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专家访谈】陈明远教授:鼻咽癌防治分会成立,多学科团队助力鼻咽癌预防及诊疗|第一届华夏鼻咽癌高峰论坛

2021年11月01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1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鼻咽癌防治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华夏鼻咽癌高峰论坛暨全国鼻咽癌微创外科培训班于2021年10月22日~24日在南昌隆重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主办,中山大学附属南昌医院和广东省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承办,邀请了多位院士及国内外顶尖大咖参与授课、主持或讨论,奉献了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肿瘤资讯】特别邀请到此次大会的执行主席、中山大学附属南昌医院副院长陈明远教授介绍会议亮点,解读复发和转移性鼻咽癌临床治疗策略,展望免疫联合治疗发展方向。

 

               
陈明远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 博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附属南昌医院副院长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鼻咽科副主任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

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

广东省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首任)


多学科专家齐聚会场,鼻咽癌防治分会成立,预防与治疗并重

陈明远教授:本次大会主要有三大亮点,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本次大会是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会,也是中国医促会鼻咽癌防治分会的成立大会,这是第一大亮点。其次,与国内现存的其他几家鼻咽癌专业委员会不同,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鼻咽癌防治分会不但强调鼻咽癌的治疗,也十分注重预防及早筛、早诊、早治等,这也是该鼻咽癌防治分会最大的不同。最后,该分会的专家专业涉及广,强调多学科综合治疗,除了临床医生、放疗医生、化疗医生、外科手术医生等,还有病理学、影像学和大数据方面的专家,此外,还有专攻人文科学和地区遥感等方面的专家,多学科专家汇集一处,为解决鼻咽癌群策群力,是本次会议最大的亮点。

排兵布阵力求公平公正,根据个体化差异开展个体化诊疗

陈明远教授:在临床决策时,有时会看到学科“优选”的现象,即临床医生更倾向于使用自己熟悉的治疗手段,以最优的技术服务患者,比如放疗医生认为放疗疗效突出,化疗医生认为应该使用化疗药物。但实际上不单是鼻咽癌,其他癌种也类似,都需要多学科治疗,这时如果多学科知识储备无法满足需求,只按照自己学科角度制定治疗方案就会导致治疗上的偏差。

我以前读研究生时学耳鼻喉科,住院医生时期在综合科,主管头颈肿瘤,同时也管理过乳腺癌、肠癌等多种瘤种,后来进入鼻咽科学习放疗技术,并在美国做博士后时期进行了技术研究等等,各科室的经历相对丰富,临床决策时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排兵布阵时用什么治疗对病人最好,那就用什么方法。比如对初治患者,放化疗疗效最好,以放疗为基础,若处于晚期可以添加化疗;若效果不理想,发生了复发、转移,此时就要再改变治疗策略。对于复发鼻咽癌使用再程放疗,后遗症多且较为严重,比如鼻咽坏死,发生几率约为1/3,一旦发生,病人会感受到剧烈头疼,不分日夜,甚至到半夜更痛,还会导致鼻子散发臭味,疼痛、影响食欲,因此,此时进行再程放疗并非最佳选择,而应进行微创手术。我们通过技术改良、回顾性/前瞻性研究,基本上证明对于可手术的复发鼻咽癌患者,微创手术治疗疗效确切。通过多年来不遗余力地在国内外推广相关技术,现在国内外的同行,无论是放疗医生或外科医生,这个观点已经深入人心。也有患者发生复发后前来咨询手术事宜,若没办法手术就会沮丧。那是不是一旦复发就手术呢?我认为,如果想切干净当然首选手术,如果切不干净,残留的部分需要行放射治疗,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二次放疗,或结合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甚至目前也在研究不联合放疗的化疗、靶向治疗等其他手段,使患者获益。可以说科技创造人生、科技改变人生,也改变患者的命运。转移鼻咽癌以化疗为主,依据情况决定是否联合放疗,对初治鼻咽癌局部区域采用放疗可能对远处转移有好处。

无论是文章、研究或指南是“死”的,做临床医生要灵活运用,不能只按照文本操作却不考虑实际情况。比如出现转移的患者状态较差,预计生命周期较短,如果此时再要添加局部放疗,可能就没有必要了,需要灵活掌握。书本、规范都是相对的,我们作为真正的临床医生,结合病人的个体差异开展个体化治疗是最为重要的。

高效低毒、长期有效,多项免疫联合治疗研究值得期待

陈明远教授:刚刚提到放疗、化疗、手术都是传统方法,现在第四种治疗手段是靶向免疫治疗,在肺癌等多个癌种中。但是在鼻咽癌中,靶向治疗应用较少,以免疫治疗为主。这是因为鼻咽癌的靶点相对较少,没有独特靶点,因此鼻咽癌靶向治疗进展很慢。而免疫治疗进展较快,方案多种多样,目前常见的有PD-1单抗单药、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等。我们近期也开展了一项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研究,Ⅱ期研究结果在2021年ASCO上公布,后续也将刊登在国际杂志上,这将是第一篇在鼻咽癌领域研究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文章。Ⅱ期研究纳入了25例病人,初步判断该治疗方案安全且疗效好,目前Ⅲ期临床研究正在开展,完成了三分之一左右,下一步计划将放疗联合靶向治疗和放疗两组进行对比,研究是否联合免疫治疗疗效更好,从而从更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方面,验证免疫治疗对放疗是否存在增敏作用。除放疗外,我们也发现免疫联合靶向治疗疗效值得期待,目前该研究正在投稿过程中。当然,过程中会出现问题,因为该研究中联合抗血管生成药,部分患者会出现鼻咽坏死伴随头疼,需要妥善处理。联合用药时如何扬长避短,有效结合相关治疗手段,也是未来的方向。此外,目前也有研究探索联合治疗在初治病人中的应用。

我相信免疫治疗作为药物治疗的一种,将以高效低毒、长期有效等优势,在以放疗为主的鼻咽癌治疗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但同时也要客观看待免疫治疗,切忌神化免疫药物。

责任编辑:Amy
排版编辑:Daisy

评论
2021年12月05日
李朝强
万荣县人民医院 | 乳腺外科
多学科专家汇集一处,为解决鼻咽癌群策群力,是本次会议最大的亮点。
2021年12月05日
李朝强
万荣县人民医院 | 乳腺外科
鼻咽癌防治分会成立,多学科团队助力鼻咽癌预防及诊疗