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4 CSCO指南会| 徐瑞华、王峰教授:西达本胺+贝伐珠单抗+PD-1抗体方案进入结直肠癌指南,表观免疫方案将探索更多应用

2024年04月28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微芯logo.jpg

百家争鸣话标行-肿瘤全周期规范化管理”,临床指南的发布与更新是推动肿瘤全周期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举措。2024年4月26日至27日,2024 CSCO指南会于泉城济南盛大召开。会间,《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2024版)》正式发布。其中,在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三线治疗中,此前备受关注的CAPability-01研究新增进入指南。【肿瘤资讯】特邀CAPability-01研究主要研究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王峰教授接受采访,分享此次指南更新的临床意义,以及CAPability-01模式的未来探索方向。

特邀专家-徐瑞华教授

徐瑞华
教授、国家百千万领军人才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    
华南恶性肿瘤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理事长    
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肠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委会首任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委会候任主任委员Cancer Communications IF 16.2主编    

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6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谈家桢临床医学奖及CSCO年度成就奖

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南粤百杰人才培养工程、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人才项目

以第一和/或通讯作者在SCI收录期刊共发表论文200余篇,有多篇文章发表在国际权威的学术期刊上。如JAMA、Nature Materials、Nature Medicine、Lancet Oncology、JCO、Cancer Cell、Hepatology、Annals of Oncology

徐瑞华教授解读2024版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更新内容

徐瑞华教授:CSCO 2024版指南发布引起高度关注。新版结直肠癌诊疗指南在医学影像、手术治疗以及晚期患者药物选择等方面做了相应调整。

CSCO指南的部分更新较NCCN指南更为稳健,甚至更为领先。在mCRC的治疗方面,我们仍然基于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兼顾药物可及性和医保目录收录等因素进行了更新,其中,西达本胺+贝伐珠单抗+PD-1抗体的三药方案也被写入注释。我们也希望大家可以更多关注到中国研究者在mCRC的治疗中做出的努力以及取得的成果。

CAPability-01研究进入指南,为MSS/pMMR型患者提供全新治疗选择

徐瑞华教授:此前,我们已经明确dMMR/MSI-H型mCRC患者是免疫治疗的获益群体。然而CRC中95%患者都是MSS/pMMR型患者,这类肿瘤属于“冷肿瘤”,无法从免疫单药治疗中获益。此前有多项研究探索了免疫+抗血管的联合模式,但都未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经过前期基础研究探索,我们尝试开拓了全新的治疗方案,使用西达本胺+免疫±抗血管的治疗模式。三种药物的联合使用达到了非常好的协同效果,成功将肿瘤“由冷变热”,较历史对照数据有大幅提升。该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开启了在mCRC中应用免疫治疗的全新方向。在此次指南更新中,我们也将CAPability-01研究纳入,希望在未来积累更多临床数据后,使其真正成为标准治疗方案。

该方案的价值也不止于此,目前我们正在开展将其应用于二线治疗的CAPability-02研究,期待进一步拓展该方案的应用。

特邀专家-王峰教授

王峰
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院长助理/内科主任
MD Anderson肿瘤中心博士

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副理事长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委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委主任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多原发和不明原发肿瘤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理事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青委会常委

主攻消化道肿瘤的内科治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面上项目在内的省部级基金8项,参与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研究

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在JAMA Oncology、Cell Research、Annals of Oncology、Cancer Cell等杂志发表论文55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省部级奖项。曾多次获邀在美国肿瘤研究协会年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等会议做口头报告

CAPability-01研究屡获国内外专家认可,希望未来贡献更多中国科研力量

王峰教授:2023年ESMO大会中,我代表团队口头报告了CAPability-01研究结果,后来该研究于今年3月发表于Nature Medicine。现在指南更新中,CAPability-01研究成功进入指南。一路走来,国内外多位专家对于CAPability-01研究予以高度肯定,也对我们取得的成果表示祝贺,并非常希望参与到未来的III期研究中。

作为一名中国研究者,可以与徐瑞华院长一同将中国科研成果推至全球学术舞台,我们感到非常自豪。我也希望未来可以与更多中国研究者通力合作,开展更多临床研究,为CRC领域的进步作出更多的努力。 

CAPability-01研究探索表观免疫靶向联合策略,三药方案疗效优异

王峰教授:CAPability-01研究是一项由研究者发起的随机、开放、多中心、双臂II期临床试验,旨在探索HDAC抑制剂西达本胺联合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治疗既往标准化疗治疗失败的MSS/pMMR型mCRC。研究结果于2023年ESMO大会中进行了报告,结果显示中位PFS为7.3个月,ORR 44.0%,DCR 72.0%,同时展示了良好的耐受性和可控的安全性。这项研究为MSS/pMMR型mCRC这类传统认为对于免疫治疗不敏感的患者,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后线治疗方案。随着该研究成功进入指南,我们也鼓励患者在标准治疗失败后参与类似临床研究。

西达本胺有助于免疫微环境“由冷变热”,表观免疫靶向联合将进一步探索更多应用

王峰教授:开展研究的同时,我们也针对HDAC抑制剂西达本胺开展了多个方向的基础研究探索。西达本胺可以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激活免疫细胞,其与抗血管生成药物的联合使用,可以明显增加CD8+T细胞的浸润,将肿瘤免疫微环境“由冷变热”。

除CRC外,我们还在多个瘤种的模型中进行了探索,包括黑色素瘤、肺癌、淋巴瘤等。西达本胺+免疫+抗血管的三药方案都展示了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目前,我们正在进行胃癌和食管癌的II期临床研究,期待该三药方案为患者提供可行的后线治疗策略。

表观遗传助力mCRC后线治疗新策略,为晚期患者带来新希望和新选择

CAPability-01研究成功进入2024版指南,将对MSS/pMMR型mCRC患者的三线及后线治疗临床实践及临床研究提供重要指导,未来徐瑞华教授、王峰教授团队也将进一步探索该治疗模式在更前线或其他消化肿瘤中的应用。期待表观免疫靶向联合方案在晚期实体瘤中进一步拓展应用空间。

15431714290764_.pic.jpg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Marie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Melody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