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聚焦乳腺癌综合诊治策略,开启精准治疗新篇章——2020国际乳腺癌高峰论坛-乳腺外科大师班开幕

2020年06月19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0年6月18日—21日,由广东省药学会主办,广东省人民医院承办,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广东省女医师协会协办的国际乳腺癌高峰论坛暨中美乳腺癌高峰论坛在广州如期举行。本次大会邀请到全球乳腺癌领域众多名家、大咖齐聚一堂,就乳腺癌个体化诊疗、分子基因检测等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肿瘤资讯】将在大会期间持续追踪报道,为您直击“中美碰撞”的现场。

乳腺外科大师班开幕式

1.png

2020中美乳腺癌高峰论坛-乳腺外科大师班揭幕

2.png

廖宁教授主持并介绍与会嘉宾

3.png

会议起始,广东省药学会主席郑志华先生为大会致辞

4.png

参会嘉宾一览

第一篇章

主席:唐金海教授、聂建云教授

讨论嘉宾:黄梅、卓睿教授、巩鹏教授

5.png

唐金海教授

6.png

聂建云教授

腋窝淋巴结处理是乳腺癌外科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前哨淋巴结活检已是临床淋巴结阴性患者的腋窝标准处理。随着前哨淋巴结研究的进展,前哨淋巴结阳性的腋窝处理方式及新辅助治疗患者的前哨淋巴结活检问题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美国肿瘤外科协会(SSO)现任主席Armando Giuliano教授表示SLN是收纳整个乳腺区域淋巴引流和发生肿瘤转移的一个(或几个)淋巴结,因而多选择乳晕区分2~4点注射示踪剂,不要注射到瘤体内或活检的残腔内,在注射蓝染后等待3~5分钟,于腋窝毛发下1cm行切口,其筋膜下方可通过蓝染淋巴管向上追溯蓝染淋巴结。

7.png

Armando Giuliano教授

乳腺癌病灶切除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已被大量研究证实是一种安全有效、可用于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的处理方式,但由于淋巴结与周围组织对比不明显,为活检造成了一定困难,因此合理使用淋巴结示踪剂尤为重要。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Charles Balch教授表示单用蓝染料时SLN的假阴性率较高,而核素与蓝染料示踪剂的联合使用可以显著降低假阴性率,对于前哨淋巴结阴性的患者,术中仅需切除1~2枚腋窝淋巴结活检即可,对于新辅助治疗后前哨淋巴结阴性的患者,术中需切除3~4枚淋巴结活检,以降低假阴性率。

8.png

Charles Balch教授

第二篇章

主席:姜军教授、王曦教授、杨红健教授

讨论嘉宾:方志潮教授、朱大江教授、陈茹教授

9.png

姜军教授

10.png

王曦教授

11.png

杨红健教授

对于无转移临床证据的高危原发肿瘤患者,盲目的切除多个淋巴结可能导致患者淋巴水肿和肢体功能障碍,而在可触及肿大淋巴结或核医学检测到淋巴结转移的原发肿瘤患者中,再行治疗性淋巴结切除,则时机过晚。自前哨淋巴结的提出,改变了临床中这一困境。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大卫格芬医学院、约翰韦恩癌症研究所Alistair Cochran教授对于前哨淋巴结病理学检查临床实践进行了分享。前哨淋巴结中的肿瘤数量与肿瘤特异性生存期有关,但即使存在少量的肿瘤也会显著降低生存期,同时单个前哨淋巴结肿瘤阳性的患者生存期明显优于一个以上阳性淋巴结患者。

12.png

Alistair Cochran教授

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并发症,随着乳腺癌手术方式改变,比如着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开展,腋窝清扫比例下降,淋巴水肿发生率下降,但是对于前哨淋巴结阳性需要腋窝清扫的乳腺癌患者来说,淋巴水肿在临床中仍较常见。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的Suzanne Klimberg教授认为腋窝淋巴结分期是患者预后的首要预测因素,但许多行SLNB和ALND的患者会发生淋巴水肿,在前哨淋巴结活检或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采用腋窝逆向定位技术可降低淋巴水肿的发生率。

13.png

Suzanne Klimberg教授

内乳区淋巴结(IMLN)的转移状况是乳腺癌的独立预后指标,也是乳腺癌分期的重要依据之一。乳腺癌内乳区联合ALN和IMLN分期,能够更准确的分期、预后评估及辅助治疗,而联合ALN和IMLN处理,则可进一步降低复发、改善生存。山东省肿瘤医院王永胜教授认为分子分型时代乳腺癌局部区域控制应该综合考虑远处转移风险、全身治疗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局部区域治疗(手术/放疗)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内乳区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可用于指导个体化的IMLN-RT,而新型示踪技术可提高IM-SLNB显像率。

14.png

王永胜教授

第三篇章

主席:曹旭晨教授、盛湲教授

讨论嘉宾:凌飞海教授、尉承泽教授、马德奎教授

15.png

曹旭晨教授

16.png

盛湲教授

乳腺癌逐渐呈高发、低龄化趋势,严重威胁女性健康,须早期筛选,在现有的B超检查、钼靶检查、核磁检查中它们均有一定的局限性,临床中是否有新的筛查方法以帮助医生、患者早期发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的蒋宏传教授表示,电阻抗乳房检测技术(MEIK)的敏感性与钼靶无统计差异,但低于B超,同时三者特异性无统计学差异,若能将三种检查方法两两结合,其能够得到可靠结果,但EIT诊断体系目前其仍有许多可探索和完善之处。

17.png

蒋宏传教授

当乳房重建患者需要进行辅助放疗时,临床医生常常会面临以下两难境地,乳房重建可能会增加放疗实施的难度,而放疗也可能会增加乳房重建的并发症,进而影响重建乳房的美容效果。因此,放疗与乳房重建手术如何配合受到临床医生越来越多的关注。广东省人民医院廖宁教授表示,乳腺癌乳房重建患者放疗的时机与乳房重建的类型、植入物的类型有关,脂肪移植、胸大肌前假体重建等新技术可以改善乳房重建的效果,而新型预测工作可帮助评估乳房重建风险,帮助外科医师平衡疗效和风险,更好地制定外科决策。

18.png

廖宁教授

会议精彩瞬间

19.png

讨论环节

20.png

投票环节

21.png

讨论环节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韩磊

相关阅读
评论
2020年07月01日
刘晓楠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 乳腺外科
👍
2020年06月26日
蓝轶
自贡市中医医院 | 血液肿瘤科
学习
2020年06月26日
蓝轶
自贡市中医医院 | 血液肿瘤科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