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JNCI】乳腺癌辅助化疗患者如何合理使用镇静催眠药?

2022年09月27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在癌症患者中,镇静催眠药常用于治疗化疗相关的恶心、焦虑和失眠。然而,如何使用镇静催眠药物可以避免药物依赖和滥用?2022年9月20日《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期刊在线刊登了题为“New and Persistent Sedative-Hypnotic Use After 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Breast Cancer”的研究。介绍了乳腺癌辅助化疗后发生的持续使用镇静催眠药物的研究结果,为乳腺癌镇静催眠药的使用提供了借鉴。

研究背景

2019年美国药物使用和健康调查的数据显示,每年约480万人(占总人口的1.8%)滥用苯二氮卓类(BZDs)镇静催眠药,约160万人 (0.5%) 滥用非BZDs药物(非BZDs药物又称为Z-药物,名称以“Z”开头,如唑吡坦、佐匹克隆和埃佐匹克隆)。 镇静催眠药物在癌症患者中的滥用率可能更高。在癌症患者中,镇静催眠药常用于治疗化疗相关的恶心、焦虑和失眠。然而,长期使用镇静催眠药可能导致药物依赖、滥用和增加医疗保健服务的负担,甚至增加患者药物过量致死的风险。

然而,尚无研究评价辅助化疗后乳腺癌患者成为镇静催眠药长期使用者的比例。鉴于此,该研究旨在探索接受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成为镇静催眠药长期使用者的比例及相关的风险因素。

研究方法

该研究基于美国IBM MarketScan 数据库选取研究对象。研究纳入了2008年-2017年接受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并根据ICD-9/ICD-10和CPT编码来识别以下内容:1)乳腺癌的诊断;2)乳腺癌相关手术(乳房肿块切除术或乳房切除术);3)辅助化疗。并通过ICD-9/ICD-10和CPT编码从 MarketScan数据库中采集患者的特征资料。人口统计学变量包括性别、手术时年龄及保险状况(医疗补助保险 vs 商业/医疗保险)。其他变量包括手术类型、放疗、化疗持续时间、化疗年份和化疗前或化疗期间接受阿片类药物处方的情况。

新发的持续使用镇静催眠类药物的定义为:化疗期间存在≥ 1个镇静催眠药物处方和化疗后1年内存在≥2个镇静催眠药物处方。使用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镇静催眠药持续使用的比例和相关风险因素。

研究结果

基线特征

研究者通过MarketScan数据库识别了22,039例BZDs药物初治患者和23,816例 Z-药物初治患者(表1)。

表1 镇静催眠药初治患者的基线特征

2.png

新发的持续使用镇静催眠类药物的比例

在BZDs药物初治的患者中,6159例 (27.9%) 在化疗期间具有≥1个处方,其中963例 (15.6%) 患者为新的持续使用药物者在 Z-药物初治患者中,1769例 (7.4%) 在化疗期间具有≥1个处方,483例 (27.3%) 为新的持续使用药物者。详见图1。

3.png

图1 新的持续使用镇静催眠药物的比例

持续使用镇静催眠药的风险因素

在两组中,较短的化疗持续时间(<4个月)、接受阿片类药物治疗与新的持续使用镇静催眠类药物相关。与商业/医疗保险相比,医疗补助保险与新的持续使用BZDs药物相关 (OR =1.88;95%CI =  1.43 ~ 2.47)。详见表2。

表2 患者特征与持续使用镇静催眠药物的相关性

4.png

讨论

心理健康问题在癌症患者中很常见。半数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在确诊后的一年内有焦虑、抑郁症状。约42 ~ 69%的乳腺癌患者在根治性手术后18个月内仍存在失眠症状。在美国,约43.8%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接受了精神类药物治疗。虽然镇静催眠类药物在短期内可能非常有效,但长期使用的必要性值得探讨。一项小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发现,接受阿普唑仑和安慰剂治疗4周后癌症患者的焦虑水平均显著下降,且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因此,早期减少镇静催眠类药物的使用似乎是明智的。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较短的化疗持续时间与新的持续使用镇静催眠药的风险较高相关。该结果的原因尚未完全清楚。可能的解释包括较短的治疗方案会使患者产生更多激素相关的副作用以及出现担心疾病复发等心理困扰。无论确切的解释如何,该研究结果表明,接受较短疗程化疗的患者更需长期监测镇静催眠药物对患者的影响。

本研究有几个局限性。首先,研究中对新发的持续使用镇静催眠类药物的定义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次,研究仅纳入有连续保险的化疗患者可能存在选择偏倚。此外,由于这是一项使用医疗保健索赔数据的回顾性分析,无法确定镇静催眠药的确切适应症,因此,不确定处方的应用是否适当。最后,由于 MarketScan 中可用数据的局限性,研究无法确定所有患者的重要社会人口统计学特征,如人种、种族和地理位置等。

研究结论

乳腺癌辅助化疗期间接受镇静催眠药物的患者在化疗后有成为新的持续使用此类药物的风险,尤其对于接受阿片类药物治疗和化疗持续时间较短的高风险人群。因此,医疗保健人员可通过逐渐减量或非药理学方法来改善患者的焦虑和失眠症状,以确保合理的镇静催眠药物使用剂量。

参考文献

[1] COGAN J C, RAGHUNATHAN R R, BEAUCHEMIN M P, et al. New and Persistent Sedative-Hypnotic Use after 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Breast Cancer[J/OL]. JNCI: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2022: djac170. https://doi.org/10.1093/jnci/djac170.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Paine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Paine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2022年10月07日
陈州华
湘潭市第二人民医院 | 肿瘤科
乳腺癌辅助化疗患者如何合理使用镇静催眠药?
2022年10月06日
赵建国
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乳腺癌辅助化疗患者如何合理使用镇静催眠药
2022年10月06日
李国君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 | 血液肿瘤科
镇静催眠药常用于治疗化疗相关的恶心、焦虑和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