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精准医学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促进规范化治疗,阔然基因推出【医路有我 阔然开朗】系列专题研讨会,邀请国内肿瘤领域的内外科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肿瘤精准诊疗的学术前沿进展,推动精准医学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消化道肿瘤是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我国每年结直肠癌新发病例约50万,已成为全球结直肠癌年新发病例最多的国家,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全球胃癌新发病例约50%发生在亚洲东部,主要集中在中国。因此推动消化道肿瘤的精准化诊疗对消化道肿瘤的治疗及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了总结和归纳消化道肿瘤治疗领域的临床研究、综合诊疗和规范化、个体化治疗的新进展,推动精准医学在消化道肿瘤的应用,助力新诊疗方案的推广,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医路有我 阔然开朗】消化道肿瘤精准诊疗云峰会于9月3号在良医汇肿瘤医生平台顺利举行。本次会议邀请了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宋军教授和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梁品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及第一环节和第二环节会议主持,第一环节由山西省肿瘤医院辛海荣教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许腾教授分别做主题演讲,第二环节由徐州市中心医院袁媛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范义川教授分别做主题演讲。会议同时也邀请到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子祥教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宋虎教授、北大荒集团总医院杨明睿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项建斌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赵鑫教授、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左学良教授、徐州市中心医院王翔教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徐溢新教授、山西省肿瘤医院马晓林教授、徐州市中心医院龚龙波教授、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王陆本教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王辉教授共同就胃肠肿瘤精准诊断的新手段、靶向和免疫治疗的新策略、转化研究成果的新进展,展开多视角、多领域的深入交流与探讨!
会议伊始,大会主席宋军教授和梁品教授对参会的各位嘉宾表示了热烈欢迎,并对阔然基因组织本次会议的召开给予极大肯定!
学术交流第一环节
学术交流第一环节由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宋军教授担任会议主持
基因检测在消化道肿瘤中的应用
来自山西省肿瘤医院的辛海荣教授带来了《基因检测在消化道肿瘤中的应用》主题演讲。
辛教授对消化道肿瘤的流行病学进行了回顾,由于其死亡率和发病率在逐年上涨,患病人群在不断增加,对于消化道肿瘤患者治疗的研究也是日新月异;肖教授结合指南共识回顾了目前消化道肿瘤的靶向免疫治疗药物的获批情况,同时也讲述了目前消化道肿瘤的前沿研究进展。
来自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张子祥教授、来自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宋虎教授、来自北大荒集团总医院的杨明睿教授围绕基因检测在胃肠道肿瘤中的应用进行了一些学术交流,提出了基因检测有助于消化道肿瘤的精准治疗。
直肠癌新辅助治疗一例汇报
来自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许腾教授带来了《直肠癌新辅助治疗一例汇报》,患者通过基因检测提供的信息结合临床进行新辅助治疗方案的制定。同时在新辅助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了ctDNA的检测,评估患者的预后及复发风险;通过MDT多学科会诊对一系列的检测结果和患者的临床情况制定患者的治疗方案,在新辅助治疗后进行手术切除并进行了后续化疗,在随访复查中患者疾病稳定且状态良好。
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项建斌教授、来自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赵鑫教授、来自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左学良教授就这个案例也进行了一系列的交流,同时也提出了通过不同的技术平台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检测可以为后续的精准治疗提供基础。
学术交流第二环节
学术交流第二环节由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梁品教授担任会议主持
下一代病理技术在消化道肿瘤中的研究和应用
来自徐州市中心医院的袁媛教授带来了《下一代病理技术(NGP)在消化道肿瘤中的研究和应用》,随着多组学研究和肿瘤免疫微环境研究的临床价值深入人心,肿瘤精准诊断正在从NGS向以多重荧光免疫组化技术为代表的下一代病理(NGP)技术发展。
多重荧光免疫组化技术能够突破抗体种属限制,在一张组织切片上对7-9个生物标志物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定量评估组织中细胞的组成、定位和功能等信息,全景刻画肿瘤免疫微环境以及细胞间的原位空间信息。不仅可以节约珍贵样本,还能发现更多的稀有细胞亚群,助力肿瘤未知领域的探索。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对全局数据进行稳定可靠的扫描、记录和定量分析,助力数据价值的高阶挖掘。
目前,该技术已经是研究热点技术,正处于从科学研究向临床推广的重要阶段,也被越来越多的药厂纳入新药研发和临床试验中。在消化道肿瘤领域,NGP技术在肿瘤复发风险预测,预测性标志物的发掘,化疗、免疫治疗、免疫联合靶向等多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场景和研究价值。多组学多技术手段共同探究肿瘤免疫微环境,有助于探索肿瘤发生发展、复发、转移、耐药等研究,共同推动肿瘤病理诊断技术的进步 。
来自徐州市中心医院王翔教授表示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小标本的检测量难以满足检测需求,传统病理技术的局限性逐渐凸显。相较于传统病理技术,NGP技术给临床诊断提供了新思路。目前还没有成熟的预测免疫治疗的标志物,但NGP技术能够在一张片子上表征多个标志物,提供了更多的生物学信息,有助于挖掘新的生物标志物。大量高分文章也通过NGP技术去探索肿瘤免疫微环境,证明了该技术在诠释肿瘤免疫微环境的重大优势,相信该技术一定会在肿瘤精准治疗研究中大放异彩。
来自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徐溢新教授表示在探索精准医疗的道路上,我们开展了很多临床探索研究,例如CAR-T治疗、肿瘤疫苗、类器官芯片等,这些探索性的研究离不开先进的病理诊断技术的发展和支持。目前,我们正在利用NGP技术积极探索不同治疗方式下肿瘤免疫微环境的特征,助力肿瘤精准治疗的发展。
来自山西省肿瘤医院马晓林教授表示肿瘤的精准医疗主要体现在个性化用药方面,从无人群区分,根据病理分型的区分,到分子病理的精准区分,靶向、免疫相关的靶标检测,让更多患者精准获益。NGP技术从病理层面进行技术突破,节约珍贵样本,一张组织切片上可以表征多个标志物并展现原位空间位置关系。NGP技术在单一靶点检测作用日益微弱的当下,其重要作用得到凸显,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结肠癌病例分享
来自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范义川教授带来了一例结肠癌患者接受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的案例分享,一例结肠癌患者在术后进行了基因检测,基因检测结果制定了患者的后续治疗方案: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在治疗后也对患者进行了定期的ctDNA的检测进行监控,结合临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来自徐州市中心医院的龚龙波教授、来自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的王陆本教授、来自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王辉教授就这案例及所应用技术平台进行了探讨,提出在结直肠癌中进行术前和术后对患者进行基因检测从而对患者进行精准治疗是很有必要的。
最后来自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梁品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本次会议从NGS二代测序、NGP下一代病理两个技术平台介绍了消化道肿瘤的治疗和研究进展,两个技术平台为临床精准医疗提供更多的治疗marker,为消化道肿瘤精准诊断、精准治疗提供了基础。NGP技术能够在一张切片上实现多种标志物的检测,展示多种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的分布及其原位关联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次大会让我们系统地学习了NGP技术的特点、优势及其在消化道肿瘤中前沿的进展,受益匪浅。期待NGP技术有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实现成果转化并在临床应用,推动肿瘤精准治疗的革新。再次也感谢阔然基因公司提供的学术交流平台,希望未来我们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一起讨论、百家争鸣!期待未来再交流!
排版编辑:Ha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