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专家访谈】唐平章教授:甲状腺癌靶向治疗再添利器,安罗替尼或成中国标准

2022年04月16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是内分泌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近10年来发病率呈迅速上升趋势。虽然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少部分局部晚期或碘难治性DTC(RAIR-DTC)应用传统的治疗方法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近年来针对这部分RAIR-DTC,国外已有多个多靶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VEGFR-TKI)获批上市。

令人欣喜的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多靶点VEGFR-TKI安罗替尼于近日在我国获批上市,用于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RAIR-DTC,其优异的疗效有望成为中国此类患者的标准治疗。据悉,这已是安罗替尼在我国获批的第5个适应证。为此,【肿瘤资讯】针对安罗替尼的适应证特展开系列采访,本期特别邀请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唐平章教授,分享安罗替尼的临床数据及其特点。

               
唐平章
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先后曾任职:头颈外科主任,大外科主任,院长,特需医疗主任 

曾任: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委会主委,CSCO副主委,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副主编,顾问等

国务院特贴,人事部突出贡献专家,“国家名医”奖(2017),入选英国皇家外科学院(FRCS)

2020年ESMO-Asia年会上,安罗替尼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的RAIR-DTC的II期临床试验数据以口头报告的形式发布,彰显了中国创新药物的风采。能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这项研究吗?

唐平章教授:欧洲肿瘤内科协会(ESMO)是全球最负盛名和最具影响力的肿瘤学会议之一,在2020年ESMO-Asia年会上,安罗替尼的II期临床研究数据以口头报告的形式发布,这是国际对中国创新药物的承认,也是对中国自主研发能力的认可,意义非凡。从新药发展来看,中国民族药物工业已从过去的仿制药时代,走向自主研发与创新的新征程。中国是世界上的大国、强国,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创造出更多的好药,不仅满足国内广大患者的需求,更能惠及全球患者。

在2020年ESMO-Asia年会上汇报的该项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II期临床试验,评估安罗替尼治疗RAIR-DTC的疗效和安全性。该研究主要入组年龄在18~70岁、经病理证实为局部进展期或转移性RAIR-DTC患者,且此前未接受过安罗替尼或其他VEGFR-TKI治疗。患者按照2:1随机分组接受安罗替尼或安慰剂治疗,允许安慰剂组患者在疾病进展后接受安罗替尼治疗。

研究结果表明1,安罗替尼治疗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是40.54(95% CI 28.29,NE)个月,而安慰剂组是8.38(95% CI 5.59,13.80)个月,P值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01)。在疾病的控制率方面,安罗替尼治疗组达到了97.37%,安慰剂组是78.38%,两组差异显著,P=0.0019。有效率方面,安罗替尼组同样具有显著优势,客观缓解率(ORR)达到了59.21%,而对照组是0%,P<0.0001。在调整了交叉治疗的影响后,安罗替尼组获得了总生存期(OS)的获益(风险比(HR)=0.36[95%CI 0.18,0.73],P=0.0033)。

两组的PFS

两组的OS

在安全性方面,安罗替尼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为高血压(84.21%)和手足综合征(73.68%)。相比于安慰剂,安罗替尼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发生率为100.00%vs. 86.49%。15.79%接受安罗替尼治疗的患者发生严重TRAE。

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及药物减量

迄今为止,该研究是多靶点VEGFR-TKI在中国分化型甲状腺癌中,进行的一项最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是国产原药药物在世界发出最强音的有力证明。

随着包括安罗替在内的多个抗血管生成药物研究数据的陆续公布,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选择日益丰富。能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安罗替尼的特点吗?

唐平章教授:作为我国1类创新药,安罗替尼是一款口服、新型、多靶点小分子TKI,能够有效抑制VEGF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PDGFR)、c-kit等激酶,具有抗肿瘤血管和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目前,中国DTC尚无标准的多靶点VEGFR-TKI。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既往获批DTC分子靶向药物尽管取得显著的ORR,但OS获益尚未得到证实。如DECISION研究显示2,索拉非尼较安慰剂显著改善了ORR(12% vs 0. 5%)和PFS(10. 8 个月 vs 5. 8 个月,HR=0.59),但OS没有差别;仑伐替尼在中国获批用于RAIR-DTC的治疗3,其与安慰剂组比较,尽管显著改善了ORR(64. 8% vs 1. 5%)和PFS(18.3个月 vs 3.6个月,HR=0.21),但OS同样也没有获益。令人鼓舞的是,安罗替尼的研究允许交叉,即在安慰剂组疾病进展后使用安罗替尼治疗,在校正了交叉治疗的偏倚后,安罗替尼组的获得了显著OS获益。而且从安罗替尼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面来看,其并不逊色于进口原研靶向药物,或将成为我国DTC患者的标准治疗。

据悉,本次安罗替尼新适应证的获批已是其在我国获批临床应用的第5个适应证:2018年5月,安罗替尼获批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三线治疗;2019年先后斩获2个适应证,即三线用于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以及二线治疗软组织肉瘤;2021年1月,安罗替尼获批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甲状腺髓样癌(MTC)的治疗。因此,目前安罗替尼不仅是目内唯一在MTC和DTC中均获批适应证的分子靶向药物,也是目前国内唯一获批的国产原研分子靶向药物。

目前,国际上关于甲状腺癌的治疗以多靶点VEGFR-TKI的联合治疗为风向,单一靶点药物的应用可能很快出现耐药,联合治疗的模式可能赢得新的突破。安罗替尼鉴于其自身特点,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或可在临床增效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未来,安罗替尼也需要进行更多研究探索,如与免疫治疗进行联合、新辅助治疗的应用等。期待安罗替尼的上市,为我国甲状腺癌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疗效,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惠及中国乃至全球甲状腺癌患者!同时,相信随着后续研究的深入探索,甲状腺肿瘤甚至更多癌症领域会在中国研究者与原研药物的带领下迎来更多治疗福音。

参考文献

1.     CHI Y, GAO M, ZHANG Y, et al. Anlotinib in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radioiodine-refractor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multicenter phase II trial. Ann Oncol, 2020, 31 (suppl_6):S1347.

2.     BROSE M S, NUTTING C M, JARZAB B, et al. Sorafenib in radioactive iodine-refractory,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hase 3 trial. Lancet, 2014, 384 (9940):319-328.

3.     SCHLUMBERGER M, TAHARA M, WIRTH L J, et al. Lenvatinib versus placebo in radioiodine-refractory thyroid cancer. NEngl J Med, 2015, 372 (7):621-630.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Mike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Anna


评论
2022年04月18日
吴耀禄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 | 普通外科
中国自主研发的多靶点VEGFR-TKI安罗替尼于近日在我国获批上市,用于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RAIR-D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