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白血病"的结果如下
2021全国肿瘤学术大会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值此金秋时节,为加强全国肿瘤科学术交流,促进肿瘤学科发展,提高全国肿瘤领域医师的临床诊疗水平与科研能力,同时为肿瘤科医师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2021全国肿瘤学术大会将于2021年10月15至17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诚邀广大同仁共赴盛会。
本次大会由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办,中华肿瘤杂志、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白血病·淋巴瘤杂志作学术支持,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承办。
14篇文章
同济血液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血液内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一体的综合性血液疾病临床和研究中心,现为教育部重点学科和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内科学(血液病)博士点、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国家放射病应急诊治中心,湖北省细胞免疫治疗中心。专科拥有6个病区,各级病床共300余张,包含一个血液病研究诊疗中心以及一个专科化的细胞免疫治疗中心,规模居全国领先水平;每年诊治血液病患者万余名。目前建立了EBV相关增殖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细胞免疫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MPN与CML、出凝血疾病等亚专科方向和技术团队;其中,白血病淋巴瘤、EBV相关增殖性疾病、细胞免疫治疗等亚专科方向发展在全国居领先水平。学科下设独立的血液学实验室,稳定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骨髓病理学、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于一体的诊断平台及患者随访平台,为恶性血液病的分层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近期实验室通过英国CML PCR监测水平的验证工作,已达目前最深的MR4.5水平;在此基础上,还拥有第二代基因测序、数字PCR、液体活检、细胞免疫治疗配套实验检验体系等国内外最为先进的设备及相关SOP,目前已在临床常规开展,为临床疾病的诊疗及学科的发展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肿瘤生物医学中心和同济医院血液科为研究依托单位。临床科研方面,依托的肿瘤生物医学中心建立于1999年,经多年建设,于2008年正式建设 “肿瘤侵袭转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并于2009年成功通过验收,评估优秀。目前,实验室已承担、实施完成包括国家 “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各层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50 余项。研究条件先进完善,拥有包括激光显微捕获、共聚焦显微镜、多色流式细胞仪、激光扫描切片流式细胞仪,高效细胞转染仪,二代测序等在内的先进大型仪器和设备,建立了包括斑马鱼研究平台,生物信息学数据和组学研究分析平台,基因组编辑技术 TALEN,免疫缺陷小鼠建立人源化动物模型,系列基因敲除、敲入小鼠模型系统等多种试验平台,可开展包括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蛋白质组学、遗传学、生物信息学以及模式生物等生命科学领域研究。
14篇文章
陈国强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
医学病理生理学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
长期从事肿瘤尤其是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细胞命运决定和肿瘤微环境调控机制研究。在低氧微环境方面,发现低氧通过低氧诱导因子-1(HIF-1)的非转录功能,诱导AML细胞分化,并揭示了Cbx4通过类泛素化修饰HIF-1a控制肝癌新生血管生成与转移的机制。在应激微环境方面,发现了白血病干/祖细胞诱导骨髓间充质细胞分化形成新的骨髓微环境和该微环境保护白血病细胞的机制。在化学生物学方面,发现了多个抗肿瘤天然化合物,尤其是发现了腺花素通过靶向过氧化物还原酶家族成员,诱导AML细胞分化。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
1篇文章
第二届儿童骨髓衰竭疾病高峰论坛暨第七届儿童血液病继续教育学习班
本届论坛邀请国内血液学界权威专家做专题报告或担任会议主席,围绕儿童造血衰竭的研究进展和临床的移植治疗、大数据对临床实践的帮助,MDS精准诊断,去甲基化药物的应用,CCCG-ALL-2015方案数据总结,儿童白血病CAR-T治疗的管理,分子靶向药物在儿童血液病中的应用进展,难治复发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研究进展,脐带血移植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及移植相关问题的应对策略。儿童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单细胞转录组研究,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干细胞的单细胞水平研究等!
热烈欢迎各位专家及同道共飨学术盛宴!
9篇文章
吴敏媛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首席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北京京都儿童医院首席专家
国家卫生健康委儿童白血病专家委员会顾问
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血液学组顾问
中国女医师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抗白血病联盟付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抗淋巴瘤联盟指导委员委员
中国脐带血应用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委员
中华儿科杂志、临床儿科杂志和实用儿科杂志编委会委员
2019年获得第7届儿科终生成就医生荣誉1995年“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评为国务院特出贡献专家。2014年“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规范化诊断、治疗及早期评估研究” 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曾先后主持国家十五、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及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及北京市卫生重点学科建设。培养硕士生20余名,发表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论文70余篇。撰写参写书籍10部。
从医50年有丰富儿内科临床经验,擅长多种儿童血液学疾病,常见贫血、溶血、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缺乏等,骨髓增殖性疾病、骨髓衰竭性疾病、出凝血疾病、血液免疫性疾病等疑难杂症。特别擅长儿童白血病。近40余年主要致力于儿童白血病临床及科研工作,前后制定实施北京儿童医院98-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方案(BCH98-ALL方案)、BCH03方案、BCH05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方案。在2008年牵头成立我国多家医院儿童白血病协作组(CCLG)制定实施ALL规范化MICM诊断及治疗方案,带领团队为提高我国儿童白血病的诊治做出积极贡献。
1篇文章
克晓燕教授
高博医学(血液病)研究中心成人淋巴瘤学科带头人,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博导、二级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血液学系副主任,博导、二级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血液学系副主任;中国女医师协会血液学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靶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肿瘤学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委员;中国老年协会血液肿瘤委员会副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委会常委;《白血病淋巴瘤杂志》副主编,多家杂志编委,卫生部、北京市医疗技术鉴定咨询专家,中央保健会诊专家
3篇文章
第五届恶性血液病中大论坛暨2020年省级白血病和MDS继续教育学习班
11月28日线上不见不散!
3篇文章
全球⼉童脑肿瘤专家会诊室
脑肿瘤⼀直是肿瘤界的难题,有种复杂的病理分类和分型,儿童脑肿瘤更是⼀直以来受关注较少的瘤种。国际上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其他瘤种的应用日趋成熟,儿童白血病的治疗也走入了基因靶向和免疫治疗时代,但是儿童脑肿瘤⼀直以来急需更多国内外的关注。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神经外科由马杰教授在2006年创立,走过了14年的旅程,在这14年中马教授建立了儿童脑肿瘤样本库,收集手术中切出的肿瘤组织、脑脊液、外周血,甚至患儿家属的外周血,在基础研究方面做了很多深入的工作。现在更致力于将实验室的研究推广到临床转化应用,真正给患儿和家庭带来福音。因此,我们新华医院小儿神经外科发起推出“全球儿童脑瘤专家会诊室”系列节目,由马杰教授作为大会主持人,邀请全球儿童脑肿瘤领域的顶级大师,共商临床转化治疗策略,每期以大师知识点、经验分享和病例点评两个方面。也欢迎全国相关领域医生共同参加线上活动,⼀起讨论病例,答疑解惑,更欢迎全国专家在我们搭建的平台上提出系列问题,共同建设这个全球专家会诊室项目。
1篇文章
张晓辉教授
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兼)办公室主任
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副所长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十一届) 副主任委员、造血干细胞移植学组组长
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分会第四届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白血病联盟 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学会止血与血栓分会 副主任委员
Blood 杂志中文版,《国际输血与血液学杂志》副主编
《中华血液学杂志》,《临床血液学杂志》,《临床内科学》等编委
临床研究方向: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和出凝血疾患。
2篇文章
儿童守护者联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简称“儿中心”)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世界健康基金会(Project HOPE)合作共建的一所集医、教、研于一体的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儿童血液肿瘤中心每年收治新发白血病及肿瘤病例450余例,累计完成各类疑难重症的造血干细胞移植近500例。自1998年建院至今,儿童肿瘤多学科团队一直秉承“一切为了孩子”的院训,每周风雨无阻地进行MDT讨论来个性化的制定患儿的治疗策略!
下周起,良医汇同步推出专栏——儿童守护者联盟,每周五更新1期,敬请关注。
25篇文章
第五届抗白血病淋巴瘤国际高峰论坛媒体报道专区
第五届抗白血病淋巴瘤国际高峰论坛,7月24日-26日,我们不见不散!
4篇文章
淋巴瘤医生范磊
广大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的病友及家属的网上家园,大家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和改善此类疾病的预后。
8篇文章
王亚非教授
王亚非教授,天津肿瘤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市医师协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天津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常务理事,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天津市抗癌协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市输血学会临床专业委员会委员。2009年底调入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血液科任科副主任至今。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内科十三年的工作期间,系统轮转了淋巴瘤中心、干细胞移植中心、白血病中心、贫血中心、出凝血中心和儿童血液病中心。熟练掌握了常见血液系统良、恶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尤其是从2005年至今,主要从事多发性骨髓与淋巴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含造血干细胞移植),对这两类疾病的预后分层诊断与个体化治疗有自己体会与经验。参与编写《白血病》、《白细胞疾病-基础与临床》、《血液病合理用药(第二版)》和《血液病诊治策略》等专著多部。主持并完成教育部青年教师基金一项、天津市应用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一项。2011年获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带教研究生10名。
10篇文章
王季石教授
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苏州大学血液学博士
上海复旦大学临床血液博士后
美国纽约医学院5年博士后
贵州省血液病研究所所长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院长助理、血液科主任,
贵州省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主任
国家卫计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贵州省核心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抗白血病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第五届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会3届全国委员、
中国抗淋巴瘤联盟常委
中国老年血液学会常委
美国国际血液病学会(ASH)资深会员
贵州省医学会副会长
贵州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
贵州省留联会副会长
农工党贵医大总支主委
1篇文章
刘霆教授
教授、博士生导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病研究室主任
四川省卫生计生首席专家(血液病学)
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会白血病淋巴瘤学组副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医师分会副会长
中国CSCO抗白血病联盟副主任委员
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分会常委
四川省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会长
1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