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专家采访】结直肠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新进展与外科治疗策略要点

2022年09月21日
来源:肿瘤资讯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2022年学术年会将于9月23日-24日安徽合肥隆重召开。【肿瘤资讯】特约专访了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郭勇教授和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院区徐阿曼教授,邀请到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海丽教授担任本次采访主持,请各位专家围绕结直肠癌中西医治疗和外科治疗的最新进展作精彩分享。

郭勇教授:结直肠癌治疗应中西医结合协同发力

专家简介_郭勇.jpg

郭教授首先指出,过去一年结直肠癌的研究取得了突出成绩。比如对于MRD认识,其是否能够指导术后辅助治疗有待进一步探索;如EGFR抗体在左、右半结肠癌治疗中的应用,尽管指南提出右半结肠不太考虑EGFR的应用,但中国的实践发现有一定获益;再如低位保肛手术如何做减法。此外在转化研究方面,是否考虑对于MSI-H的患者给予免疫+西比灵的应用。另外,对于结直肠癌的放疗剂量也有改进研究,如从45Gy提高到50Gy。这些新发现对于结直肠癌综合治疗的排兵布阵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关于中医药在结直肠癌研究领域中的应用,郭教授强调应中西协同作用,即在结直肠癌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药的应用。中医中药的应用在改善症状、预防复发跟转移、减少并发症、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在过去一年,中医药的辩证施治方法在结直肠癌治疗中也有进展,如提高辅助化疗的通过率,或用于肠道息肉干预和术后治疗,中医药中含黄连素的药物,在改善肠道微生态、减少肠道息肉和减少肠癌的发生等方面都起到一定作用。另外针对肠癌术后结构和微生态的改变,以及术后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都可通过辨证施治获得好的结果。
最后郭教授分享了中医治疗肠癌团队的理念:一,明确现代肿瘤治疗尤其是肠癌治疗领域的新进展并为我所用;二,用中医的传统方法来干预以提高临床疗效;三,明确中医在大肠癌治疗中的理念和地位;四,利用辨证施治方法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复发转移。

徐阿曼教授: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应重视手术切除和多学科诊疗

专家简介徐阿曼.jpg

徐教授指出,肝脏是结直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15%~20%的患者确诊时已合并肝脏转移,15%~25%的患者术后出现肝脏转移即异时性肝转移。50%左右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有30%以上,而不能手术的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5%,中位生存率6.9个月。有研究显示:外科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病灶,对于可手术切除、复发后多次切除和不可切除转化治疗后再切除的患者均有获益,可见外科手术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徐教授强调,结直肠癌肝转移是一种侵袭性疾病,需要多学科协作为病人提供精准的治疗方案。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主要生物学行为因素包括:CRS评分、基因状态、原发灶的位置,以及对转化治疗的反应性,其中基因状态是决定治疗方案以及患者预后的的重要标志。对于RAS/BRAF野生型的左半结肠癌患者的治疗,目前临床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疗效。此外,微卫星高度不稳定的人群约占结直肠癌患者的12%,如何挑选出这部分患者,以及让他们在免疫治疗中获得更好的疗效,外科医生应重视分子学的一般病理检测范围。
最后徐教授指出,免疫治疗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传统医学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一系列的进展使得我们外科医生更有信心去尽最大的努力维护患者的利益,也使得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成功率大有提高,极大改善了结直肠癌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Dawn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