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19届国际骨髓瘤学会年会(IMS)已于2022年8月25日至27日在美国洛杉矶隆重召开。在这一享有盛誉的活动中,来自世界各地的骨髓瘤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骨髓瘤相关的新技术、新治疗及未解问题。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高度依赖微环境的肿瘤,肿瘤细胞、免疫细胞和多种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因此免疫反应在MM发展中至关重要,理解骨髓微环境中的免疫成分是精准靶向治疗肿瘤的关键。来自中国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付蓉教授及其团队在2022 IMS大会中发表了多项MM免疫治疗相关研究进展,【血液肿瘤资讯】特将内容整理如下,与您共享IMS会议上的重磅研究进展。
研究一:多发性骨髓瘤中高功能但低水平的干细胞记忆T细胞(Tscm):一种潜在的肿瘤靶向和长寿命的细胞治疗群
标题:High function, but low level stem cell memory T cells in multiple myeloma: a potential tumor targeted and long lived cell therapy population
摘要号:P-014
最近,因具有存活时间极长、可以自我更新以及强免疫介导的抗肿瘤作用等特征,一种被称为“干细胞记忆T细胞”(Tscm)的罕见记忆淋巴细胞亚群,被认为是继T细胞治疗后更具潜力的免疫疗法。
在该研究中,研究者根据CCR7和CD45RA表达状态将CD4+和CD8+ T细胞分为4个亚群:初始T细胞和Tscm细胞(CCR7+ CD45RA+)、中央记忆T细胞(Tcm)(CCR7+ CD45RA-)、效应记忆T细胞(Tem)(CCR7-CD45RA-)和末端效应T细胞(Tef)(CCR7-CD45RA+)。
研究者在29例初治MM(NDMM)患者、28例完全缓解MM(MM-CR)患者及7例复发MM(MM-R)患者和20名健康人群(HC)的外周血(PB)和骨髓(BM)样本中,通过多色流式细胞术检测CD4+ 和CD8+ T细胞中Tscm、Tcm、Tem和Tef的表达。此外,用抗CD3/CD28抗体刺激T细胞72小时后,研究者还检测到PD-1和TIGIT以及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表达。
研究结果显示,NDMM组CD8+ T细胞上的Tscm百分比(0.41 0.27%,P<0.001)低于HC组(0.96 0.39%),以及NDMM组的Tcm,Tem(59.74 11.56,P<0.05)显著高于HC组(51.21 10.98%)。似乎Tscm和Tcm细胞在MM中倾向于分化为Tem和Tef细胞。同时,Tscm细胞在PB中的表达量高于BM,尤其是在CD8+ T细胞中。在功能研究中,NDMM组中Tigit在Tscm上的表达 (96.5739 4.6476%,P<0.05)高于HC组的(93.0421 5.67807),但Tscm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明显高于CD3+、CD4+ 和CD8+ T细胞。
总而言之,Tscm的有效功能显著增加但在体内水平较低,表明提高MM患者Tscm的频率可能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肿瘤靶向长寿T细胞治疗工具,从而延长MM患者的生存期。
研究二:多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多发性骨髓瘤细胞负荷是分析患者免疫细胞亚群的有效方法
标题:Detection of multiple myeloma cell load by multiple-color flow cytometry as a useful approach for analyzing immune cell subsets in patients
摘要号:P-049
作为骨髓微环境的重要成员,免疫细胞一直是这些年的研究热点。在本研究中,研究者使用细胞内Euro-Flow来识别免疫细胞亚群,这是既往从未实践过的。
研究者重新分析了Euro-Flow检测的细胞内CD38、CD138、CD56、CD19、CD27、CD45、cKappa、cLambda,以观察免疫细胞亚群。Ⅲ期患者B细胞和未成熟B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Ⅰ期患者,而基于国际分期系统和修订版国际分期系统的记忆B细胞均呈相反趋势。严重贫血患者幼稚B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而记忆B细胞百分比则有相反趋势。Cr≥2 mg/dL的患者未成熟B细胞百分比低于Cr<2mg/dL的患者。
同样,在4个周期的药物诱导治疗后达到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的患者中,未成熟B细胞和浆母细胞样细胞的百分比均有所增加。B细胞及其亚群数量增加的患者,尤其是未成熟B细胞和浆母细胞样细胞,可用于预测MM患者对诱导治疗方案的反应。此外,7个免疫亚组的组合比任何单个免疫亚组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总体而言,这些结果表明,通过八色流式细胞术进行的MM细胞负荷评价可能是分析免疫细胞亚群的有效方法,并可作为定MM患者的潜在预后指标。
研究三: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瘤细胞来源的MP作为反映MM患者微小残留病的潜在策略
标题:Detecting of myeloma cell-derived MPs by flow cytometry as a potential strategy to reflect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in MM patients.
摘要号:P-050
目前对于MM的MRD检测主要依靠Euro-Flow和二代测序技术,既往研究证明Ps+ CD138+MP、Ps+BCMA+MP和Ps+CD319+MP的数量是监测骨髓瘤细胞负荷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检测血浆中MM-MPs可能可以克服直接检测骨髓瘤细胞的不足,如局灶性分布和样本稀释。在此,研究者探讨了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瘤细胞来源的MP在MRD监测中的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与Euro-Flow阴性患者相比, Euro-Flow阳性患者的Ps+ MPs、Ps+CD138+MPs、Ps+BCMA+MPs、Ps+CD319+MPs计数明显升高。
基于ROC曲线确定的最佳截断点,对10例移植后患者(患者001、002、003、005、006、008、009、010)进行分析。有趣的是,患者007在12个月时达到Euro-Flow阴性(< 0.001%),然而,Ps+BCMA+MP始终为阳性,Ps+CS1+MP随后恢复阳性;患者004在3个月时也达到Euro-Flow阴性(< 0.001%),而该患者的Ps+BCMA+MP仍为阳性,然后在6个月时,患者的Euro-Flow恢复阳性,所有MP均转为阳性。
该研究表明,除Euro-Flow外,MP计数也可用于监测MM的MRD状态。MP可通过 Euro-Flow 在MRD阴性MM患者中保持阳性。未来,将继续对Euro-Flow阴性但MP阳性的患者进行随访,并探索检测MP是否可以达到比Euro-Flow技术监测更深入的缓解水平。
研究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TIM-3/Gal-9调节多发性骨髓瘤NK细胞的功能
标题: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regulate the function of NK cells via TIM-3/Gal-9 in multiple myeloma
摘要号:P-088
MM细胞呈局灶性分布于骨髓腔内,与其周围其他细胞及骨髓基质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发病机制。目前认为基因异常是MM发生的内在因素。此外,免疫微环境的变化是MM患者发生、发展的重要外在因素。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MM患者NK细胞的调节作用,将为进一步寻找MM新的免疫治疗靶点提供依据。
研究者采用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骨髓中NK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同时通过FCM检测骨髓NK上TIM-3的表达。然后,诱导BMSCs和NK的体外共培养体系,分为4组(A:NK细胞;B:NK细胞 + TIM-3抑制剂;C:NK细胞与BMSCs共培养;D:NK细胞与BMSCs共培养 + TIM-3抑制剂)。共培养6d后比较4组 NK 细胞的功能。
研究结果如下:
1. 与正常对照组 [(46.27±1.99)%,(34.90±1.42)%](P=0.0194) 以及CD56dimNK细胞 [(42.00±1.90)%,(31.35±1.69)%](P=0.0244)相比,NDMM中总NK细胞数量增加。对于NK 细胞的功能,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DMM组NK细胞中CD107a、NKG2D、INF-γ和穿孔素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
2. NDMM中总NK细胞TIM-3的表达[(71.58±1.62)%]较正常对照[(63.93±3.42)%](P=0.05) 以及CD56dimNK细胞[(72.77±1.62)%,(65.39±3.45)%]增加(P =0.05)。TIM-3配体Gal-9 在BMSCs上的表达(26.98±9.401%)高于Ps(3.364±1.428)%、HMGB1(3.771±1.752)%、CEACAM-1(3.717±2.622%)(P<0.0001)。
3. 与BMSCs共培养后,NK细胞表面CD107a的表达明显减少(55.46±2.25 vs.33.56±1.35%),而在TIM-3抑制剂组,BMSCs与NK细胞共培养体系中CD107a、NKG2D、INF-γ和穿孔素得到恢复。
总体而言,NDMM患者骨髓NK细胞数量增加,但功能显著降低。NK细胞上的阴性免疫检查点TIM-3在NDMM患者中升高,但在CR患者中降低TIM-3 Gal-9 的配体在BMSCs上比Ps、HMGB1和CEACAM-1显著增加。机制上,MM患者的BMSCs可通过TIM-3/Gal-9调节NK细胞免疫耗竭,促进MM的发展。
研究五:Pim-2 激酶调节多发性骨髓瘤患者TIGIT的表达和NK细胞的功能
标题:Pim-2 kinase 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TIGIT and function of NK cells from multiple myeloma patients
摘要号:P-139
Pim-2激酶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通过调节骨髓瘤细胞和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细胞周期参与MM和骨髓瘤骨病的发生。NK细胞在MM中处于功能抑制状态,而这是MM发生免疫逃逸的重要机制之一。既往的研究证实了Pim-2在MM肿瘤细胞扩增和骨破坏产生中的重要性,而研究者在此探讨了Pim-2 激酶对MM患者免疫细胞的作用,为临床使用以Pim-2激酶作为MM的治疗靶点的小分子抑制剂提供初步依据。
研究发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M患者的NK细胞比例更高(21.89±12.82 vs. 15.17±7.15,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M患者骨髓NK细胞中的细胞内Pim-2激酶表达显著增高 [52.15(17.94,76.36)vs. 14.57(8.15,29.57),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患者NK细胞中MM Pim-2激酶mRNA水平显著增高[2.67(1.22,5.90)vs. 1.01(0.77,1.88),P<0.05]。Pim-2激酶抑制剂(SMI-16a)的加入引起NK细胞功能分子CD107a、IFN-γ显著增加,TNF表达升高;NK细胞表面TIGIT表达显著降低 [28.14(9.26,38.89)vs. 49.55(27.00,66.14),P=0.0010]。而PD-1、CD96、BTLA、LAG-3、CD226、PD-1、VISTA的表达无明显变化。
总体而言,该研究表明,Pim-2激酶通过调节骨髓中NK细胞的功能和免疫检查点TIGIT参与MM患者免疫微环境的调节,为MM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可能的新靶点。但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发现。
https://events.jspargo.com/IMW22/CUSTOM/pdf/IMS2022Abstracts.pdf
排版编辑:lu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