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张曦教授:山城名医聚首,两江论道共话血液临床未来

2023年07月24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3年7月7~9日, “2023国际血液病学临床与转化研讨会暨第十二届血液肿瘤两江论坛”在重庆圆满召开。来自国内外血液病临床诊治和基础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学界权威和著名专家,大会将设多个专题论坛,主题涵盖:血液病诊断、血液肿瘤、造血衰竭性疾病、出凝血疾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及细胞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血液基础研究等血液病学研究热点领域演讲和精彩点评讨论,展示了国际血液病学最新研究成果,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在会议现场,【血液肿瘤资讯】特别邀请到本次会议的大会执行主席、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张曦教授,就开办此次血液肿瘤两江论坛会议亮点进行分享。本届大会的成功举办也为血液病临床诊治和研究领域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信心和不竭的动力。

张曦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后)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病医学中心主任
中国人民解放军血液病中心(军队临床重点专科)主任
主要从事“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主持国家干细胞重点研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军队课题重点项目、973课题子课题、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等42项;发表SCI论文111篇,最高影响因子50.7,主编专著3部,副主编2部;执笔行业指南6项,参编29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会科技一等奖1项、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军队医疗/科技成果二等奖3项、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三等奖1项、重庆市高等院校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1项,获批国家发明专利44项。
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务委员、造血干细胞移植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学会血液病专委会主任委员(第五、六届)。The Lancet,JHO,Leukemia,The Lancet Haematology ,Science Bulletin、CMJ、中华血液学杂志等杂志编委和审稿专家。

突破与创新,共襄国际学术盛宴

张曦教授:国际血液病学临床与转化研讨会暨第十二届血液肿瘤两江论坛与往届大会相比,在会议设计与理念进行了一定的改变。首先,新冠肺炎疫情过后,国内学者可以重新线下和国际学者进行面对面交流,并邀请到国际知名专家现场参会,近距离地将近年来最新的国际前沿知识进行展示与补充,以促进相互学习协作,重新建立国际化协作。本次大会将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另一方面,血液病学临床与转化研讨会更侧重于基础和临床相结合。多数研究的进展有赖于基础研究的突破。在基础研究突破的基础上,可以在临床研究上有更多的创新,这样临床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务于患者。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两者密不可分。关于会议名称中的“转化”,其目的是即为临床工作者搭建一个平台,让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研究者与工作中在这个平台上进行更顺畅的交流,分享彼此领域中的前沿进展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共商解决的策略。

聚焦学术前沿,会议内容精彩纷呈

张曦教授:如果要总结本次会议的亮点,主要可以归纳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会场设置的具体落实,我们不仅设立了主会场还有共设立了2个国际论坛和11个分会场论坛。其中分会场论坛中个人认为最具特色的是“血细胞人工智能识别临床应用论坛”,与时俱进地将AI运用于血液疾病的诊断上,该会场汇集了国内领域顶尖高手进行讨论,同时也展开了一场精彩的“人机大战”,探索机器和技术人员在血细胞的识别和诊断方面到底孰优孰劣。
 
其次,分会场还设置了“护理与人文论坛”专场,医疗的本质仍为人文关怀,随着医疗的发展,探讨了究竟如何才能更好地进行人文学科的建设。大会邀请到医学伦理方面和文学方面有极高造诣的教授专家与作家朋友以及患者家属,进行了医患互相交流的场景,让会场更活泼,让大家更能够感同身受我们作为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和患者的互动和交流的重要性。
 
第三,对于血液肿瘤领域进展较快的亚专科疾病(如淋巴瘤或淋巴类肿瘤),设立了≥3场的分会场,分为“惰性淋巴瘤分会场”、“侵袭性淋巴瘤分会场”等,邀请专家更精准地对淋巴瘤进行探讨,能够进行更深入的交流,专业性更强、也更具有方向性,从而能够为医疗工作者带来临床上的具体指导。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