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2年山西省医师协会血液医师分会第63届ASH传达会】杨林花教授:直面TKI治疗耐药问题,探究CML更精准治疗策略

2022年02月22日
来源:肿瘤资讯

2022年2月19日,由山西医师协会主办,山西省医师协会血液医师分会、山西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及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承办的2022山西省医师协会血液医师分会第63届ASH传达会隆重召开。会议期间,【肿瘤资讯】特邀大会主席、山西医科大学血液病学研究所杨林花教授针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TKI治疗现存挑战及耐药问题展开专访,详情如下。

杨林花 教授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png                
杨林花
二级教授 博士生导师

山西医科大学血液病学研究所所长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会常委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血液病精准诊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常务理事

CSCO中国淋巴瘤联盟常委

CSCO中国抗白血病联盟常委

中国女医师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血液免疫分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器官移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山西省医师协会血液医师分会会长

山西省抗癌协会白血病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山西省新兴产业领军人才

山西省三晋英才高端领军人才

《Hemophilia》《Blood》中文版编委,《中华血液学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等杂志编委

TKI药物为CML治疗带来里程碑式的进展

杨林花教授:九十年代前,CML的治疗还没有TKI这类药物,患者的整体效果较差,大多数患者接受降白细胞等对症治疗或化疗。随着TKI药物的问世,CML治疗发生了里程碑式的进展,慢性期患者在接受TKI治疗后生存期显著延长,重获生的希望。我们医院生存最长的患者,从2003年确诊治疗后已生存至今。TKI从最早的临床试验应用到现在广泛的临床应用,很多患者通过长期口服TKI药物后病情获得稳定。基层医生遵循CML规范化诊断和治疗指南,应用TKI药物一线治疗CML时,也纷纷取得了一些出乎意料的效果。

耐药或不耐受是TKI用药的一大挑战

杨林花教授:TKI药物用于一线和二线治疗CML患者时,耐药或不耐受的情况较为常见。而耐药最为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融合基因,即BCR-ABL融合基因突变以及少部分的非BCR-ABL突变。随着二代、三代TKI药物的发现,大家也在探索CML的耐药机制,结果发现约有50%的耐药是因为BCR-ABL融合基因突变,且以ABL基因为主,目前发现有10种以上。如果患者一旦发生BCR-ABL融合基因突变, 那么可能就会造成耐药,或者之前治疗效果很好,出现BCR-ABL融合基因突变后,疗效可能就会变得不好,因此我们称之为“治疗失败”。

目前临床工作之后,我们将BCR-ABL融合基因突变阳性作为治疗期间的疗效监测指标,治疗早期要求患者3个月一次基因检测,后期BCR-ABL融合基因突变降为0之后,可以改为至少6个月一次,以便警示疾病是否稳定或者进展。对于已经发生BCR-ABL融合基因突变的CML患者,我们需要寻究其突变的原因以及改变治疗方案,以求控制患者病情,甚至治愈。

总之,TKI治疗耐药机制非常复杂,发生融合基因突变的原因也方方面面,并未明确,因此目前大家也在积极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希望能为患者提供为精准的治疗策略。

对于TKI治疗耐药的患者,接下来怎么办?

杨林花教授:国内外权威指南建议,对于TKI治疗失败和耐药的患者,应进行整体评估。首先要明确患者具体哪个激酶发生突变,其次要根据突变位点,根据患者前期耐药和不耐受的情况更换二代或三代TKI药物,再者,比如从一代TKI伊马替尼转化为二代TKI达沙替尼、尼洛替尼,或者从二代TKI转换为三代TKI。如果患者最终对一代、二代、三代TKI都耐药,如果身体条件允许,我们会尝试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如果不适合或者无法移植,建议患者进入新药临床试验。另外,我们也要注意TKI药物之间的交叉耐药。对于非TKI药物治疗,如果患者出现一些特殊情况,我们也可以选择联合化疗。

深挖更多关键突变,探寻更多治疗突破口

杨林花教授:随着患者治疗时间的延长,T315I突变目前可能仍是CML临床上比较棘手的问题。针对T315I突变、无药可用的患者,可尝试应用普拉替尼、奥雷巴替尼等靶向新药的治疗。随着新的研究不断开展,我们希望针对T315I突变靶向药物的出现能为这些耐药和不耐受的患者发生T315I突变后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将不良反应发生风险降至最低。总之,对于CML治疗方案的调整,需要我们血液科医生反复思考,必要时行基因检测,及时调整治疗用药;同时也需要患者朋友积极配合。

除了T315I突变之外,患者可能还存在其他位点突变,我们也正在努力探索一些相应的新药,这同时也为医药企业和我们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更多的挑战。总之,我们坚信新药的出现定会让更多耐药的CML患者获得新生。


责任编辑:Amiee
排版编辑:Dawn

评论
2022年02月22日
李占林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中医科
学习掌握提高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