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医诺学院】聚焦精准、创新,2022 POST WCLC-ESMO 肺癌极速解读会圆满结束

2022年09月17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合照.png

全球肿瘤领域盛会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在法国巴黎当地时间9月9日-9月13日召开,诸多重磅研究登场。就在此前,肺癌领域年度盛典、国际肺癌研究学会(IASLC)世界肺癌大会(WCLC)也刚刚落下帷幕。在肺癌治疗发展的今天,两大国际会议呈现的重磅进展将引领全球的肺癌临床诊疗。

为更快速、高效地传递最新的肺癌领域进展,探讨其对于中国肺癌临床实践的启示和思考,2022年9月17日,【医诺学院】2022 POST WCLC-ESMO肺癌极速解读会在两大盛会落幕后第一时间举办并获得圆满成功。期间,大会主席吉林省肿瘤医院程颖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洁教授携手肺癌领域优秀中青年专家们共同聚焦研究进展,辨析肺癌未来精准诊疗趋势,学术精彩引人瞩目。

开场致辞

致辞.png

会议在大会主席程颖教授王洁教授的殷切致辞中拉开序幕。两位主席首先肯定了本次会议的时效性,最快速的给各位专家展示了今年的研究进展,并对与会同道的到来表示诚挚感谢,并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她们分享到,本次会议中将由肺癌领域多位年轻有为的学者、后起之秀带来领域前沿研究进展的详尽解读与深入讨论,分享更新数据带给临床实践的思考,也期待与会嘉宾能碰撞出更多的思维火花,探索出更具艺术性、有效的方法,合理有序地给病人施治,带来更长的生存获益。

晚期NSCLC靶向治疗WCLC-ESMO进展

讲课1.png

首先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段建春教授解析晚期NSCLC靶向治疗前沿进展,指出基于Biomarker的精准检测,在驱动基因阳性NSCLC精准治疗决策中的指导作用凸显。段建春教授分享了EGFR、ALK、BRAF通路、MET ex14跳突和继发扩增/过表达、KRAS突变等靶点的研究成果。对于EGFR突变,Lazertinib单药或联合治疗一线PFS超两年,带来惊喜,针对EGFR C797S耐药四代靶向药物疗效数据不断出炉,颇具临床前景。中国队列数据显示,达拉替尼+曲美替尼双靶治疗BRAF V600E突变NSCLC的全线治疗ORR高达75%,疗效优异。MET ex14跳突卡马替尼一线治疗的优异疗效ORR68.3%也得到真实世界验证,靶靶联合在继发MET扩增/过表达中初显疗效。针对KRAS G12C突变JDQ443 ORR 57%疗效优异,GDC-6036、D-1553也表现出令人鼓舞的初步疗效,KRAS联合治疗的疗效逐渐凸显值得期待。对于ROS1、HER2等数据也进行了详细的解读,精准靶向治疗都将为患者带去更好的生存获益。

讨论1.png

随后,在环节主持人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丁翠敏教授的主持下,段建春教授和讨论嘉宾吉林省肿瘤医院柳菁菁教授针对晚期NSCLC靶向治疗进展展开精彩讨论。她们指出,晚期NSCLC已经进入精准治疗的时代,近年来NSCLC领域靶向药物层出不穷,极大改善了既往这部分患者较差的预后,所以精准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的临床实践中基因检测逐步常态化,检测花费是主要的考虑因素,如经济条件允许,大Panel检测更具优势。针对非鳞癌及混合腺癌的患者,推荐多基因PCR或NGS检测,如组织标本不可及,血浆样本NGS检测敏感性更为确切。

此外,今年WCLC公布的首个前瞻性中国BRAF突变NSCLC人群的亮眼数据给与会专家带来了惊喜,该研究填补了亚洲人群BRAF V600E突变NSCLC的数据空白,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双靶组合ORR高达75%,优于全球注册研究。达拉非尼和曲美替尼在中国的获批给BRAF V600突变的中国NSCLC患者提供了更好的选择,是BRAF V600晚期NSCLC患者一线标准治疗。目前双靶在临床上应用观察到的疗效突出,整体安全性好,发热是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按照发热管理流程干预相对易处理。

晚期NSCLC免疫治疗WCLC-ESMO进展

讲课2.png

福建省肿瘤医院林根教授则基于晚期NSCLC的免疫一线治疗进展、免疫耐药后治疗策略、免疫治疗探索等三个方向解读了研究进展。EMPOWER-Lung 1、KEYNOTE-189/-406等多项免疫治疗大型III期研究OS长期随访数据更新,夯实一线治疗地位。不同免疫抑制剂疗效的直接碰撞,以免疫为基础的去化疗模式也引发大家对何种方案为最佳选择的思考。晚期NSCLC免疫治疗耐药后治疗,目前尚无标准治疗,不同寡进展模式可能是指导治疗策略的方向,同时化疗、免疫及联合治疗“再挑战”方案成为热点方向,Biomarker的作用成为方向之一。对于KRAS等驱动基因阳性患者免疫治疗获益有限,驱动基因阳性患者仍需精准治疗。最后,近年来涌现的诸多晚期NSCLC新型免疫治疗探索值得关注,包括LAG-3、TROP2 ADC等。

讨论2.png

针对NSCLC的免疫治疗进展,本环节主持人、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姚煜教授与讨论嘉宾河南省肿瘤医院王慧娟教授各抒己见。她们指出,免疫治疗时代,长生存显得更为重要。针对晚期NSCLC免疫治疗进展后的免疫再挑战策略仍存争议,如第一程免疫治疗的用药时长、何时开启第二程、再挑战单药or联合模式的选择等均待进一步研究,强调再挑战治疗前的再次PD-L1表达水平和驱动基因检测的必要性,但整体上,临床实践中应结合患者状态进行个体化策略制定。

精准免疫时代,寻找更加准确的Biomarker已成趋势,目前NSCLC的免疫治疗中主要生物标志物仍仅有PD-L1表达。免疫治疗对于驱动基因阳性包括少见突变人群的诸多探索显示获益有限。对于驱动基因阳性晚期NSCLC,整体治疗策略仍是以靶向治疗优先,有靶打靶;对于一线靶向治疗耐药的患者,若无明确耐药靶点或无法再次活检,临床中可以考虑选择免疫联合化疗。最后,新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ADC药物,双抗药物等在NSCLC中的研究结果值得期待。

围术期NSCLC治疗WCLC-ESMO进展

讲课3.png

可切除NSCLC患者术后复发风险仍然较高,患者预后仍有待提高。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闫小龙教授阐述了围术期NSCLC的治疗进展,展望其治疗策略的未来发展。

基于ADAURA研究,TKI靶向治疗已经成为EGFR突变早期患者术后辅助治疗的新标准,对于其他驱动基因改变,如ALK,BRAF,HER2等也有初步结果显示其有效性。但整体上围手术期靶向治疗仍有诸多问题亟待探讨,如何看待更早期的患者疗效,如何为最佳模式,如何筛选最佳获益人群,如何预测治疗后复发等,亟待更多成熟数据的回答;对于围术期免疫治疗,纳武利尤单抗、阿替利珠单抗分别在NSCLC的新辅助和辅助治疗已有临床应用,但免疫治疗人群细分、最佳Biomarker探索、III期最佳治疗模式以及双免方案新辅助疗效仍然受到大家关注。针对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新技术、新方法等的应用,被给予厚望,或可能帮助改善患者生存获益。

讨论3.png

随后在闫小龙教授主持下,两位讨论嘉宾、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梁文华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岳东升教授针对NSCLC围手术期治疗相关难点及未来趋势展开分析。针对少见突变(如BRAF、MET等)患者是否适合新辅助靶向治疗,还是只限于III期患者?专家们指出,少见突变的围手术期探索可借鉴EGFR通路的成熟探索,但治疗上属于超适应症,需要与病人及家属充分沟通。此外新辅助靶向治疗推荐以III期患者人群为主,目标为实现肿瘤降期后手术。而对于更早期的患者,新辅助治疗可能并不会增加生存且对手术产生不利影响。最后,对于围手术期NSCLC靶向治疗,ctDNA–MRD检测也具有更好的指导作用,可避免过度治疗的药物暴露风险和停药可能的复发风险。总体上,ctDNA-MRD 检测在患者围手术期管理中有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前景。期待更多的前瞻性临床研究结果,丰富循证医学证据。

大会总结

总结.png

会议最后,大会主席程颖教授做总结发言。她语重心长地指出,总体上今年WCLC和ESMO进展精彩纷呈,但也带来更多对精准和个体化治疗的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给患者带去更大获益仍需大家在临床实践中继续探索。未来一段时间内,肺癌相关探索成果可能不会如乳腺癌出现变革性的进展,但如何基于目前的研究进展,实现更为精准化、个体化策略在临床实践中更好地应用,如何更好地设计肺癌的临床研究是肺癌同道们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


MCC号TML22091471有效期2023-09-17,资料过期,视同作废。

此文章内容仅供医疗卫生等专业人士参考。


责任编辑:Shire 
排版编辑:Lill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