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31日,以“2021肿瘤免疫治疗”为主题的研讨会以网络形式在肿瘤资讯平台顺利召开,本次会议邀请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夏曙教授和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王俊教授担任大会主席,由夏曙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董晓荣教授和王俊教授担任共同主持,来自国内胸部肿瘤领域的知名专家,围绕胸部肿瘤的治疗现状与前沿进展进行学术交流。
开幕致辞
在会议开场致辞中,夏曙教授表示,我们相聚在美好的周末清晨,围绕2021免疫治疗进展和最新的研究方向开展这场研讨会,会议内容丰富多彩,我们也会充分感受到纳武利尤单抗(NIVO)在免疫治疗领域的快速发展,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二线到一线甚至是早期NSCLC的新辅助治疗中均取得治疗获益,目前国内伊匹木单抗(IPI)已经上市,对于晚期NSCLC双免疫治疗又是一线的一种选择,这场会议也将深入探讨双免疫治疗的获益和安全性,希望大家能够碰撞出更多新的火花,照亮肿瘤患者的治疗之路,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王俊教授表示,尽管免疫治疗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武器,但是,在临床实践中尚存诸多挑战,包括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及毒性的管理、如何联合治疗、如何筛选双免疫治疗的优势人群等都是值得探索的问题。王俊教授表示会议内容涉及的瘤种主要以NSCLC为主,也包括了其他瘤种,会议内容非常丰富,值得期待。
学术环节
第一场主持:董晓荣教授
主题:2021肺癌免疫治疗进展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杜瀛瀛教授进行了2021肺癌免疫治疗进展内容的分享,包括早期NSCLC免疫治疗、晚期NSCLC免疫治疗和免疫治疗耐药三个部分。
杜瀛瀛教授提到肺癌免疫治疗捷足先登,早期NSCLC新辅助治疗研究——CheckMate816获得阳性结果,显示主要终点意向人群(ITT)的病理完全缓解率(pCR),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化疗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24% vs 2.2%),OR=13.94(99% CI: 3.49-55.75)。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不能用晚期肺癌免疫治疗效果推测早期肺癌免疫治疗。
晚期NSCLC从随机人群至亚裔人群,双免疫疗法已成为一线治疗晚期NSCLC的一种新选择。Checkmate 227研究中,4年随访数据可以看到,在PD-L1≥1%人群中,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双免疫治疗获益也更多,特别是亚洲人群获益比全球人群更多,对于PD-L1<1%人群,双免也有部分获益,研究结果也可以看到在鳞癌人群中获益更多,除此之外,双免疫治疗对脑转移人群同样有效。
Checkmate 9LA研究可以看到,在全人群(无论是PD-L1≥1%还是<1%人群),双免疫治疗也都能获益,同时鳞癌和脑转移人群双免治疗的获益也更多。对于临床不愿意接受化疗的患者,双免疫治疗将会是一种新的选择。
最后,杜瀛瀛教授提到对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耐药患者需要区分原发性耐药与获得性耐药,既往ORR高且无严重irAE可以考虑免疫治疗再挑战。
主题:深度解析免疫治疗-浅谈PFS/ORR/DOR对临床的启示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涛教授结合自己的思考深度解析免疫治疗:对免疫治疗的常用研究终点缓解持续时间(DOR)/客观缓解率(ORR)进行了新的解读,并提到目前免疫治疗是热点话题,治疗药物种类多,不能再用既往评价化疗和靶向治疗的指标来评价免疫治疗——之前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OS)能不能完全展现免疫的美?PFS中真实的谎言及DOR和ORR的故事会解答这一问题。王涛教授提到双免治疗较单免治疗有更复杂的机理和评价体系,双免治疗的不良反应停药率较单免治疗更高,停药人群的治疗持续时间(DOT)更值得关注。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人群的占比也是未来我们对于免疫深度理解的一方面,化疗对于单免高表达人群以及双免对于所有人群的OS以及DOR的影响,还尚存讨论的空间。
讨论环节:思维碰撞:亚洲人群的治疗优势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姜军教授总结到,前面两个讲者分别就NSCLC免疫治疗进行了研究回顾,并对PFS/ORR/DOR临床终点进行了思考。目前免疫治疗是一种主要的手段,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瘤种中。免疫治疗在带来新的治疗方法的同时,临床也发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比如各种治疗手段怎么联合、安全性如何、耐药的问题等,均值得思考。从目前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到,双免治疗的不良反应其实更轻,未来在联合治疗获得适应证后可以积极尝试。
张鹏教授指出,自免疫治疗加入临床诊疗后,确实看到了ORR的提高,但长拖尾效应还不确定,和中位生存OS/PFS相比,HR相对朴实且更有价值。研究证据表示,对于高表达人群,免疫治疗联合化疗与不联合化疗的差别并不明显;对于PD-L1 1-49%人群,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此外,临床需要考虑伴随诊断来决定最终的临床用药选择。
廖正凯教授提到免疫治疗从二线到一线到新辅助,一路高歌猛进,免疫治疗地位越来越高。免疫药物的跨线应用是一个很值得探索的治疗领域。对于驱动基因阳性患者,一线治疗失败时,二线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治疗有一定的效果,虽然目前证据不多,但值得探索,临床也在不断尝试。
夏曙教授表示肿瘤微环境的改变及耐受状态、包括PD-1/L1在内的生物标志物和免疫佐剂等对于免疫微环境的改变的研究可能是未来研究驱动基因阳性或耐药的重要研究方向。
董晓荣教授也表示一线治疗选择很多,驱动基因阳性比例很大,一线耐药后,使用化疗联合靶向联合免疫的相关研究在进行中,期待更多的研究数据公布。
第二场主持:王俊教授
主题:双免联合治疗的剂量探索
王俊教授指出NSCLC二线及跨线治疗目前存在很多问题,接下来讨论重点是双免治疗。目前很多瘤种都在进行免疫治疗相关研究,NIVO联合IPI的剂量探索是一个很值得分享的艰难历程。既往对于毒性的认识还不全面,很多临床医生对于IPI 3mg/kg Q3w的安全性顾虑确实很大。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朱虹教授进行了双免联合治疗剂量探索内容的分享,提到IPI全国已经上市,并用于MPM的一线治疗,IPI剂量的研究从3mg/kg Q3w到1mg/kgQ3w到1mg/kg Q6w,在不同瘤种的剂量的Ⅰ/Ⅱ期研究探索目前无统一用法,但总体来看趋向低剂量。低剂量IPI(1mg/kg,Q6w)在多个Ⅲ期研究经验证安全性可控,且带来疗效获益,NIVO联合IPI可带来长生存,未带来新的安全性信号。目前剂量的探索来看,IPI小剂量长疗程是最好的剂量组合,未来也有更多的探索空间。
主题:BMS卫星会:免疫治疗在MPM治疗进展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彭平教授系统梳理了MPM免疫治疗进展,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在MPM免疫一线治疗中,Checkmate 743研究达到了主要终点,NIVO联合IPI对比化疗,在预设的中期分析时显著提高OS(HR=0.73),3年OS率分别为23% vs 15%,显示出更好的生存获益和生活质量改善。NIVO联合IPI双免疫治疗是不可切除非上皮样MPM一线治疗新标准。第二,Checkmate 743研究显示双免疫治疗对比化疗,获得多个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第三,很多MPM的免疫治疗研究正在开展,注入树突状疫苗等在研免疫治疗,将拓宽MPM的治疗方案。第四,对于MPM的免疫治疗之路,进行生物标志物探索、患者分层分析、优势人群筛选以及联合治疗的探索将是主要方向。
讨论环节:免疫治疗的异同和临床实践
河南省人民医院卢创新教授提到,既往闻及双免治疗,因其不良反应会感觉很可怕,但实际患者的临床预后是良好的。通过朱虹的授课,看到了双免治疗在不同瘤种中的探索,对于双免治疗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临床可以通过剂量的不断调整(剂量从NIVO 3mg/kg Q3w联合IPI1mg/kg Q3w到NIVO 3mg/kg Q3w联合IPI 1mg/kg Q6w),达到最佳疗效。目前看来,NIVO 3mg/kg Q3w联合IPI 1mg/kg Q6w的性价比更高,irAE更低。
王俊教授也提到经过剂量的探索和调整,双免治疗的安全性数据目前来看非常好,之后需要更多的临床实践来进一步验证。
苏州第九人民医院李燕教授认为双免治疗除了要筛选优势人群(尽可能用标志物筛选)外,还要严密地检测irAE,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是非常重要的。李燕教授分享了一例二线使用NIVO联合IPI治疗的MPM病例,两个月时复查PR,临床疗效好于预期,安全性良好,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李燕教授表示,未来需要更多地学习,用好双免这种新的治疗手段。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王建波教授认为,免疫治疗为肿瘤治愈带来了曙光,PD-1和CTLA-4是不同的免疫检查点,双免治疗的irAE可能与药物剂量有一定的相关性。
王俊教授也提出,这次会议对双免治疗提了很好的建议,包括优势人群的筛选和双免irAE的管理等,未来在这些方面也有更多的探索空间。
第三场主持:夏曙教授
主题:NSCLC免疫联合放疗模式探索
山东省立医院冯虹教授从早期NSCLC立体定向放疗联合免疫的探索、免疫联合放疗新辅助治疗NSCLC的探索、免疫治疗在不可手术局部晚期NSCLC治疗探索、转移性NSCLC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新探索等方面做了精彩的内容分享。
对于早期不可切除NSCLC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联合立体定向放疗(SBRT/SABR)模式安全可行,期待后续报道;可切除局晚期NSCLC患者免疫联合放疗初显成效,根据ACTS-30研究可知,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度伐利尤单抗治疗可切除Ⅲ期NSCLC患者,主要病理缓解(MPR)可达77.8%,不过,放化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的新辅助治疗后毒副反应严重,因为,该种治疗方法仍需大规模前瞻性研究验证;不可切除局晚期NSCLC患者,PACIFIC和LUN14-179研究更新,免疫巩固标准治疗地位;KEYNOTE-799初步研究结果证实,免疫治疗前移的策略抗肿瘤活性良好,1年PFS率>65%,1年OS率>80%,安全亦可耐受;局部晚期NSCLC患者PET-CT引导个体化推量技术使得质子放疗在免疫治疗时代值得进一步探索;对于晚期NSCLC患者,放疗联合免疫临床获益更优,立体定向放疗与低剂量放疗联合免疫治疗初步结果惊艳,进一步结果值得期待。未来,希望能够在指南中获得推荐,任重道远。
主题:从机制到临床——免疫联合治疗和AE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章必成教授就免疫联合机制、安全性和毒性管理做了精彩授课,并总结四点:免疫联合化疗和免疫联合免疫机制上协同增效,临床上有效率得到提升;irAE的发生不容忽视,但可防可控;Checkmate 227研究等证据表明,NIVO联合低剂量IPI无新的安全性信号出现,同时相比单药没有观察到治疗相关死亡率的增加;低剂量IPI联合治疗方案安全性优于高剂量IPI的联合方案。通过对现有的irAE管理进行回顾之后,章必成教授指出irAE的管理需个性化,关键在于早诊断、早干预,必须使用鉴别诊断的手段,对irAE进行慎重定义。同时,细胞因子风暴在免疫联合治疗中也要重点关注。
讨论环节:免疫与放疗的相互作用
湖北省肿瘤医院韩光教授指出免疫治疗在肿瘤中广泛使用,获益和毒性反应值得关注。先放疗再免疫治疗的模式可以提高免疫原性,局部晚期/Ⅲ期同步放化疗联合免疫后免疫维持初显成效。免疫治疗同步放疗联合使用时,除了要关注肺炎这一不良反应,食管炎的发生也应该关注。韩光教授认可早期SBRT联合免疫治疗,并表示期待Ⅲ期数据。
夏曙教授提出晚期NSCLC患者免疫治疗联合放疗的远隔效应。放疗需要所有病灶都照射还是部分照射?夏曙教授认为,建议都照射,但临床很难全部都照射,后续抗血管也可以联用,目前前期研究显示获益趋势。
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李勇教授认为目前单一免疫疗效有效,联合治疗会增加临床疗效。局晚期NSCLC免疫联合放疗的探索目前很多,如何采用联合放疗模式是很值得探索的问题,临床推荐部分病灶大分割、小病灶小分割,但未来需要更多研究去验证。夏曙教授也表示免疫联合放疗的机制的考量,未来需要更多的探索。
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冯继教授提到放射治疗联合免疫治疗,患者的生存获益显著提高。既往单药免疫治疗安全性、总体反应比较低。聆听了双免治疗的研究进展内容之后,十分期待好的双免治疗使用体验。
会议总结
夏曙教授总结会议,杜瀛瀛教授梳理了2021年免疫治疗的进展,王涛教授分享了PFS/DOR/ORR在免疫治疗如何更好的看待疗效的问题,进行了这些问题启迪式的授课。朱虹教授介绍了双免联合的机制及剂量的探索历程,让我们对双免的疗效和安全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彭平教授分享了MPM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双免治疗对于MPM的治疗效果及其所带来的重大突破。冯虹教授从早期、局部晚期到晚期NSCLC,对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不同机制及研究进行了知识梳理。章必成教授对于双免治疗机制、irAE及管理进行了很好的授课,增加了临床应用双免治疗的信心。目前随着伊匹木单抗的上市,使得双免联合应用的机会日趋增多,低剂量伊匹木单抗和纳武利尤单抗联合治疗的探索,为临床NSCLC免疫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随着临床应用的开展,未来会积累更多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也希望后续大家能够积极进行交流,以便促成更多合作。
王俊教授总结会议,会议内容丰富, 瘤种从NSCLC到MPM,治疗涉及单免、双免、irAE的管理内容,既往NIVO的使用经验已经很足了,将来会以PD-1为基础联合CTLA-4治疗也将不断拓展。
最后,夏曙教授衷心感谢各位老师的精彩授课,也感谢各位主持和讨论嘉宾,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期待下次再聚。
排版编辑:Dai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