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专家访谈】张小田教授:畅谈2022 ASCO GI热点研究,分享高质量研究必备要素

2022年03月22日
来源:肿瘤资讯

2022年3月4日—5日,由南方肿瘤临床研究学会(CSWOG)、中国老年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广东省女医师协会消化肿瘤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承办的第八届POST-ASCO GI会议以线上直播形式如期召开。【肿瘤资讯】特别邀请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张小田教授,畅谈2022 ASCO GI中胃癌领域的重要研究,以及消化道肿瘤研究领域尚需解决的热点问题。

               
张小田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医学博士,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国际合作交流部副主任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青年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支持治疗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精准医学与肿瘤MDT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好声音引领胃癌诊疗新方向,

HER2表达与免疫治疗备受瞩目。

张小田教授:在2022 ASCO GI胃癌领域中确实涌现诸多中国好声音,其中令我映象最为深刻的有以下三大研究。

一是DESTINY-Gastric01研究中T-DXd生存数据的更新。除外极为亮眼的总生存期(OS)数据,该研究还显示既往接受过免疫治疗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可达到65%,高于未接受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患者。这一研究结果对于未来HER2阳性胃癌免疫治疗的布局,以及免疫与靶向联合的全程管理带来重要提示,特别是接受一线免疫治疗将成为未来的主要特点,而在二线当中也会关注这种既往过接受免疫治疗患者的后续生存获益。

二是CheckMate 649研究数据的更新。其进一步奠定了免疫一线治疗的地位,并对未来临床研究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很多启示,例如PD-L1 CPS>5的分层;PFS2非常长且长于单纯化疗。这与T-DXd在既往接受过免疫治疗患者中的数据一样,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将免疫治疗放置一线乃至新辅助治疗和辅助治疗的信心,虽然免疫治疗在围手术期中的治疗挑战会更大。

三是AK104联合化疗作为晚期胃癌或胃食管交界癌一线治疗初步结果的公布。AK104是我国自主研发的PD-1/CTLA-4双特异性抗体,前期获批适应证为子宫内膜癌,但很快其就将晚期胃癌一线治疗作为主要研究目标。非常有幸我也参与了相关研究,目前我们正在进行Ⅲ期临床研究。该项研究将为晚期胃癌一线治疗中应用AK104联合化疗带来巨大的鼓舞。

概而言之,在上述三项研究中,对改变未来临床研究和治疗格局期待最大的是T-DXd,或者说是相伴随的一系列抗HER2-ADC新药的研发。我非常期待包括T-DXd和RC48在内的新药研究数据可以重新定义HER2阳性晚期胃癌。对于HER2阳性或是HER2表达胃癌的研究将是最近一两年内临床研究的重点,而第二个研究方向则是免疫治疗。非常期待今年的ASCO会议上将有更多后续研究数据的公布。

精准诊疗联手多学科协作,

三大策略化解研究难题。

张小田教授:在消化道肿瘤领域,消化道器官作为空腔器官,对于肿瘤的精准评估和诊断是一大难点,例如,原发灶无法评估大小,腹膜转移既难以诊断又难以评估。对于这一研究方向可能的解决策略除了进行影像组学方面的探索,功能性评估也有一定帮助。此外还呼吁更好的检查SOP(标准操作程序),包括胃癌等空腔脏器的充分充盈、合适的宽度等。检查的标准与规范很重要。对于消化肿瘤的精准诊断和评估,还可延伸至免疫治疗时代中的假进展与超进展。这是因为除外与其他实体瘤的相似之处,消化道肿瘤长在空腔中,很可能也有自己的特点;可能部分患者虽为假进展,但肿瘤实质在增大,其是否真正受益相较其他实体瘤判断更为困难,即评估的困难。

二是精准分型。以肺癌为例,目前肺癌已经可以精准至某一外显子的某个突变,但对于胃癌而言目前仅关注到HER2过表达,而难以精准到某一个具体位点的具体突变。除外肠癌BRAF V600E突变,整体而言,消化道肿瘤领域的精准诊断还相对落后。目前解决策略之一是进行临床与基础的对话,在临床中发现问题,由转化研究团队进行回答,包括收集标本进行相应的转化分析,无论是不同水平的分析,还是建立拟人化动物模型去验证干预策略。

三是临床研究的设计。基于肿瘤异质性较为复杂,消化道肿瘤很难像乳腺癌等瘤种一样动辄收集上千的研究病例,而后进行长时间的随访,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研究会更为困难。例如,HER2胃癌可能会有10个基因的改变,倘若细分至每一个亚型,则研究人群会相对较少。目前的解决策略是将篮子研究与伞式研究进行结合,通过高通量测序发现基因变异,用新式的精准治疗研究回答临床问题。即用更为精准的适应性研究设计,用更小的临床研究来回答更多的临床问题。

希望在消化道肿瘤的研究中能够克服评估诊断的困难、精准靶点的困难以及临床研究合理设计的困难,也期待通过多学科团队的共同合作能够克服研究瓶颈,让消化道肿瘤研究走向更合理的发展方向。

临床研究面临三大难点,

六大特质描绘PI画像。

张小田教授:一项临床研究能够问世往往已经过研究者非常深入的思考,其在思考过程中会去评估研究的目标、研究的人群、研究质量的管理、研究的费用等诸多问题。在临床研究过程中,第一个困难便是临床研究问题的产生和针对这个问题去设计临床研究的过程。因为一个成熟的想法不一定能够真正走向临床研究去实施,其存在着一些具体的困难,重中之重便是最初的科学研究目标是否合理。研究设计的环节需要反复推敲,包括给药方案的设计、与哪些研究中心合作,特别是很多前瞻性研究还伴随着转化研究,诸如此类。虽然这个困难并不能叫做绝对的困难,但其与研究团队的研究经验有重要关系。

解决完设计的问题后,在研究的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则是如何保证每一个中心、每一个研究者能够完全按照方案做到高质量的研究。这与研究者投入的精力有很大相关性。有时患者依从性不是很好,但多数患者的依从性是能够被研究者所改变的。研究者对研究的理解,对GCP(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的研究,对临床受益的理解,以及研究者的交流和表达能力等,都是多中心临床研究需要注意的问题。

最后,在治疗干预之后,还需要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与观察。目前有很多很好的方式方便医患沟通,例如微信。既往在研究者数据整理、收集、分析和随访过程中,很多患者其实并不配合,不愿意沟通当下的生存情况,虽然目前有了更好的沟通方式,但研究者仍需在临床监查员(clinical research associate,CRA)和临床协调员(clinical research coordinator,CRC)的帮助下做好管理,让研究数据真实可靠,而不应出现残缺或遗漏。

整体而言,第一个困难的解决需要经验、思考和智慧,而第二和第三个困难的解决更需要认真、严谨和付出。相信每一个好的PI都具备上述共同的特质,才能保证临床研究不但有好的设计,而且还能高标准地执行,最终呈现出有说服力研究结果。




责任编辑:Jelly
排版编辑:Shing




评论
2022年03月22日
谭兴超
岳池县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免疫治疗在胃癌治疗中取得较好效果。
2022年03月22日
一觉睡到小时候
株洲市渌口区人民医院 | 危重症医学科
畅谈2022 ASCO GI热点研究,分享高质量研究必备要素
2022年03月22日
一觉睡到小时候
株洲市渌口区人民医院 | 危重症医学科
二是CheckMate 649研究数据的更新。其进一步奠定了免疫一线治疗的地位,并对未来临床研究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很多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