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1075】【ASCO、EHA抢先看】李志铭、杨海燕教授:双抗Glofit开启T细胞免疫疗法新征程,为aNHL患者带来新希望

2022年05月30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kv罗氏eha.png

2022年6月,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和欧洲血液学年会(EHA)将先后揭幕,入选文章亦陆续揭晓。【肿瘤资讯】特邀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李志铭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杨海燕教授,第一时间精选部分重磅研究进行解读,以飨读者。

导读

Glofitamab(简称Glofit)是一种IgG1样全人源化、Fc段沉默处理、独特2:1结构的CD20×CD3双特异性抗体,可同时与B细胞CD20和T细胞CD3结合,诱导T细胞的激活和针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反应,从而实现抗肿瘤效应。NP30179 研究(NCT03075696)是一项 I/II 期、多中心、开放标签、剂量递增和扩展研究,评估 Glofit 在复发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R/R NHL)患者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药代动力学,初期结果显示,Glofit单药治疗具有较高的抗肿瘤活性,且耐受性良好,有望成为侵袭性淋巴瘤(aNHL)的一种有前景的治疗方式。2022年ASCO和EHA两项国际大会将首次公布Glofit治疗既往接受≥2线治疗的R/R DLBCL患者的关键性II期扩展队列研究数据。

研究一:Glofitamab治疗既往经两线或以上治疗的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患者,诱导持久完全缓解

标题:GLOFITAMAB INDUCES DURABLE COMPLETE REMISSIONS AND HAS FAVORABLE SAFETY IN PATIENTS WITH RELAPSED/REFRACTORY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AND ≥2 PRIOR THERAPIES: PIVOTAL PHASE II EXPANSION RESULTS

摘要号:ASCO口头报告7500/EHA口头报告S220

方法:研究纳入人群为既往接受过≥2种系统治疗的DLBCL患者(包括DLBCL NOS、HGBCL、PMBCL或trFL),接受过≥1种抗CD20单抗和≥1种蒽环类药物。在首次使用Glofitamab 前7天给予1000mg奥妥珠单抗预处理,随后Glofitamab在第1周期采用阶梯剂量递增静脉输注给药,即第1周期第1天和第8天分别输注2.5mg、10mg,第2-12周期第1天输注目标剂量30mg,每个周期21天,共12个周期。主要终点是由独立审查委员会(IRC)评估的CR率,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采用ASTCT标准进行评估。

结果:入组经多线治疗且高度难治的患者,其中58.3%为原发难治患者,33.1%的患者既往接受过CAR-T细胞治疗。中位随访12.6个月后,39.4%的患者达到CR,总缓解率(ORR)为51.6%。大部分患者(77.6%)在12个月时持续CR,CR中位持续时间尚未达到。最常见的不良事件(AE)为CRS,发生率为63.0%,但主要发生在初始给药期,大多数为1级(47.4%)或2级(11.7%),≥3级CRS发生率较低(3.9%),仅1例患者因CRS停药,无5级不良事件发生。

结论:在R/R DLBCL患者中,固定疗程Glofitamab单药治疗可诱导持久的完全缓解,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包括既往接受过CAR-T治疗的患者。对于既往接受多线治疗后复发/难治性DLBCL患者,Glofitamab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治疗新选择。

导读

据悉,上述研究结果达到主要研究终点,已向欧洲药品管理局递交上市申请,并计划在今年提交给全球其他监管机构,也期待该药物在中国早日获批上市。此外,真实世界数据是临床试验的重要补充,Glofit在真实世界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究竟表现如何?EHA大会也有相关数据公布。

研究二: 中国台湾真实世界经验:Glofitamab挽救治疗R/R B细胞淋巴瘤患者,HBV再激活风险低

标题:REAL-WORLD EXPERIENCE OF OUTCOMES WITH GLOFITAMAB SALVAGE THERAPY FOR RELAPSE/REFRACTORY B-CELL LYMPHOMA IN TAIWAN: MINIMAL SAFETY CONCERN WITH HEPATITIS B REACTIVATION

摘要号:P1234

目的:该研究旨在探讨在真实世界中Glofitamab挽救治疗DLBCL和其他亚型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特别是乙肝病毒(HBV)再激活的风险。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2021年12月在同情用药计划中经≥3线既往治疗并接受glofitamab挽救治疗的DLBCL或其他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数据,Glofitamab给药方案为:首次给药前7天前予以1000mg奥妥珠单抗预处理,随后采用阶梯剂量递增方式静脉输注给药,即在第1周期第1天和第8天分别输注2.5mg、10mg,第2-12周期第1天输注30mg,每个周期21天,共治疗12个周期。

结果:截至2021年底,共入组26例患者,其中11例(43%)为女性,18例为原发DLBCL,3例为转化大B细胞淋巴瘤,5例为其他亚型B细胞淋巴瘤。入组患者中位年龄为57(26-75)岁。在18例原发DLBCL患者中,10例(56%)为非生发中心亚型,9例(50%)为双打击/三打击型淋巴瘤。12例(46%)患者伴结外病变,7例(27%)骨髓受累,15例(58%)患者LDH水平升高。既往中位治疗线数为5(3-10),24(92%)例患者既往接受≥4线治疗。所有患者既往都接受过利妥昔单抗治疗,6例(23%)患者接受过自体或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治疗,9例(35%)患者接受过维泊妥珠单抗治疗。19例(79%)为末线难治患者。Glofitamab中位治疗5(1-12)个周期。

中位随访9个月,患者中位生存期为6个月。总缓解率和完全缓解率分别为50%和23%。入组患者总体获得较为持久的缓解:在13例缓解的患者中,8例在随访结束时仍在继续治疗,1例完成12个周期的治疗,1例在缓解状态下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2例在缓解状态下因感染去世;仅1例患者在获得缓解后出现疾病复发。达到缓解的患者中,无患者出现疾病进展。

15例(58%)患者发生CRS;大多数CRS发生在初始治疗的前两个周期,且大多数为1-2级,仅2例患者发生3级CRS。未观察到4或5级CRS、神经系统毒性、致死性毒性事件。在HBV感染方面,7例患者为HBs抗原(+),其中6例在Glofitamab治疗期间同时进行了预防性HBV治疗;11例患者为抗HBc抗体(+)/HBs抗原(-),其中2例患者接受了预防性HBV治疗。未观察到HBV再激活事件发生。

结论:在真实世界中,对既往接受过多线治疗后复发/难治性DLBCL和B细胞淋巴瘤患者,Glofitamab仍是有效挽救治疗手段。未观察到新的不良事件。在积极预防下, HBV再激活将不是Glofitamab治疗的顾虑。

               
李志铭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
广东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常务理事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抗淋巴瘤联盟副秘书长、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头颈肿瘤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学组副组长
广东省抗癌协会靶向与个体化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免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生育力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咽喉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州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专家点评

CD20×CD3作为淋巴瘤治疗最具前景的双抗靶点组合之一,在aNHL领域中在研的双抗包括Glofitamab、Mosunetuzumab、Epcoritamab和Odronextamab等,其中Glofit在中国开发进展最快。今年ASCO/EHA大会报道了Glofit治疗既往接受≥2线治疗的R/R DLBCL患者的关键性II期扩展队列研究数据,包括曾使用CAR-T细胞治疗的患者,提示固定疗程的Glofit单药治疗可诱导患者持久缓解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为此类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此外,探索性研究发现,Glofit疗效与肿瘤的基线CD20表达水平无明显相关性;基线水平B细胞(P<0.01)、CD4 T细胞(P=0.02)和CD4效应记忆(EM)细胞(P=0.03)计数与Glofit治疗反应呈正相关;在疾病进展的患者中,CD8细胞上PD-1的表达有升高的趋势(P=0.05);达到CR的患者基线水平IL-6和C反应蛋白的水平较低(P=0.1和P=0.01)。接受Glofit治疗患者基线肿瘤组织及外周血分子生物学特征可能具有疗效预测价值,这为更为精准选择治疗方案,以及如何与其他化学免疫治疗方案联用提供了线索及依据。Glofit有望为aNHL患者提供一种新型固定疗程的治疗方案,期待Glofit早日进入中国市场。

               
杨海燕
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导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淋巴瘤科主任
CSCO中国抗淋巴瘤联盟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老年血液肿瘤协会委员
中国肿瘤防治联盟浙江血液分会副主委
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与继续教育中心中国淋巴瘤专科建设项目全程管理学组专家
浙江省医师协会肿瘤MDT专委会淋巴瘤学组组长
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重症专委会常委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浙江省抗癌协会血液分会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血液分会委员

专家点评

创新药物发展给DLBCL治疗带来了好的武器。Glofit作为一种IgG1样全人源化、全长、具有独特2:1结构的CD20×CD3双特异性抗体,作为“即用型”药物无需等待制备。初步临床研究显示Glofit在提高缓解率和延长缓解持续时间上都表现出色,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新公布的3L+DLBCL关键队列研究数据疗效令人欣喜。此外,在台湾,医生通过同情给药的方式获取Glofit并用于后线无其他可及方案的患者,积累了一定的真实世界数据。值得注意的是,在该真实世界数据中纳入的患者既往多线治疗无效或又复发(中位治疗线数为5),且难治患者比例较高,但仍获得了半数的缓解,显示出较高的有效率。更重要的是,达到缓解的患者有可能持续获益,这对于临床来说非常有意义。相信未来随着更多研究的开展和循证证据的支持,Glofit将会是DLBCL患者治疗的有力武器。

参考文献

[1] https://www.roche.com/media/releases/med-cor-2022-05-27

[2] 2022 ASCO oral, Abstract #7500.

[3] 2022 EHA poster, P1234

[4] 2022 EHA poster, P1210


投票将会移到这里


往期精彩回顾:

【1】【1074】【ASCO 抢先看】邹德慧、杨瑜教授: POLARIX研究亚洲亚组分析结果亮相,持续彰显实力!

【2】【1071】【EHA抢先看】徐兵、陶荣教授:双抗Mosunetuzumab蓄势待发,谱写惰淋新篇章



责任编辑:Elva
排版编辑:guang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