3个月影像学评估,膀胱镜检查,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

随访期间记录:

2021.12.08 尿FISH:阳性,CTU核磁共振检查阴性。
2021.12.23 行诊断性电切+随机活检:膀胱左前壁可见手术疤痕,周围粘膜略粗糙,双侧输尿管口可见。术后病理:(膀胱左侧壁黏膜,膀胱右侧壁黏膜,膀胱后壁黏膜,膀胱前壁粘膜,膀胱三角区粘膜)粘膜慢性炎,未见肯定恶性证据。
2022.06:随访未见异常
2023.02:随访未见异常

特邀点评分享专家——沈益君 教授

图片 1.jpg
沈益君 教授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

硕士研究生导师

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和德州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尿路上皮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业委员会膀胱癌学组委员

上海市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泌尿肿瘤专委会委员

上海市泌尿外科临床质控中心督察组专家《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中文版泌尿分册编委,《中华男科学杂志》通讯编委,《中国癌症杂志》青年编委。

专家点评

1. 该患者是一例T3N1M0的膀胱癌患者,肿瘤突变负荷(TMB)7.33 Muts/Mb,存在免疫治疗有利基因ARID1A变异,GC化疗联合PD-1抗体免疫治疗3个周期达cCR的状态后,PD-1抗体单药维持治疗,实现22个月的持续完全缓解。整个治疗过程无严重不良反应,偶有轻度皮疹及皮肤瘙痒,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2. 现如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新辅助治疗阶段的研究如雨后春笋,在一项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吉西他滨顺铂四周期新辅助方案中,病理完全缓解率(pCR)达54.2%,病理降期率(≤pT1N0)达75.0%[2]对于免疫治疗应答效果好的患者可以尝试进行保膀胱治疗,延长生存期的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 既往对于保膀胱治疗的争论点主要在于两个方面:其一关于临床完全缓解率(cCR)的准确性和敏感性,随着utDNA及基因测序技术的日渐成熟,加入常规膀胱镜、尿脱落细胞学和影像学的相关检查可辅助判断是否残留微小转移病灶,为医生在后续临床决策中起到重要作用;其二在优势人群的选择,NCCN指南推荐严格保膀胱的指征为较小的孤立性肿瘤,淋巴结阴性,无广泛性或多灶性CIS,无肿瘤相关的中重度肾积水和良好的治疗前膀胱功能,本选择标准是在化疗时代提出对于优势人群的选择,在免疫治疗如火如荼开展的今天,我们团队认为有必要进行优势人群的重新评估,例如本例患者虽为淋巴结阳性患者,但应患者的强烈保膀胱意愿,结合免疫治疗辅之以定期积极的随访可以看到此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2023 ASCO-GU TPS 580

[2]. 2022 CUA 替雷利珠单抗联合GC治疗MIBC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数据更新

“特别声明:本材料涉及的产品信息仅作科学信息交流目的,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药品处方请参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说明。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C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宋淇榕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