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ESMO TOP TALK: 北肿张小田教授对话英国剑桥大学医院Elizabeth Smyth教授,深入探讨胃食管癌领域治疗现状

2022年10月09日
编译:肿瘤资讯 焰火在深海
供稿:张小田、Elizabeth Smyth

2022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刚刚落下帷幕,肿瘤资讯【Top Talk】栏目特别邀请到英国剑桥大学医院Elizabeth Smyth教授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张小田教授,基于胃食管癌[包括食管癌、胃癌、胃食管交界部肿瘤(GEJ肿瘤)]领域相关研究进行深入探讨(以下为部分对话内容)。

点击视频查看【ESMO TOP TALK】

张小田教授:Elizabeth Smyth 教授,您好!


您在今年 ESMO 大会教育环节就胃食管癌领域的治疗现状和研究进展的解读令人印象深刻且令我获益匪浅。因此我想就我们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张小田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青年专家委员会 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 支持治疗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女医师协会临床肿瘤学专家委员会 秘书长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胃癌防治专家委员会 主任委员

               
Elizabeth (Lizzy) Smyth
MD

Clinical Consultant
Gastrointestinal oncology - Addenbrooke’s Hospital in Cambridge.
Member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Medical Oncology Faculty GI educational faculty
剑桥阿登布鲁克医院胃肠肿瘤学顾问
欧洲医学肿瘤学会 GI 教育学院的成员,
领导 EORTC GI 试验组胃癌工作组
2022 ESMO大会教育专场主席(Educational session:Adjuvant and perioperative therapy for non-colorectal GI cancers: Latest status)
2021ESMO大会点评专家(曾点评ORINET-16)

胃食管癌患者入组标准存在全球差异

张小田教授我们知道在目前全球获批的胃食管癌临床试验中,不仅仅是欧美,甚至亚洲地区的日本和中国,围手术期的患者入组的标准存在着显著差异。


例如中国的胃食管癌入组的病人通常是临床分期T4aN(cT4aN),美国的入组患者分级是T3N+,欧洲则为超过T1,而日本开展的临床研究入组的则是有巨大淋巴结(bulky lymph nodes)的胃食管癌患者。请问为什么欧洲相对其他国家,入组的胃食管癌患者临床分期较早呢?


 
Elizabeth Smyth教授您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问题。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进行回答。


首先,在英国,GEJ肿瘤患者更为常见,众所周知,若GEJ肿瘤患者已经到达cT3或T4,则属于不可手术切除的类别。第二点,据我所知,无论是韩国、日本,或许中国也是同样,临床上胃食管癌切除手术中通常会进行扩大淋巴结清扫,旨在术后取得相对更好的预后效果,同时提升对化疗的接受程度,使得相关诊疗决策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然而,尽管近十五至二十年,美国和欧洲已经开始推荐进行D2淋巴结清扫,但是欧美大多数专家仍然不倾向于进行扩大淋巴结清扫术。


最后就我个人而言,非亚洲胃食管癌患者的术后预后差强人意。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首先是原发肿瘤的位置:胃食管交界部肿瘤患者主要接受切除手术;其次是欧美人群的高肥胖率:超重的胃食管癌患者,其手术操作本身更为困难;术后恢复过程更加缓慢,预后相对更差。


以上就是欧美国家在进行患者入组决策时考虑的相关因素。
 
 
张小田教授:我非常同意您刚才的回答。但是我也注意到今年ESMO大会胃食管癌领域的多项相关研究患者入组标准均高于临床分期T1,例如FOLFOX研究报告。我想请问在欧美,针对入组标准这一点,相较于临床研究,实际临床上是如何实践的?


 
Elizabeth Smyth教授:的确如你所言。在实际的临床实践中,我们很少会遇到早期的胃食管癌患者。因为在英国,我们尚未普及胃食管癌的筛查。就英国来说,临床上通常三分之二的胃食管癌患者不可手术切除。对于剩下的三分之一可进行手术切除的胃食管癌患者确诊时一般已进展至S3及以上。


因此,这就是为什么你会在早期患者的纳入标准里看到S3临床分级的患者。

高风险发病人群的筛查较为必要

张小田教授:您刚才提到胃食管癌的筛查,我也注意到在日本和韩国胃食管癌筛查较为普及。那么针对高风险的胃食管癌的发病人群而言,未来是否应当进一步普及相关筛查呢?
 


Elizabeth Smyth教授:关于胃食管癌的筛查,我们还要考虑到经济压力和实际条件。


首先,内窥镜检查相对较为昂贵,而且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其次,通常出现胃食管反流却没有被诊断为Barretts's 食管的患者存在癌变风险;在实际生活中,通常在出现胃食管反流的症状后,患者会倾向于自行基础治疗,比如使用无需处方即可在药店购买的质子泵抑制剂(PPI)等,而非入院接受治疗。


因此,对于一些看似低风险的潜在胃食管癌患者进行筛查是非常有必要的。

重要肿瘤分子标志物指引临床决策

张小田教授:当前,免疫治疗相关生物标志物是胃食管癌、结直肠癌等消化道肿瘤治疗中非常关键的科学问题,在您的临床实践中,您通常更关注哪些生物学标志物测定和基因检测?在您看来如何更好地借由生物标志物指导相关临床决策?
 


Elizabeth Smyth教授:就目前已确证的肿瘤分子标志物检测而言,我认为MSI/MMR 检测最为重要。因为免疫治疗在MSI-H/dMMR患者中取得了显著疗效,能够明显改善肿瘤患者的预后。第二个是HER2,它在胃癌中的检测价值已非常明确,针对其突变的精准治疗显著延长了患者的总生存期(OS)。第三个则是PD-L1基因检测。虽然基于英国的相关诊疗规定,我们仅对 PD-L1 CPS ≥ 5的病人使用抗PD- L1治疗,但就我个人经验而言,胃食管癌患者是可以从抗PD-L1获益的。目前,虽然我们未对所有患者进行EBV筛选,但我认为针对EBV的相关检测还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我认为,随着生物分子检测技术的不断革新和普及,我们应当在临床试验中,加强针对胃食管癌患者的具体分型,通过对胃食管癌患者进行分子诊断和分子分型,对免疫治疗的潜在获益人群进行更精准的筛选和识别,进一步提高胃食管癌患者的免疫治疗疗效。

免疫联合治疗的未来研究方向

张小田教授:目前针对胃食管癌患者,我们不仅有放化疗这样的传统治疗方式,近年来随着免疫治疗的兴起与发展,胃食管癌已经全线进入免疫治疗时代。那么针对多种肿瘤基因检测均有突变的晚期胃食管癌患者,我们应当采取怎样的联合治疗呢?
 


Elizabeth Smyth教授:目前中国的免疫治疗和药物研发进展迅速,或许你们在临床上有更多的免疫治疗药物能够进行选择。最近公布的 KEYNOTE-811 研究探索了帕博利珠单抗对比安慰剂、联合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不可切除或转移性、 HER2阳性胃癌及GEJ肿瘤的疗效,客观缓解率(ORR)获得提升。免疫联合抗HER2靶向药物治疗在HER2阳性胃癌及GEJ肿瘤展现了出色的疗效。DESTINY-Gastric03关于抗体偶联药物(ADCs)的研究也展现了令人鼓舞的临床获益。未来研究亟需探索的方向如下:胃食管癌围手术期联合策略中免疫治疗的时机与顺序、如何在提升ORR的同时改善OS等。


以上这些都需要未来更多大样本量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锁定肿瘤资讯!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Bree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Bree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2022年11月16日
FI86781s
内江市第六人民医院 | 乳腺外科
深入探讨胃食管癌领域治疗现状
2022年10月23日
张德伟
黄骅市人民医院 | 放疗科
首先,内窥镜检查相对较为昂贵,而且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其次,通常出现胃食管反流却没有被诊断为Barretts's 食管的患者存在癌变风险;在实际生活中,通常在出现胃食管反流的症状后,患者会倾向于自行基础治疗,比如使用无需处方即可在药店购买的质子泵抑制剂(PPI)等,而非入院接受治疗。
2022年10月17日
袁素娟
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 | 肿瘤科
需要未来更多大样本量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