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七)第六届杭州湘湖国际乳腺癌峰会暨第七届杭州湘湖乳腺癌中青年论坛-HR+乳腺癌专场

2022年08月23日
来源:乳此新生

HR+乳腺癌专场于20228月20日下午顺利召开。

会议由来自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刘强教授和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的王颀教授作为主席并行开场致辞。

第一部分由来自绍兴市人民医院的黄黎明教授、南昌市第三医院的陈文艳教授、四川省肿瘤医院的李卉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王守满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陈文军教授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罗婷教授共同主持。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王树森教授带来了《HR阳性晚期乳腺癌治疗新进展》的授课。王教授首先指出目前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已是指南/共识所推荐的HR+/HER2-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的首选,而在CDK4/6抑制剂进展后是mTOR抑制剂、PI3K抑制剂、HDAC抑制剂、CDK4/6抑制剂再使用等多种靶向治疗药物以及化疗百花齐放、彼此共存的局面。此外,DESTINY-Breast04和TROPics-02研究结果显示Ds8201以及SG等ADC药物对HR+晚期乳腺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总体上,CDK4/6抑制剂治疗失败后的最佳治疗策略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而精准化、个体化、全方位的探索必将进一步提高HR+/HER2-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水平。

辽宁省肿瘤医院孙涛教授带来了《CDK4/6i在晚期HR+MBC一、二线治疗中的地位》的授课。孙教授首先对HR+/HER2-乳腺癌的治疗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并指出CDK4/6抑制剂的问世改变了HR+/HER2-晚期乳腺癌治疗格局。PALOMA-2研究最新结果提示,哌柏西利+来曲唑 vs 安慰剂+来曲唑一线治疗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的OS未达到统计学差异,但PALOMA-1和PALOMA-2联合OS分析发现哌柏西利+来曲唑组在无疾病间期>12个月的患者中有OS获益。MONALEESA-2研究提示Ribociclib+来曲唑一线治疗HR+/HER2-晚期乳腺癌显著延长OS,Ribociclib剂量减少不影响OS获益。随后,回顾其他既往已发布的相关研究结果,提出不同CDK4/6抑制剂研究的OS结果差异可能是因为药物特异性差异,入组患者差异及统计方等其他因素影响。随后梳理了CDK4/6i+内分泌二线治疗的相关临床研究。最后提出,HR+/HER2-晚期乳腺癌一线/二线治疗,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是优选方案,并指出临床上还需要探索的问题,包括确定预测性生物标志物,针对每个患者的最佳治疗顺序以及疾病进展后使用CDK4/6抑制剂患者的最佳管理等。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陈益定教授带来了《CDK4/6i在HR+HER2-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中的作用》的报告。陈教授首先介绍了CDK4/6抑制剂用于HR+/HER2-乳腺癌辅助治疗的4项临床研究概览,针对PENELOPE-B 、MonarchE 和PALLAS临床研究进行了详细解读。PENELOPE-B是第一项CDK4/6抑制剂作为(新辅助后)辅助治疗显示成熟的iDFS结果的研究,在新辅助治疗后高复发风险的HR+/HER2-乳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中加用1年Palbociclib并不能改善iDFS,到目前的数据为止,PENELOPE-B的结果尚不支持将1年的palbociclib添加到内分泌治疗中。MonarchE提示阿贝西利联合ET是首个证实对HR+/HER2-、淋巴结阳性、高风险、早期乳腺癌患者有效和可以耐受的CDK4/6抑制剂。PALLAS研究目前表明较高的剂量暴露显示出轻微的iDFS改善的趋势,但是分析受限于事件数量较少,需要最终的实验分析结果。

江苏省人民医院的李薇教授作了《HER2低表达MBC患者治疗策略》的报告。李薇教授首先提出了HER2低表达的定义以及HER2低表达在乳腺癌的分布情况。随后阐述了DESTINY-Breast04研究结果,结果显示:与医生选择的化疗方案相比,T-DXd将HR阳性、HER2低表达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了49%(PFS风险比 [HR] 0.51;95% 置信区间 [CI]:0.40-0.64;p<0.001)。根据盲法独立中央审查(BICR)评估,T-DXd治疗组患者的中位PFS为10.1 个月,而化疗组患者为5.4个月。因此,在今年8月5日,FDA提前批准了T-DXd的新适应症,用于HER2低表达转移性乳腺癌。另外,对比T-DXd和一线化疗在HR+/HER2低表达MBC的DESTINY-Breast06研究正在进行中,也期待这项研究的结果。最后,李教授提出DESTINY-Breast04结果的出现重塑了HER2低表达MBC的命运之轮,是此类患者临床实践的变革点。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陈小松教授作了《多基因阵列检测在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决策中的应用》。陈教授介绍了2022年ASCO指南中对于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决策中多基因检测的应用,指南中提到,对于21基因检测,在ER+/HER2-患者,如果患者处于绝经后并且伴1-3颗淋巴结转移,是强烈推荐行Oncotype DX检测,如果RS≥26,建议患者行化疗。对于绝经前同时伴有1-3颗淋巴结转移,并不建议行Oncotype DX检测,此类患者辅助化疗与否可能需要医生与患者共同协商而定。而对于淋巴结转移3颗以上的患者,目前尚无充足的证据建议患者行多基因检测。随后,陈教授对70基因检测在指南中的推荐进行了梳理,并在最后分享了自己团队对于21基因RS在ER+/HER2-乳腺癌应用的瑞金经验。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郑敏教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的吴小红教授、福建省肿瘤医院的李娜妮教授和南昌市第三医院的王红教授就CDK4/6抑制剂在HR+/HER2-早期以及晚期乳腺癌治疗的地位、HER2低表达治疗决策、多基因检测在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中的决策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第二部分由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樊英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沈朋教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的吴伟主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的史业辉教授、山西省肿瘤医院的韩国晖教授和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的李群教授共同主持。

李恒宇教授带来了《哌柏西利治疗HR+晚期乳腺癌真实世界研究》的报告。这项研究总共纳入190名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8.0个月),Palbociclib主要与芳香化酶抑制剂(66.3%)、氟维司群(32.6%)和他莫昔芬(1.1%)联合使用,palbociclib在一线(n=83)、二线(n=41)和后线(n=66)中给药的结果显示三组的mPFS值分别为21.0、14.0和7.0个月,内分泌敏感性与患者预后也显著相关,其中内分泌初治患者、继发性耐药患者和原发性耐药患者mPFS分别为23.0、12.0和6.0个月(p<0.01)。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症(74.2%; 3/4级:30%)、疲劳(48.4%)、贫血(32.6%)和血小板减少症(22.1%)。PRO数据表明,palbociclib加ET显著改善了认知和情绪功能、疼痛症状和整体生活质量。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剑教授带来了《口服SERD药物在HR+乳腺癌的应用》报告。张教授首先指出尽管内分泌治疗为HR+乳腺癌患者带来了临床获益,但仍有很大的未满足的治疗需求,因此,HR+乳腺癌患者亟需新的治疗选择。与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相比,口服用药更便利,药物可及性更高。目前获批的内分泌药物都有其特定的局限性,目前有多种口服SERDs已处于临床开发后期阶段。接着,张教授谈到了口服SERDs优于其他内分泌药物,其中Giredestrant 30mg单药ORR 27%,Giredestrants单药和联合哌柏西利ORR 48%,中位PFS 18.2个月。最后张教授还提到了现在在开展的口服SERDs的临床研究:(1)lidERA是首个在HR+/HER2-eBC中探索giredestrant辅助治疗疗效和安全性的Ⅲ期研究;(2)persevERA是giredestrant+CDK4/6i在HR+/HER2-mBC一线治疗的Ⅲ期研究;(3)Amecestrant在早晚期治疗的研究布局依然丰富,Elacestrant的晚期研究获得阳性结果。

江苏省肿瘤医院张莉莉带来了《乳腺癌联合内分泌治疗方案个体化不良反应管理策略》报告。张教授介绍了传统内分泌治疗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CDK4/6抑制剂的主要AE,分别从血液学毒性、腹泻、肝肾损害、皮疹、口腔黏膜炎、间质性肺炎和静脉血栓形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处理方面作了详细的阐述。最后,张教授再次强调了对于晚期乳腺癌治疗中常见的一些治疗相关性症状,应严密观察,加强管理:(1)多数晚期乳腺癌是不可治愈的,治疗的目的是在保证患者生活质量的基础上,控制肿瘤,减轻症状;(2)选择治疗方案时,应平衡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3)关注长期生存者的生活质量。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曹君教授带来了《早期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策略》报告。曹教授建议精准筛选中高危患者进行升阶梯治疗,SOFT&TEXT STEEP分析显示中高风险人群使用OFS强化内分泌治疗临床显著获益。同时,monarchE研究显示出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用于HR+/HER2-高危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时,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中位随访28个月时,阿贝西利联合内分泌治疗患者的iDFS事件风险降低32%(HR 0.680,P<0.0001),3年iDFS率绝对获益为5.7%(88.6% vs 82.9%)。曹教授还谈到了内分泌治疗周期趋势是延长疗程,对于完成5年标准耐受性良好且高危的患者可考虑延长治疗。同时,结合基因检测复发风险评分、临床病理因素等精准筛选延长治疗的患者人群。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碧芸教授带来了《CDK4/6i耐药机制和后CDK4/6i治疗策略》报告。王教授谈到了CDK4/6i改变HR+晚期乳腺癌治疗格局,CDK4/6抑制剂+ET成为HR+/HER2-ABC一线标准治疗方案,但CDK4/6i进展后的治疗选择也亟须关注。接着,王教授分别介绍了 CDK4/6i治疗后的选择:(1)跨线治疗,CDK4/6i的跨线治疗证据较少,数据陆续报道;(2)PIK/AKT/mTOR通路改变的抑制剂:PIK3CAi、AKTi、mTORi 等;(3)国内有西达苯胺的报道和指南推荐。最后,王教授指出内分泌治疗后也可进入化疗阶段,ADC药物DS8201, SG也进入该领域角逐。

辽宁省肿瘤医院的张强教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赵旭晔教授、四川省肿瘤医院的王浩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石晶教授、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的陈德波教授和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的马力教授就早期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策略、联合内分泌治疗毒副反应管理、CDK4/6抑制剂耐药后的治疗策略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