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专家访谈】胡艳萍教授:新格局可期,精准化靶向与免疫治疗为晚期NSCLC患者带来崭新未来

2021年11月09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一直是肺癌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随着医学技术、理念的不断发展,临床逐渐从经验医学模式发展到精准医学模式,靶向治疗的出现使驱动基因阳性的NSCLC的治疗更加精准。基于目前国内晚期NSCLC靶向治疗的应用现状,【肿瘤资讯】特别邀请湖北省肿瘤医院胡艳萍教授分享个人思考,展望未来治疗前景。

 

               
胡艳萍
主任医师

湖北省肿瘤医院肺癌内科首席专家 胸部肿瘤内二科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
中国胸部肿瘤协作组(CTONG)成员单位PI
湖北省免疫学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内科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湖北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湖北省免疫学会常务理事

跨时代飞跃,靶向治疗带来更多晚期NSCLC患者临床获益

胡艳萍教授众所周知,自靶向治疗出现后,晚期NSCLC的治疗迎来了质的飞跃。早期靶向药物价格昂贵,靶点单一,仅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靶点。随着临床对基因突变位点、靶向药物等不断研究,可供选择的靶向治疗药物逐渐增多,为晚期NSCLC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患者临床获益逐步增加。

目前多种靶向EGFR的药物已经降价,并纳入医保。而多项研究成果显示,晚期NSCLC患者总生存期(OS)越来越长,让广大晚期NSCLC患者看到新的希望,令人欣慰。

精准化时代,继续攻克靶向治疗药物的选择难题

胡艳萍教授:随着各种突变基因的发现、探索,靶向药物显著增加,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选择,但同时也面临“精准再精准”的挑战,给临床决策增加了难度。例如,研究发现EGFR突变中常见的19号外显子缺失和21号外显子L858R基因突变是截然不同的突变类型。2020年肿瘤高峰论坛针对这两种突变进行了更精准用药推荐:19号外显子缺失推荐选择奥希替尼、阿法替尼;21号外显子L858R基因突变推荐选择达可替尼或联合用药。此外,对共突变患者是选择联合靶向治疗还是序贯靶向治疗,存在不良预后因素的患者是否首选靶向联合其他药物等,亟待未来继续探索。

目前,靶向治疗已经进入“精准再精准”时代,期待随着更多罕见靶点药物的研发,会给更多晚期NSCLC患者带来更多临床获益,延长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

免疫精准治疗,助力驱动基因阴性的晚期NSCLC治疗

胡艳萍教授:众所周知,晚期NSCLC可分为驱动基因阳性与阴性两大类。驱动基因阳性的晚期NSCLC以靶向治疗为主,而驱动基因阴性的晚期NSCLC,则更多受益于免疫治疗。

关于免疫治疗,目前国内外指南的推荐相近,但临床实践中仍会面临诸多困惑,如免疫治疗的最佳生物标志物(Biomarker)尚未明确。因此,相对于精准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仍存在很多未知亟待探索:寻找更好的Biomarker,以达到更精准的选择优势人群;探索更佳的免疫联合治疗方式,如联合不同作用机制的免疫药物或增加免疫效能的药物。综合来说,免疫治疗为驱动基因阴性的晚期NSCLC患者带来了新希望,免疫精准治疗亦将迎来新格局。


logo底图.jpg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Am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Erin


评论
2022年03月14日
陈俊梅
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 | 呼吸内科
学习使我快乐学习使我快乐学习使我快乐学习使我快乐学习使我快乐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