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ICML】BR+阿可替尼方案实现WM高风险患者深度缓解

07月11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第18届国际恶性淋巴瘤会议(18-ICML)已于2025年6月17日~21日在瑞士卢加诺盛大启幕。本次会议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血液肿瘤学精英,为参会者打造了一个无与伦比的学术交流平台,旨在促进全球血液肿瘤研究的深入发展与临床实践的革新。


会议期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Neil L.Berinstein教授报告了一项关于苯达莫司汀-利妥昔单抗(BR)联合阿可替尼用于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摘要号:54)。【肿瘤资讯】特将该研究的主要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BR联合阿可替尼在初治WM中的固定疗程治疗:高风险患者亚群中实现深度分子缓解

英文标题:FIXED DURATION TREATMENT OF BENDAMUSTINE-RITUXIMAB AND ACALABRUTINIB IN FRONTLINE WALDENSTROM’S MACROGLOBULINEMIA: DEEP MOLECULAR RESPONSES IN HIGH-RISK PATIENT SUBSETS

摘要号:54

研究背景

WM的一线最佳治疗方案尚未明确。我们假设,BR与阿可替尼联合使用,尤其在高风险患者群体中,可能带来更深且持久的治疗反应。

研究方法

BRAWM临床试验(NCT04624906)采用为期一年的固定疗程,将BR与阿可替尼联合治疗,包括6个28天的BR治疗周期,并同期给予365天的阿可替尼。本项II期研究在加拿大9家临床中心开展。主要终点为完全缓解(CR)+ 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率,次要终点包括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以及可测量残留病灶(MRD)。研究对所有参与者及高风险亚群(包括MYD88野生型、CXCR4突变型和TP53突变型)进行评估。MRD分析采用试验特定时间点采集的骨髓(BM)和外周血(PB)样本,由美国西雅图Adaptive Biotechnologies公司使用clonoSEQ检测进行评估。研究比较了高风险与非高风险患者群体的疗效差异。 

研究结果

本试验共入组63名受试者,中位年龄69岁,其中男性49人(78%),38%为中风险、51%为高风险IPSS-WM评分。在57名接受突变分析的患者中,50人(88%)为MYD88突变型,16人(30%)为CXCR4突变型,1人为TP53突变型。
 
第7周期时,59人中有37人(62.7%)达到CR+VGPR;第12周期为45人中28人(62.2%);第18个月为39人中21人(53.8%)。
 
中位随访时间为18个月(1.4–42.4个月)。24个月的OS率和PFS率均为97.6%(95%CI:93%–100%),其中1人在第15个月因与治疗无关原因死亡。
 
单变量分析显示,CXCR4突变与1年CR+VGPR率下降无统计学关联(p = 0.10)。在联合治疗期间,共有31/63人出现3级或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最常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n = 23)和血小板减少(n = 3);在单药治疗期间,59人中有13人出现3/4级TRAE,其中6人为中性粒细胞减少。PB中达到MRD阴性(检测下限为10⁻⁶)比例为第7周期82%,第12周期91%,第18个月71%;BM中MRD阴性率相对较低,但呈逐步上升趋势(第7周期为9%,第12周期12%,第18个月为23%)。在第7和第12周期,CXCR4突变和MYD88野生型患者与非突变型患者的MRD阴性率相近。PB和BM中MRD水平的对数下降趋势在高风险与非高风险亚群之间亦相似。

微信图片_20250711164428.png

图:CR+VGPR率(A);外周血MRD阴性率(B)

结论

固定疗程的BR联合阿可替尼治疗方案疗效可观,耐受性良好。在前线WM治疗研究中,该方案取得了目前已知最高的CR+VGPR率之一。尽管样本量有限,但高风险亚群的CR+VGPR率及MRD阴性率与非高风险亚群相近。我们推测,该方案所带来的深度缓解和高MRD阴性率可能可转化为持久的治疗反应和延长的生存期,无论是在高风险还是非高风险WM患者中。

责任编辑:木子李
排版编辑:木子李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7月13日
马利平
漯河市第六人民医院 | 肿瘤科
高风险亚群的CR+VGPR率及MRD阴性率与非高风险亚群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