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一文总结:非小细胞肺癌MET异常的特征及其治疗方案

05月22日
来源:Oncologist Onco lnfo

MET简介

MET全称为间质-上皮细胞转化因子(mesenchymal-epithelial transition factor),也称为c-MET,为原癌基因,位于人类第7号染色体长臂7q21-31,DNA长度约为125kb,包含21个外显子和20个内含子。

MET基因编码的MET蛋白属于酪氨酸激酶受体,亦被称为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HGFR)。主要由胞外和胞内两部分结构组成,胞外主要包含1个semaphorin(SEMA)结构域、1个plexin-semaphorin-integrin(PSI)结构域以及4个连续的immunoglobulin-plexin-transcription factors(IPT1-4)结构域;胞内主要由近膜结构域(JM)、酪氨酸激酶结构域(TK)、C端多功能对接位点(MDS)三部分构成。

当HGF与c-Met结合后,会诱导c-Met发生二聚化,导致自身磷酸化并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如RAS-MAPK、PI3K-AKT和STAT等,从而发挥促进细胞增殖、细胞生长、细胞迁移、侵袭及血管生成等效应,这在正常组织发育和肿瘤进展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MET异常分类

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MET异常(MET alteration)包括MET基因第14号外显子跳跃突变(MET14跳突)、MET基因扩增、MET蛋白过表达、MET基因融合及MET基因点突变(主要是激酶区突变)等,其中MET14跳突、MET基因扩增、MET蛋白过表达在临床中具有意义。上述MET异常均可能导致MET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从而引起肿瘤的发生发展。

  • MET14跳突通过阻碍蛋白降解持续激活下游信号;

  • MET基因点突变、MET基因融合以及MET基因扩增则直接激活MET激酶或导致蛋白表达增加,进而持续激活下游信号;

  • MET蛋白水平的过表达可使细胞膜表面MET受体增加,HGF敏感性增加,也可导致MET通路的异常活化。

屏幕截图 2025-05-22 171308.png

图1 非小细胞肺癌中MET异常的发生率和临床意义

二、MET14跳突

  • MET蛋白可通过Casitas B系淋巴瘤(CBL)E3泛素连接酶介导的泛素化降解进行负向调控。MET基因第14号外显子编码的近膜结构域中包含CBL结合位点(Y1003),是MET蛋白负向调控的重要区域。CBL与Y1003结合并介导MET蛋白泛素化,从而导致MET蛋白降解。

  • MET14跳突造成的MET蛋白近膜结构域缺失、Y1003位置氨基酸改变或缺失等变异形式均可导致MET蛋白泛素化障碍、MET稳定性增加和降解减少,从而引起下游信号的持续激活。

  • 目前已报道的MET14跳突主要发生区域包括分支位点(branch site,单核苷酸)区域、多嘧啶区域(poly‑pyrimidine tract,16个核苷酸)、剪接受体位点(splice accept orsite,上游2个核苷酸)以及剪接供体位点(splice donor site,下游2个核苷酸)。当以上区域发生突变时,将导致mRNA异常剪接,表现为MET第14号外显子区域丢失,第13与15号外显子发生融合。

2.jpg

MET第14号外显子跳跃突变主要分布区域
  • 中国大陆NSCLC人群中MET14跳突的比例为0.9%~4.0%,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分别为2.6%和3.3%,略低于国外人群数据(2%~4%)。MET14跳突通常发生在老年患者,在肺腺癌患者中的发生率(约3%)高于肺鳞癌患者(1%~2%),在肺肉瘤样癌患者中有更高的发生率(5%~32%)。研究数据显示,携带MET14跳突的NSCLC患者有0.3%~10.0%同时携带EGFR突变,6.4%~28.5%同时携带EGFR基因扩增。未使用MET抑制剂时,MET14跳突通常与高侵袭性、抗肿瘤治疗的耐药性和不良预后相关。

  • METex14跳跃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可使用MET抑制剂,如谷美替尼、伯瑞替尼、特泊替尼、卡马替尼,无法耐受化疗或含铂化疗后疾病进展可使用赛沃替尼。

IV期MET外显子14跳突一线治疗

11.jpg

2025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

三、MET基因扩增

  • MET基因扩增是指该基因拷贝数(gene copy number, GCN)增加,包括局部扩增和多体2种形式。局部扩增是指MET基因(或合并周围区域)的拷贝数增加,而位于染色体其他区域的基因的拷贝数没有明显变化;多体是指整条染色体(或染色体较大区段)的拷贝数增加。2种形式都可能导致MET mRNA水平上调,进一步增加MET蛋白表达,从而增加激活状态的MET通路信号。

  • MET基因扩增可作为原发性肿瘤驱动基因变异之一,多种实体肿瘤中都有发现,NSCLC中原发MET基因扩增发生比例为1%~5%。MET基因扩增与较高的组织学分级、较晚的临床分期以及不良预后相关。

  • MET基因扩增更常继发于其他驱动基因阳性NSCLC患者靶向治疗后,是EGFR‑TKI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继发MET基因扩增在EGFR信号通路被EGFR‑TKI抑制时,作为旁路信号途径绕过EGFR激活下游通路导致耐药。不同代EGFR‑TKI耐药后出现MET基因扩增比例不尽相同。第一、二代EGFR‑TKI耐药后MET基因扩增的比例为5%~22%,第三代EGFR‑TKI奥希替尼一线耐药后MET基因扩增比例为7%~15%,二线耐药后为5%~50%。

  • MET基因扩增也是ALK‑TKI耐药机制之一,第二、三代ALK‑TKI耐药后MET基因扩增的比例约为13%。

  • EGFR‑TKI联合MET抑制剂(如奥希替尼联合赛沃替尼)是继发MET基因扩增导致的EGFR‑TKI耐药患者的潜在治疗策略。相关临床研究有TATTON研究、ORCHARD研究、SAVANNAH研究、III期SACHI研究、SCC244-203研究、INSIGHT研究等。

四、MET蛋白过表达

  • NSCLC中MET蛋白过表达的比例为13.7%~63.7%,EGFR‑TKI经治的EGFR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中MET蛋白过表达的发生率为30.4%~37.0%。

  • 经EGFR-TKIs治疗的具有EGFR突变且伴随MET过表达的NSCLC患者,Telisotuzumab vedotin (Teliso-V)是一种首创抗c-MET的抗体偶联药物( ADC)是首个针对MET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Teliso-V联合奥希替尼治疗奥希替尼耐药后c-MET过表达NSCLC锋芒毕露,基于该Ⅱ期研究,Teliso‑v获得了FDA突破性疗法认证,相应的Ⅲ期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提示MET蛋白过表达可作为晚期NSCLC靶向治疗的生物标志物。

  • INSIGHT与TATTON等研究显示,EGFR‑TKI耐药后METIHC≥50%的肿瘤细胞3+的患者可能从EGFR‑TKI联合MET抑制剂治疗中获益。SAVANNAH研究显示奥希替尼耐药后MET IHC≥90%的肿瘤细胞3+的患者可以从奥希替尼联合赛沃替尼治疗中获益,进一步确定了MET蛋白过表达作为生物标志物的重要价值。

五、MET异常检测方法

针对NSCLC中MET异常,常见的分子病理检测方法主要包括IHC、FISH、逆转录即时荧光定量PCR(RT‑qPCR)、二代测序技术等。

MET ex14跳突检测方法

可使用RT-qPCR、DNA NGS或RNA NGS进行检测,不同检测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必要时可相互验证或补充检测。

屏幕截图 2025-05-22 172628.png

MET基因扩增检测方法

FISH是检测MET基因扩增的金标准,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定义MET扩增:

  1. 第一种方法依赖于确定基因拷贝数(gene copy number, GCN),即Cappuzzo标准:将MET扩增定义为每个细胞中存在5个或更多的MET拷贝数(MET GCN≥5)。

  2. 第二种方法通过计算MET与7号染色体着丝粒(centromere of chromosome 7, CEP7)的比值比值≥2.0来定义扩增,并进一步将扩增细分为低(≥1.8至≤2.2)、中(>2.2至<5)、高(≥5)三个级别,有助于更精细地评估MET扩增水平。当MET/CEP7≥2时,判断为局部扩增;当MET GCN≥5且MET/CEP7<2时,判断为多体。

屏幕截图 2025-05-22 172753.png

MET蛋白过表达检测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IHC),≥50%肿瘤细胞呈现强或中等染色。

屏幕截图 2025-05-22 172846.png

屏幕截图 2025-05-22 172912.png

六、MET异常治疗专家共识

MET异常NSCLC诊疗专家共识(2025版)

  1. METex14跳跃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可使用谷美替尼、伯瑞替尼、特泊替尼、卡马替尼,无法耐受化疗或含铂化疗后疾病进展可使用赛沃替尼(2A)。

  2. EGFR突变伴MET扩增的晚期NSCLC患者可使用奥希替尼联合赛沃替尼进行治疗;EGFR阴性、MET扩增患者可使用卡马替尼、特泊替尼、谷美替尼或克唑替尼单药进行治疗(2B)。

  3. MET继发扩增的晚期NSCLC患者可使用EGFR-TKIs联合MET-TKIs进行治疗(2A)。

  4. 可尝试使用谷美替尼治疗驱动基因阴性MET蛋白过表达患者,或使用EGFR-TKIs联合MET-TKIs治疗EGFR耐药后MET蛋白过表达的NSCLC患者(2B)。

治疗METex14跳跃突变的靶向药物在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中关键临床研究数据

屏幕截图 2025-05-22 173044.png

治疗MET原发扩增的靶向药物在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中关键临床研究数据

屏幕截图 2025-05-22 173130.png

治疗MET继发扩增的靶向药物在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中关键临床研究数据

屏幕截图 2025-05-22 173206.png

参考文献

[1]陈军,韩宝惠,胡毅,等.MET异常NSCLC诊疗专家共识(2025版)[J/OL].中国肺癌杂志,1-13.
[2]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国家病理质控中心,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肺癌学组,等. 非小细胞肺癌MET临床检测中国专家共识.中华病理学杂志,2022,51(11) : 1094-1103.
[3]MET免疫组织化学标准化判读专家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分子病理协作组,非小细胞肺癌MET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判读标准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中华病理学杂志,2023,52(11) : 1090-1097. 
[4]陈军,李昕,刘夏,等.MET 14外显子跳跃突变NSCLC靶向治疗专家共识[J].中国肺癌杂志,2023,26(06):416-428.
[5]韩森,马旭,方健.非小细胞肺癌MET基因突变的机制及靶向药物研究进展[J].中国肺癌杂志,2020,23(07):609-614.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Yuno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HYF


评论
05月22日
申苗苗
成武县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MET异常(MET alteration)包括MET基因第14号外显子跳跃突变(MET14跳突)、MET基因扩增、MET蛋白过表达、MET基因融合及MET基因点突变(主要是激酶区突变)等,其中MET14跳突、MET基因扩增、MET蛋白过表达在临床中具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