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首届重庆市淋巴肿瘤论坛|张曦教授:群英汇聚,共话淋巴肿瘤规范性诊疗

2019年11月26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淋巴肿瘤具有高度异质性,不同病理类型和分期的淋巴肿瘤无论从治疗强度和预后上都存在很大的区别,因此淋巴肿瘤的规范性诊疗备受瞩目。2019年11月16-17日,首届重庆市淋巴肿瘤高峰论坛、2019年中国抗淋巴瘤联盟巡讲重庆站、2019重庆市血细胞形态学室间质评会暨读片会,在美丽山城重庆顺利召开。【肿瘤资讯】特邀大会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曦教授,介绍本次论坛的初衷和主旨,并展望未来的论坛发展。

 

               
张曦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后)导师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全军血液病中心、中华骨髓库重庆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重庆市血液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委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液学分会常务委员
重庆市医学会血液病专委会主任委员
重庆市首席医学专家
首批重庆市医学领军人才
重庆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群英汇聚,不忘初心,服务患者

张曦教授:本次举办的是“2019年中国抗淋巴瘤联盟巡讲重庆站”,同时也是“首届重庆市淋巴肿瘤高峰论坛”。之所以举办,是因为现在淋巴瘤已经占血液肿瘤中发病率的第一位,比常见的白血病发病率还高,临床上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其次,随着中国患者的老龄化,我们发现多发性骨髓瘤等这类恶性疾病也越来越多。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都属于淋巴肿瘤的范畴,随着淋巴肿瘤的种类在血液肿瘤中越来越多,临床上对于淋巴肿瘤诊疗的规范性、诊疗新技术的研发以及基础研究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基于这个背景,我们就在重庆市首次举办了淋巴肿瘤高峰论坛。

本次论坛召开的目的很明确,首先是让区域内的临床医生对淋巴肿瘤整体规范性诊疗有充分的认识,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其次,传递国内外最新的学术信息,包括基础研究、新药研发、临床研究等方面,有助于提高我们自己的研发能力;最后,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的平台广结良友,与国内的淋巴肿瘤专家达成合作,共同协作将淋巴肿瘤的整体临床诊治工作做好,从而服务广大的淋巴肿瘤患者。

本次论坛邀请到在淋巴肿瘤、浆细胞疾病领域非常有建树的国内知名专家,包括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朱军教授、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马军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李建勇教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黄慧强教授和夏忠军教授、上海瑞金医院的赵维莅教授、北京友谊医院王昭教授、北京朝阳医院的陈文明教授、河南省肿瘤医院的房佰俊教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付蓉教授、天津肿瘤医院的李兰芳教授、西京医院陈协群教授、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王季石教授、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的张诚教授、高力教授和文钦教授等。这些专家的到来为淋巴肿瘤和浆细胞病的规范化诊疗和临床的诊治新技术,带来耳目一新的学术盛宴,更新了医生的知识体系,让淋巴肿瘤、浆细胞病的诊治方面得到综合性提高,从而落实到临床,对患者的诊治有很大的益处。

搭建平台,合作交流,任重道远

张曦教授:本次首届重庆市淋巴肿瘤高峰论坛成功举办是我们完成的第一步,下一步我们还希望将该论坛继续举办。本次会议上,区域内和本地的专家同行们热情高涨,持续两天的会议座无虚席,我们能感受到大家对于会场安排的内容很感兴趣。在基于淋巴肿瘤诊治的实验诊断分会场上,大家还探讨了淋巴瘤病理、实验室诊断的先进技术。未来我们希望依据这个模式将淋巴肿瘤高峰论坛召开成包括基础医学、实验诊断和临床研究的综合性大会,让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同行们都能在这个平台上进行交流,从而搭建有效的沟通平台,为淋巴肿瘤整体诊治水平的综合提升而服务。另外,从临床的需求角度而言,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找到合作伙伴,建立多中心的淋巴肿瘤临床研究平台。研究者们可以互相合作,提出自己的想法,从而开展一些新药的临床研究,并提升淋巴肿瘤的诊治能力。最后,在平台发展良好、会议模式完善的基础上,我相信专家同道们能通过学术合作,发出中国医生的声音,在国内甚至国际上展现我们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成果。

重庆市淋巴肿瘤高峰论坛刚刚起步,未来仍然任重而道远,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和合作,通过更多的临床研究和成果,展示国内淋巴肿瘤研究以及临床新技术的成果,从而为广大的患者服务。


相关阅读
评论
2019年11月30日
刘杰
丹东市第一医院 | 肿瘤内科
学习
2019年11月28日
颜昕
漳州市医院 | 乳腺外科
学习
2019年11月26日
吴凤军
北京健宫医院 | 其他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