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专家访谈】2022中华肿瘤大会 | 林桐榆教授:携手防治重科学,传承创新学名家

2022年07月26日
来源:肿瘤资讯

中华肿瘤大会kv.jpg

2022年7月16日~17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江苏省抗癌协会、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同举办的、以“携手肿瘤防治 共筑健康未来”为主题的2022年中华肿瘤大会以线上会议的形式召开。本次大会邀请了国内外肿瘤著名专家和全国同仁齐聚论道,聚焦于肿瘤学发展前沿和最新进展。在此,【肿瘤资讯】特别邀请到林桐榆教授就本次会议亮点等内容进行分享。

林桐榆.jpg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携手肿瘤防治,共筑健康未来”,能否结合本次大会的主题谈谈肿瘤的防治需要注意什么?共筑健康未来,又需要从哪几个维度出发,去思考、探索和实践?

林桐榆教授:众所周知,肿瘤不仅需要治疗,更需要预防,而肿瘤的预防可分三个层面。第一,是病因预防,戒烟除了可以降低肺癌发生率外,还可以降低其他肿瘤的发生率。第二,接种疫苗也是降低肿瘤发生率的有效措施,如:接种乙肝疫苗可降低肝癌的发生率,接种 HPV 疫苗可预防宫颈癌和口腔癌。研究显示幽门螺旋杆菌( Hp) 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若有效控制Hp就可一定程度上降低胃癌的发生率。

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而女性如何远离这“粉红杀手”?乳腺癌有很多高危因素,研究表明通过母乳喂养可帮助女性降低罹患乳腺癌风险,因此如今的三胎政策可一定程度上降低乳腺癌的发生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女性口服液的主要功能就是补充雌激素,帮助女性将雌激素恢复到正常水平,使其容光焕发,但雌激素水平升高有可能导致乳腺癌的发病率上升,因此肿瘤防治的病因预防尤为重要。第二,早诊早治。肿瘤的早诊早治需要广大医学工作者向群众普及科学的防癌知识和防癌体检,例如全身体检可帮助中老年人群尽早识别癌症早期发生,作为子女应嘱咐父母定期体检,早筛早诊早治。第三,若万一确诊肿瘤,需及时进行规范化治疗。

肿瘤的预防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政府的投和教育,以及媒体正向积极的引导向群众传播科学的肿瘤知识。同时,制药企业需要保持创新力、发展原动力到新的抗癌药物研发上,这样才能匹配上临床治疗层面的需求。

21 世纪,随着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的快速发展,肿瘤的治愈率不断提高。而肿瘤防治事业不能单单仅依靠医院进行,需要社会、政府、药企、医生和患者共同携手、积极探索、合力推进,助力健康中国2030,实现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这一战略目标

根据本次大会公布的日程,我们注意到大会特别设立了“院士名家讲坛专场”,请问本专场设置的初衷是什么?又希望通过“院士名家讲堂”向广大的全国同仁传递怎样的内容和思想?

林桐榆教授:医学需要先传承,才能进行创新。名家院士具有先进的医学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我们希望院士名家能把自身的经验分享出来,让年轻的医学工作者们在深入学习,认真吸收经验,后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将“先传承,后创新”的理念落到实处。

同时,名家院士的成功不单单是依据个人经验而成功的,而是多学科团结协作的成果。医学若只依靠单打独斗,则永远是存在于角落上,停留在低层次上的诊疗。因此,希望大家共同协作努力,为我们的中国肿瘤防治疗而努力献计。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Ha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